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呼吁亏损基金不收管理费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维权日到了,《金证券》记者调查了解到,基金公司重规模、轻业绩、信息不透明、旱涝保收,频繁更换基金经理等,都是基民抱怨的主要内容。频繁更换基金经理的结果就是不断起用新兵,基民倾注资金所成立的新基金,往往就成为基金公司新兵练兵场。
实习生 李婧姝 金证券记者 管伟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维权日到了,《金证券》记者调查了解到,基金公司重规模、轻业绩、信息不透明、旱涝保收,频繁更换基金经理等,都是基民抱怨的主要内容。其中,业绩差抱怨最多。诸多基民表示,希望基金公司不要老是一味追求规模,而是应该首先把业绩做上去。
投诉点一、基金巨亏 建议:把投研放在首位
《金证券》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基民抱怨最多的仍然是基金的巨亏。
“银行和基金的人都跟我们灌输长期投资的理念,结果我们买了,放在手里时间越长,亏损越多。”一位受访的基民表示,在投资之初,渠道人士会向投资者吹嘘基金经理以往的业绩怎么怎么好,有些还承诺收益,但事实上,市场并不会像销售人员吹嘘的一样美好,他投资了好几年的基金,到现在有许多还是亏损的。
《金证券》记者初步统计了解到,自2007年底成立的基金,到目前为止,累计净值低于初始面值的基金仍然达到30%多。5年时间,持有这30%多基金的基民,不但赔上了本金,还赔上了利息损失,此外还要每年被基金公司征缴管理费。
投诉点二、收高额管理费 建议:收费与业绩挂钩
基民表示,基金公司对于一直亏损的基金收取管理费不合理。
陈先生表示,“我不反对基金公司收取高额管理费,但要与业绩挂钩,如果不挂钩,基金公司就会一味地追求壮大规模,而违背了基金公司对投资者的承诺。”
《金证券》记者在某基金吧里看到,诸多基民建议,基金亏损不得收管理费,赚钱了才能按梯度设置不同比例的管理费用。
投诉点三、信息封闭没服务 建议:信息透明化
有基民称,投资上市公司可以从报表中看到所有信息,然而投资基金,却只能看到了数字的信息,如果投资的是QDII,定期报告更是犹如天书。
“上市公司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公告,而基金公司所有事情搞得神神秘秘,你根本无从得知。”金先生说,基金公司就应该像上市公司一样,信息透明化,公布基金经理年薪,公布每一项支出的去处。
此外,金先生还建议,基金公司应该像上市公司一样开投资者股东大会,而不是每次通过网络或者电话投票这类的交流。
受访的胡小姐告诉《金证券》记者,“自2010年我买了一家公司的股票型基金后,就从来没有收到过基金公司的对账单,到现在所有有关基金的信息,我也只能从该基金公司的网站上获悉,至于具体盈亏多少,不得而知。”
投诉点四、重规模轻业绩 建议:重业绩轻规模
一直以来,规模是每家基金公司的不懈的追求,这使得基金公司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了营销上。《金证券》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许多新基金募集之时,基金公司都会带着基金经理到处路演,而事实上,许多基金经理则是一人掌舵多只基金。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基金经理被成天拉到全国各地做路演,肯定会影响到基金经理对于投研方面的精力。”一位受访的基民表示,他就曾一个月内受邀参加过两场基金经理前来南京做路演的讲座。
“其实,基金公司完全可以静下心来做好基金的业绩,等到你业绩做上去了,规模也自然上去了。”上述受访基民表示,现在很少有基金公司能静下心来做投研。
投诉点五、基金经理频繁更换 建议:减少流失率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公募基金行业在职的基金经理共有825位。就在2012年,告别基金经理生涯且没有再回到基金管理岗位上的人高达93位。
老基金经理的密集离去,最直接的结果是,掌管基民资产的基金经理投资经验普遍匮乏。数据显示,去年底在职的825位基金经理中,管理经验不足3年的高达502人,占比超过60%。而其中,担任基金经理累计时间不足1年的有193人。
《金证券》记者调查了解到,频繁更换基金经理,也是今年3·15基民抱怨颇多的问题。频繁更换基金经理的结果就是不断起用新兵,基民倾注资金所成立的新基金,往往就成为基金公司新兵练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