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突破带来保理业新机遇

2012-08-14 20:50 4927

从融资租赁业转战保理,从外资到中资,金融专业毕业的天津渤海保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涛笑着说自己,“一直以来都从事创新金融,跟产业金融走得特别近。

  从融资租赁业转战保理,从外资到中资,金融专业毕业的天津渤海保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涛笑着说自己,“一直以来都从事创新金融,跟产业金融走得特别近。”张涛曾在中国第一家上市租赁公司——远东租赁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产业金融经验。随后,他进入一家美资保理公司,近距离接触成熟的国际保理市场。或许,正是踏实的产业背景积淀让他显得严谨而平和。

  “由于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诸多政策,天津在金融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商业保理也不例外。目前天津商业保理公司注册数量已经达到20多家。如今,天津滨海新区获得了商务部批准的商业保理公司试点,相信这个行业未来几年会加速度发展。”张涛对于天津保理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兴奋。

  首年4亿合同余额

  成立于2010年融洽会期间,渤海保理是行业的新生力量。作为天津市政府与海航集团在金融领域战略合作的成果,渤海保理也是天津第二批20大创新工程之一。凭借大东家海航集团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金融行业背景,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保理公司之一。

  从去年8月份正式营业至今,渤海保理开展业务仅有一年,却交出了4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的答卷,并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客户群。依托于股东海航集团,渤海保理最大的业务来源于航空业。“近几年,由于银行授信收缩,国际油价波动,航空公司面临不小的生存压力。保理可以通过为航空公司应收应付账款管理提供解决方案,从而解决经营性现金流问题。例如,航空公司通过票务代理将票卖给乘客,应收账款回收需要一定周期,我们可以为航空公司提供保理服务,使其营运资金得到保障。”张涛介绍道。

  “又例如,油料是航空公司最大支出,约占总成本40%以上。但最近几年由于航空公司投资力度较大,资金占用很多,传统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复杂,耗时需要半个多月,但航油公司的结算周期非常频繁,最快时甚至一周一次。因此,我们可以凭借对航空业的了解,为他们提供应付款的预付业务。”

  商贸、会展等不涉及生产设备的服务业是渤海保理的又一大主营业务。商贸如商场和超市有着频繁和大量的结算需求。张涛向新金融记者介绍:“以天津国际商场为例,每天都有大量高端商户的应收应付账款结算,尤其是在消费旺季,给商场造成很大压力。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

  金融协同效应

  作为渤海保理的股东,海航资本最近几年已经基本完成了金融版图的构筑:投资银行、租赁、保险、信托、证券、银行、期货、基金、保理等传统及创新金融业务。起家于实业的海航,其创新金融业务有着非常深厚的产业背景,而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条,则为各金融子公司发挥协调作用,为提供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提供了平台。

  张涛向记者描绘了未来在集团框架下,渤海保理参与创新与业务协作的设想:“例如,依托海航集团产业链条,可以开展租赁保理与物流保理业务,为租赁资产流动提供平台,为物流企业及其客户提供全面的物流金融服务;投保信用保险已经成为国际保理业控制风险的惯例,海航旗下的保险公司则可以开发相关信用保险产品;信托和证券公司方面,可以通过发起应收账款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为保理公司的再融资安排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在期货公司方面,航油期货的套期保值业务可以跟航油保理业务结合,降低风险等。”

  除了在业务创新方面有很多合作空间外,张涛认为金融集团化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共享客户资源。“以租赁为例,租赁合同的期限一般都很长,短则三五年,长则一二十年。它是解决企业长期

  融资的较好方案,但是在短期融资需求方面,保理则更具有优势。保理和租赁的结合,能覆盖市场主体不同期限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大企业客户,他们往往需要综合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因此融资租赁和保理可以在共享客户资源的同时,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资金解决方案。”

  三步曲战略

  “任何一个优秀的公司都会有长远的目标。我们也一样。我们原本制定一个五年规划,但现在商务部加快对商业保理公司的规范支持后,我们希望三年就有所作为。”张涛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目前我们先以国内业务为主,将队伍培养成熟,树立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接下来渤海保理将适时开展国际业务,成为兼具国内国际业务的综合保理商,第三步,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希望能实现上市,真正解决融资问题,从而服务更多中小企业。”

  与商业保理不同,由于银行保理资金雄厚,风险管控严格再加上运营成本较高,要求较高的回报,因此银行更多将资源集中在大企业客户,中小企业则很难覆盖,而这正是商业保理未来的“矿山。”商业保理更注重贸易背景,关注客户与产业上下游关系,销售的可持续性。

  随着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渤海保理希望将业务向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过渡,“目前我们公司单个客户的业务规模在1000万元左右,但是很多中小企业是非常好的目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向中小企业延伸也是发展趋势,这也更符合国家倡导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的政策要求。”张涛说。

  国际保理业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行业规则。而目前各家保理公司均采用自身的合同文本等单证,没有一套供行业认同的统一凭证。在外资保理公司工作的经历,让张涛对于与国际保理业务接轨有更深刻的体会。因此与国际化接轨,也是张涛未来的奋斗目标。

