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推进资本项下人民币国际化
编者按:据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于上午在政协会议上提出3项提案,分别为“加快推进资本项下人民币国际化”、“设立企业走出去专项外汇资金池”、“增强走出去业务竞争力”。他建议做好资本项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顶层设计,完善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输出机制,拓宽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利用离岸市场建立境外循环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
编者按:据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于上午在政协会议上提出3项提案,分别为“加快推进资本项下人民币国际化”、“设立企业走出去专项外汇资金池”、“增强走出去业务竞争力”。
张红力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对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推进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获取铸币税收益、提高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等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并上升为国家的基本战略。
他强调,加快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是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有利于迅速扩大人民币的输出规模;有利于改变单纯升值预期下的持币动机;有利于促进贸易项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他建议做好资本项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顶层设计,完善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输出机制,拓宽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利用离岸市场建立境外循环机制。
张红力指出,企业“走出去”长期经营需要长期外汇资金支持。从贷款情况来看,目前支持“走出去”外汇贷款期限多为三至五年,十年以上的长期贷款几乎没有。从股权融资情况来看,“走出去”境外并购一般都是杠杆收购,资本金较为缺乏。他建议从国家外汇储备中拿出一块专项资金,设立支持企业“走出去”外汇基金,解决企业“走出去”长期经营所需的长期外汇资金。
近年来,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贯彻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然而,目前由于主客观原因,我国产融结合程度有待提升,政府支持配套政策亟待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走出去业务的竞争力,削弱了中资银企的竞争优势。他呼吁加大政府支持与产融结合,增强走出去业务竞争力。
提案全文:
1、加快推进资本项下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推进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获取铸币税收益、提高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等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并上升为国家的基本战略。自2009年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历经三年多的发展,贸易项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相比之下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则相对滞后,可以说当前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相关的资本项目管制已成为制约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的主要瓶颈。
一、加快资本项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加快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是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
(一)有利于迅速扩大人民币的输出规模。仅仅依靠贸易项下输出人民币的规模将较为有限,即使本币结算占全部对外贸易的比重翻两番,海外人民币资产的规模也仅能达到2万亿左右的水平,而且随着潜力释放完毕这种方式将难以为继。
(二)有利于改变单纯升值预期下的持币动机。升值通道下境外主体增持人民币并不能恰当的反应人民币在世界市场的信用水平和接受程度,而且容易引发热钱进出危害金融安全。要使投资收益和风险分散成为非居民持有人民币的主要动力,需要打通回流渠道并建立具有一定规模、交投活跃的人民币产品市场。
(三)有利于促进贸易项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海外人民币资金池的扩大以及人民币投融资渠道的丰富无疑会促进人民币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输出可以有效避免仅依赖贸易输出导致的大规模贸易逆差并解决特里芬悖论引发的难题。
二、目前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目前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的制度安排中,直接投资领域基本放开,包括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简称人民币ODI)和外商人民币直接投资(简称人民币FDI)。证券和其他投资领域部分放开。从资金流入方面看包括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于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即RQFII)、香港人民币债券资金回流、境外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等;从资金流出方面看包括个案审批下投资境外债券市场以及海外投资项目跨境人民币贷款等。
