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硅谷银行希望能试点人民币业务
两年前,63岁的硅谷银行董事长魏高思仍不想退休,携夫人飞到中国。” 浦发硅谷银行副行长贺定田介绍,“过去10年硅谷银行的贷款损失约1.3亿美元,认股权证的收益也在1.3亿美元左右,没有因此挣钱,刚刚覆盖了损失。
包慧
两年前,63岁的硅谷银行董事长魏高思仍不想退休,携夫人飞到中国。这位美国人管理着据称是全世界唯一成功的科技银行——硅谷银行,他的到来,也成了政府和银行的一张牌,被赋予创造“奇迹”的期望。
但魏高思显然没预料到在中国革新需要怎样的耐心和智慧。
囿于外资银行的身份,浦发硅谷银行开业近一年,到4月份才会有第一批贷款业务。
目前兼任硅谷银行董事长和浦发硅谷银行行长的魏高思3月19日接受本报专访称,浦发硅谷银行目前最迫切的希望就是放开人民币业务。“如果只能用在岸美元,即使有很多存款,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少。”
他谨慎地提出,希望给予一个小试点,并附加一系列限制条件。
更大的考验则是科技银行盈利模式。国内的银行大佬们对科技银行无动于衷,很大的原因是中国不允许银行投资企业,但高科技企业风险较大,单一利率无法覆盖风险。
魏高思说,在美国硅谷银行也不做股权投资。在中国,他们目前收入主要是依靠利率,此外就是通过代持的方式获得企业认股期权,以此覆盖部分风险。
人民币业务焦虑
浦发硅谷银行由浦发银行和硅谷银行各出资5亿元成立,其性质属于外资银行,但按照中国相关法律,外资银行在开业前三年只能做外币业务。
“如果不能开展人民币业务,我们又能做什么业务?中国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几乎不需要美元的贷款。”囿于此,魏表示,开业近一年,一笔贷款都没放出。当然,存贷比和银行流动性安全指标要求也是至今没放贷款的重要原因。
“但我们在中国已经有七年了(从硅谷银行在上海设立代表处算起),注册资本金只有10亿人民币。很安全,即使犯了什么错,也不会有很大的损失。”
为此,他正在通过呼吁给予浦发硅谷开一个“口子”。
“我们不是想修改中国的法律,而是希望争取试点。”魏高思说。
两会期间,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和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联合提案,呼吁让浦发硅谷银行试点人民币业务。他们一位是浦发硅谷银行的独立董事,一位是股东。
为了让提案更安全更容易通过,提案里对人民币业务加了几条限定条件:首先是针对长三角和北京地区,其次必须是高科技企业,最后贷款的余额不能超过浦发硅谷银行的资本金。
硅谷银行伦敦分行几乎和浦发硅谷同时成立,目前已有160家客户,存款余额近6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伦敦分行一开始就可以做英镑业务,我们却不能做人民币业务,这是造成我们之间差距的根本原因。”魏高思称。
十年认股期权收益1.3亿美元
从浦发硅谷银行诞生之时,外界就对其充满质疑。一些人士认为,浦发硅谷必须游说监管获得某种“试点”才能成功,例如高利贷或者可获得部分企业股权。
对“高利贷”传言,魏高思表示,“如果普通银行10%,我们利息就是15%,但绝不会太高,不会超过平均利率两倍。”
除此之外,认股期权成为重要的覆盖风险的收入。 “认股权证只是约定将来以较低价格购入该企业小部分股票的权利,我们实际上并没投入任何现金进去。”
浦发硅谷银行副行长贺定田介绍,“过去10年硅谷银行的贷款损失约1.3亿美元,认股权证的收益也在1.3亿美元左右,没有因此挣钱,刚刚覆盖了损失。”
年报显示,2012和2011年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净收入为1.75亿、1.72亿美元,不良率分别为0.42%和0.52%。
但商业银行直接持有认股权证现在中国法律并不允许,因此“我们可以要求认股权证,但不能持有,只能通过第三方公司代持。”魏高思称。
国内包括杭州银行在内的多家以科技金融取胜的银行,均普遍采用这种方法针对外界通常认为的“投贷联动”。
但魏高思澄清道,“我们不做投资。硅谷银行也不靠投资盈利,主要收入仍是贷款利息。”对于这种误解,他表示主要因为,硅谷银行金融集团旗下有硅谷资本(为母基金)。
“即使在美国对一个公司既投资又贷款也离违法很近了,实际上所有客户跟我们都是三角的关系,股权投资方(通常是VC)、科技企业、银行。”魏高思解释,有VC投资的企业,经过他们筛选过更可靠。“对企业来说,债权和股权投资都需要,股权投资覆盖风险,贷款是杠杆,让股权投资可以延续。我相信即使在中国,这也是最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