证监会发改委PE监管“各司其职”待解

2013-04-02 09:39 716

刘健钧任职发改委期间,除了推动PE基金备案制度出台,还参与修订针对备案基金的信息披露审核流程,协助地方监管部门制定PE备案操作细则。而刘健钧协助地方发改委落实PE基金备案实施细则的工作经验,在中基协看来,同样是相当“宝贵”。

  一度在PE监管权上互不让步的国家发改委与证监会,却由于一次人员变动找到“交集”。

  记者独家获悉,负责PE基金备案监管工作的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金融处处长刘健钧,即将前往证监会下辖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任职,负责PE基金在中基协的备案监管工作。

  “目前,刘健钧还未前往中基协任职。”一知情人士透露原因称,发改委正面临部门人员工作调整,相关人员工作岗位调动均被冻结,其中不排除存在“变数”。不过,2月初发改委方面已原则同意刘健钧的工作调动。

  从发改委到中基协,刘健钧能否成为两部门PE监管权之争的“协调者”,PE市场似乎抱有一丝希望。

  “现在最怕两部门的PE管理政策存在冲突,令双重备案的PE基金不知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一位PE基金负责人直言。

  PE备案“两头热”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去年9月筹备发起中基协时,证监会已邀请刘健钧加盟负责管理PE备案工作。而中基协看重的,正是他在发改委工作期间所积累的相关工作经验。

  刘健钧任职发改委期间,除了推动PE基金备案制度出台,还参与修订针对备案基金的信息披露审核流程,协助地方监管部门制定PE备案操作细则。

  然而,发改委当时并没有批准刘健钧的工作调动申请。除了反对《新基金法》纳入PE监管,发改委方面也要求刘健钧尽快推动各地监管部门出台PE基金备案操作细则。

  究其原因,国家发改委方面发现在该部门完成备案的个别PE基金没有履行备案所需的信息披露义务,却得到向社保基金募资的“通道”。而国家发改委需要通过地方监管部门收集审核相关PE基金备案资料,耗时至少半年。

  但是,随着2月初发改委原则同意刘健钧的工作调动请求,刘健钧暂时不再负责发改委PE备案相关工作。

  在上述知情人士看来,3月18日发改委早早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股权投资企业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694号文),要求各地备案管理部门在6月底前出台并上报地方股权投资企业备案管理规则,某种程度是确保刘健钧离任后的PE备案工作平稳过渡。

  而刘健钧协助地方发改委落实PE基金备案实施细则的工作经验,在中基协看来,同样是相当“宝贵”。

  按照《新基金法》的监管思路,规模偏小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包括PE基金),将由地方证券投资行业协会做自律管理,其中涉及的人员培训工作与私募基金信息披露收集审核工作,刘健钧将提供相应管理经验。

  “当然,中基协也希望刘健钧的加盟,能令更多PE基金纳入中基协的备案管理范围。”前述知情人士透露。

  力避政策冲突

  从发改委到中基协,刘健钧面前的未必是一片坦途。

  如何协调发改委与证监会在PE监管方面的政策规则冲突,将成为他上任的首要工作难题。

  根据发改委694号文,PE发起或管理公募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金融衍生品、发放贷款被认定为违规行为,要求限期整改。此举被PE市场解读为,发改委并不打算放行PE/VC发行公募基金产品募资,与证监会此前发布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存在政策冲突。

  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人士对此解释称,发改委此举除了强调PE基金应聚焦股权投资业务(最好不要涉足股权投资之外的投资业务),还表明严厉打击PE基金非法集资行为的“监管态度”。一旦发改委放行PE发行公募基金产品,不排除被少数PE基金看到利用PE公募化打政策“擦边球”的操作空间。所谓PE公募化,即PE基金先面向广大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再借助LP代持等手段通过发改委备案审查。事实上,这些投资者未必符合发改委认定的合格投资者标准与最低出资额1000万元要求。

  目前,发改委要求各地PE监管部门展开PE行业风险排查,并在4月底提交当地股权投资行业总体情况和风险排查工作报告。其中风险排查工作的一项重点,正是摸底当地PE基金募资进展及出资人是否满足合格投资者。

  但上述人士担心,发改委对发行管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PE基金提出整改要求,容易间接“介入”证监会的PE监管“领域”。证监会将PE纳入监管的一项初衷,正是防止PE基金开展一二级市场投资联动同时,暗藏内幕交易。

  “在发改委与证监会之间,的确需要一个规避双方政策冲突的协调者。”他表示。而刘健钧上任中基协,拥有两个部门工作经历的他,能否起到协调者身份,却是未知数。

  毕竟,避免政策冲突的一项前提,是要先厘清发改委与证监会对PE监管的各自侧重点,如发改委重在打击PE基金非法集资,而证监会方面则聚焦防范内幕交易与拓展PE募资渠道创新。但双方要彻底划清监管界线,绝非易事。

  多位PE基金人士透露,发改委与中基协相关人士均透露将协助PE基金争取地方税收优惠,但他们担心地方税务部门未必“认可”一家PE基金享有两套税收优惠措施。

  “如何说明两套税收优惠的差别,让PE基金逐步认识发改委与证监会的各自PE监管范畴,进而规避政策冲突,将是他在中基协的最大工作挑战。”他指出。而记者了解到,两者的确存在一定的差别,中基协倾向将PE基金纳入非纳税主体的法律地位,即PE基金可以在证监会与税务部门“联网”的信息系统按照基金产品形式备案登记,由于基金产品投资退出环节不产生税收,因此PE基金将避免重复征税的烦恼;而发改委结合工商部门在协助基金完成基金年检时,落实各地出台的PE税收优惠政策。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证监会修订发布《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

2024-05-16 14:46
97795

证监会: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 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

2024-02-26 12:41
171513

兴民智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实际控制人赵丰进行立案

2023-12-06 11:49
191418

证监会:已接收菜鸟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备案材料

2023-10-16 14:21
21237

证监会: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实行“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通道”政策

2023-05-09 14:46
46921

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2023-04-23 10:26
10420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