总的来看,虽然近年来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开放不断取得进展,但整体而言还是局部的和有限的,在参与机构资格、审批流程、投融资规模和资金流向等方面还存在较为严格的管制,而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境内证券或房地产市场、跨境金融衍生品交易、短期外债等资本项目则依然保持着严格的管制。
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的相对规模还非常小,2012年占人民币跨境结算总额的比重不足10%,成长空间十分巨大。人民币回流渠道不够畅通,三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配额不足国内债市余额的1%,RQFII经过两次扩容后也只有2700亿元的总额度。
三、推进资本项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
(一)做好资本项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顶层设计
今后几年我国国际收支快速走向平衡、外汇储备增速下降,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引发货币贬值等因素都将为资本项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提供难得的机遇。监管层应把握好时间窗口进行统筹考虑和系统规划,将资本项下的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等各项改革协调推进,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完善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输出机制
完善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输出机制,并使其成为非居民获得人民币的主要渠道。具体包括:简化人民币ODI的审批和办理手续,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民币贷款便利,鼓励境内企业用人民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允许非居民在境内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基金和借款等方式融入人民币资金,重点发展熊猫债市场并适时推出国际板;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扩大人民币对外贷款规模,以优惠贷款方式推动人民币资本输出;适度放松对个人和企业汇出人民币的管制等。
(三)拓宽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
拓展境外人民币到内地市场的投资渠道,增强人民币吸引力。具体包括:将债券市场境外投资主体扩大至国际组织和各种基金,并逐步增加投资额度;逐步向非居民开放人民币投资市场,包括存款、理财产品、基金和债券等;允许更多的境外人民币通过FDI或RQFII的方式投资境内的实体经济或证券市场等。
(四)利用离岸市场建立境外循环机制
利用离岸市场沉淀人民币资金,维持人民币的流动性并为非居民人民币资产配置和第三方交易提供便利。具体包括:推动人民币债券、股票、基金、衍生产品和其他多种金融工具的挂牌和交易;推动大宗商品交易的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大力宣传离岸市场人民币融资功能,推动境外人民币融资渠道建设;加强中外政府层面交流与合作,推动主要离岸市场(特别是人民币业务发展已初具规模的国际性金融中心等)的发展建设,创造政策便利鼓励中资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和外资银行广泛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和离岸人民币业务,为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维护和推进金融市场建设。
2、设立支持企业“走出去”专项外汇资金池(基金)
一、“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走出去”是党和国家二十一世纪伊始确立的重要经济战略。十多年来,中资企业“走出去”成绩显著。对外直接投资合计超过260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合计完成营业额近4000亿美元,1.8万家中资企业足迹遍及全球90%的国家和地区。事实证明,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我国转移过剩生产能力,获取先进技术和保障资源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二、“走出去”方式有待深化
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多以工程承包类项目为主,其方式大多是“建完即走”。要想走得更扎实、更深入,就要进一步提高“走出去”直接投资比重,推动企业实现从工程承包商到境外经营者的身份转换,通过长期经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与当地社会实现更加深入的融合,对项目所在国实现更大影响。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企业的历史使命。
三、扎实“走出去”缺乏长期外汇资金支持
企业“走出去”长期经营需要长期外汇资金支持。从贷款情况来看,目前支持“走出去”外汇贷款期限多为三至五年,十年以上的长期贷款几乎没有。主要因为国内银行外汇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期限较短,成本较高,银行也有盈利要求和风险约束,特别是目前大一点的银行都是上市银行,不可能赔本放贷。因此在人民币始终存在升值预期和美元利率加点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国内银行很难提供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长期外汇资金支持。
从股权融资情况来看,“走出去”境外并购一般都是杠杆收购,资本金较为缺乏。国内银行在分业经营体制下无法提供此类融资,国内商业化股权投资基金也同样面临着长期外汇资金缺乏的问题。因此,其解决途径通常是由国外投行提供短期搭桥性质的股本融资,企业需要付出高额财务成本。即便如此,往往也很难满足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指引》中,“并购资金来源中并购贷款比例不超过50%”的要求,导致国内银行并购贷款资金的后续跟进存在一定障碍。
而另一方面,中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也有拓宽运用渠道的现实需求。中国人民银行今年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与2011年末相比,全年外汇储备增加约1300亿美元。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面临保值风险,给人民币造成了升值压力,也压缩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但在中国经济依然较多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情况下,今后外贸保持较大顺差,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净流入仍然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因此只有从资本和金融项目着手,鼓励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才能有效缓解外汇储备继续增长的压力。