  “国际保理业非常重视流程的信息化,强大的操作系统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公司业务的处理更多是信息流的处理。例如一笔业务不论规模大小,可以在第二天实现付款。这是以对所在行业的熟悉和良好的风险管控为前提的。”张涛介绍道。

  加入国际保理商组织则是渤海保理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2011年8月份渤海保理正式获准加入国际保理商组织,成为该组织的股东级别会员,具有投票权。张涛告诉记者,国际保理商组织的会员申请有严格的筛选标准和推荐制度,加入后要求严格遵守国际保理行业的准则。

  “加入该组织既是对我们的认可。也为我们今后开展国际业务做下了铺垫。通过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学习,我们可以更快参与国际业务,也有个国际合作的渠道。比如做一笔中国出口美国企业的业务,在自身分支机构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找到当地的合作伙伴,这就弥补了商业保理自身分支机构不足,或者对当地商业环境不熟悉的劣势。”张涛介绍道。

  保理和租赁的结合,能覆盖市场主体不同期限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大企业客户,他们往往需要综合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因此融资租赁和保理可以在共享客户资源的同时,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资金解决方案。

  对话渤海保理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涛

  新金融:前不久商务部正式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商业保理试点,天津地区的试点方案实施细则也已经制定完成。您如何看待获批试点对于天津乃至全国保理业发展所带来的突破?

  张涛:最大的意义在于明确了商业保理公司的主管机构。尽管天津保理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行业的整体发展还需要国家统筹规划,前提就是需要有明确的主管机关。以前商业保理只是接受地方金融办的指导,行业发展也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我也受邀多次参加了商务部市场秩序司等部门的会议,呼吁明确监管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业管理细则。

  明确商务部作为主管部门以后,它可以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银监会等各部门协调,解决行业发展的具体操作问题。例如外汇核销、增值税抵扣、银行再融资等。

  新金融:保理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在国内还面临很多政策、市场以及法律等方面的限制,您认为当前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张涛:目前保理业主要面临三个困难。第一个就是再融资。当然资本市场IPO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是那是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的选择,当前绝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银行获得再融资,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再保理等。

  因为商业保理不被看做是金融机构,所以信用评级比较低,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我们当初在协会的组织下,曾经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进行沟通,尝试把商务保理纳入金融机构的范畴,不过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实现。此外,由于保理不像传统制造业,没有固定资产和设备做抵押,更多的是提供一种软性资本,所以银行也没有一个针对保理行业的合理评估体系。我们不缺业务,但是由于融资渠道打不开,业务规模就受限制。

  第二个问题是外管局的外汇核销。国际保理业务的很多客户是中小企业,例如江浙一带的服装、玩具制造商,在国际市场很有竞争力,但我们现阶段却很难做他们的业务,原因就是没有办法帮助客户解决外汇核销和出口退税问题。天津率先在全国解决了这一难题,但由于政策范围局限在天津,如果我们想拓展外地业务的话,就很困难,这需要全国层面的政策支持。

  第三则是增值税的抵扣。现行增值税抵扣前提是货物流、资金流和票据流三者合一,才可以抵扣。保理业务改变了贸易资金流的流向,保理公司向卖方支付应付款,买断应收账款的所有权之后,然后向买方收取应收款,传统的买卖双方关系变成了三方关系。有些省市的税务部门没法理解这种业务模式,因此做保理业务的企业就无法抵扣增值税,要知道增值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成本。但如果向银行申请保理业务的话,这个问题就不存在。由于三方面的原因没有得到解决,商业保理的发展很难出现很大的突破。

  新金融:对于信用风险非常敏感的保理行业来说,良好的信用环境无疑是最好的风险控制。在目前的情况下,您希望保理行业在这一方面有怎样的改进?

  张涛:由于目前市场不透明,再加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不足,导致了保理行业对信用风险的担忧。要全面了解到客户的真实信用背景,有时候成本是非常高的。希望社会的征信系统能够更加完善。同时,希望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建立公允的第三方登记机构,进行受让应收账款登记,避免客户多次拿同一笔应收账款到多家保理公司融资。

  记者手记

  与张涛的采访约在了下午1点,新金融记者比预订时间提前到达他的办公室,他的同事告诉我:“董事长还在陪客户。”桌子上放着一盒还没有动过的盒饭。他准时在约定的时间回来,温和而谦逊地寒暄,随即开始回答记者的采访提问,因为3点他还有一个视频会议。密集的工作安排塞满了张涛的日程表。每天,像这样紧张的两小时,不断地重复着。

0
标签: 政策 突破 带来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24-05-16 14:45
8855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围绕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加大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供给

2024-05-15 13:09
16444

浙江推出33项政策支持民航及低空经济发展

2024-05-15 12:19
15798

广西交投供应链金融平台交易规模突破百亿

2024-03-01 14:09
230235

春节房地产销售市场平淡,广州、上海、苏州、北京及深圳五市相继放松限购政策

2024-03-01 13:59
220362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