四、设立支持企业“走出去”专项外汇资金池(基金)的建议
综上,我建议从国家外汇储备中拿出一块专项资金,设立支持企业“走出去”外汇基金,解决企业“走出去”长期经营所需的长期外汇资金。建议方案如下:
(一)基金性质:股权、债权混合型基金。
(二)基金规模:500-1000亿美元,可根据“走出去”项目资金需求情况分期注资。
(三)基金投向:企业“走出去”长期外汇贷款以及“走出去”并购股权融资。其中,长期外汇贷款资金规模600亿美元,贷款期限10-20年,贷款利率在考虑市场利率水平的基础上给予适当优惠,不低于外汇储备资金历史平均收益;并购股权融资资金规模400亿美元,帮助“走出去”企业补足并购资本金,增加股权收购比例,重点支持在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农林畜牧业等行业的并购需求。
(四)管理方式:委托商业银行管理,遵循商业化运作原则。同时为保证国家外汇储备资金安全,可考虑由商业银行提供保本承诺。
(五)存续期限:不设定固定期限。建议每十年,由外汇储备管理部门根据基金使用情况和风险回报情况,与商业银行协商确定基金是否存续。
(六)收益分配:可供分配的收益包括长期外汇贷款利息、股权分红以及股权退出后的资本增殖。具体分配方式和分配比例由外汇储备管理部门和委托管理机构商定。
(七)管理机构的选择:根据商业银行提供的“走出去”项目情况、风险管理设想和收益分配建议,由外汇储备管理部门选定。
3、加大政府支持与产融结合 增强走出去业务竞争力
近年来,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贯彻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然而,目前由于主客观原因,我国产融结合程度有待提升,政府支持配套政策亟待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走出去业务的竞争力,削弱了中资银企的竞争优势。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融结合深度有待提升。一是中资银行在交易对手的接受程度影响了产融合作。调研发现,中资企业反映,由于中资银行国际化进程尚短,在海外经营实力、网络和品牌影响力欠缺,交易对手往往不愿接受中资银行提供的担保及结算手段,限制了中资企业在海外使用中资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导致目前中资企业在海外的资金归集等重要业务主要依赖欧美银行。二是中资银行的全球服务能力仍然有限。中资银行境外网络布局和金融产品普遍尚不够完善,融资财务成本居高不下,综合竞标价格优势不明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企合作。三是银企需求有时不能及时有效对接。由于配套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银企需求不能够及时对接。四是银行商业经营原则与国家战略之间有时存在一定的冲突。例如中东、非洲等地区对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地区的国家往往政治动荡或受到美国制裁,经营风险较大,而受国家部分政策限制,部分项目缺乏有效担保措施。
(二)走出去业务管理机制和政策亟待完善。一是支持产融合作的管理与规划有待增强。目前商务部主管企业“走出去”,但银行“走出去”的牵头管理支持部门尚不明确。对于如何做好产融结合、抱团出海,需要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与管理,加快通过“政府+企业+银行”的模式增强我国走出去业务竞争力。二是部分监管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企合作。《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相关规定对中资银行支持中资企业海外并购造成了比较大的障碍。三是部分监管政策对银行业走出去产生影响。目前国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求及考核方式严格,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业走出去,例如75%的存贷比要求、净息差、国别风险准备、不良率等要求,以及对商业银行设置了比较严格的境外网络设置指标。
二、工作建议
(一)加快建立“企业+银行+政府”的走出去业务机制,促进产融结合抱团出海。一是加强产融结合的规划指导。建议加强对银行业“走出去”长远、全面、系统化的规划指导,在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资企业之间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合力,抱团出海。二是通过政府往来架设内外沟通桥梁。以大使馆为平台,收集项目信息,汇总中资企业需求,向境外业主推介中国主要走出去银行及企业,撮合境内外投资机会。三是建立银企需求对接机制。在发展改革委履行审批程序的对外投资主体和已经完成审批在海外开展经营的中资企业可以及时通过该机制发布金融需求,以便大型中资银行及时响应企业的金融需求,为客户设计针对性强的服务方案。四是建立相应的境外风险担保与补偿机制。建议适当放松境内企业对外担保限制,推动投资险上加保商业险,争取出台更多境外风险补偿机制。
(二)建议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对话与沟通,为中资银行业国际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监管条件。一是加大对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快审批流程,放松指标限额。二是建立与鼓励银行发展走出去业务相适应的管理政策。在资本占用、并购贷款政策等方面对银行实现差别化监管。三是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监管环境。从国家层面加强国际合作对话与沟通,要求对等开放和公平待遇,为中国银行业更好、更快地“走出去”创造良好条件。
(三)建议提供低成本外汇资金支持,并重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机遇。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尝试灵活运用国家外汇储备、设立海外投资基金、外汇资金池、海外发债等多种方式对国家战略需要扶持的项目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推进人民币清算体系在全球的建设,加大对境外项目人民币融资业务的推动力度,扩大人民币跨境业务,稳步提升人民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