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融资将是压垮铜市的最后一大因素
2012-04-26 15:003188
近期监管层正在通过银行对上海等地的有色金属融资情况进行摸查,要求银行上报涉及铜融资业务企业及融资规模等资料,银行已出现了一些坏账。
近期监管层正在通过银行对上海等地的有色金属融资情况进行摸查,要求银行上报涉及铜融资业务企业及融资规模等资料,银行已出现了一些坏账。
去年国内铜融资普遍流行,但由于部分银行在进行贷款审核时未着重关注企业资金流向,致使融资资金除流向铜加工环节外,还流向了房地产、高利贷等领域。因还款能力不济,业内已现铜企老板跑路事件。年初以来上海保税区铜库存大量累积导致国内铜价下行压力加大,融资企业的还款前景令之前疏于风控的银行更加揪心。
目前在进口一吨亏3000多元的环境下,上海保税区铜库存量已达50多万吨的高位,其中近90%为融资铜。按8000美元一吨计算,其市值约合250亿元人民币。渣打银行、标准银行、澳新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都参与了铜融资业务,而外资银行相对国内银行更为热衷。
铜融资指(待融资企业首先通过银行开出的延期付款(90-180天美元信用证进口铜至中国,然后或在国内市场销售,或注册保税库仓单并质押获得美元贷款(仓单融资,或进行再出口,最终目的都是获得国内愈发稀缺的人民币资金。
企业实际操作的手法远比描述更复杂。企业既可以通过渣打、标准银行等开具美元信用证,也可以通过中资银行开具人民币信用证。由于外资银行提供的美元融资成本低于国内人民币融资成本,同时在外资银行可获得较高的额度,更多企业借道香港做美元融资。
企业拿到信用证后,运来的铜可以放在上海保税区暂不报关。目前由于内外价格倒挂,涉铜企业无力将铜内销。而除一些资质较好的大型进出口公司外,部分铜贸企业尚无资格做转口贸易,更倾向于做仓单质押融资。
涉铜企业的仓单分为标准和非标准仓单,标准仓单要由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具,企业持有该仓单意味着手里的铜品质较好,易获银行贷款。非标准仓单可由仓储公司开具。在去年曾发生过仓储公司在仓单中故意“提升”实物铜价值,并未经银行允许私自提单的案例,后来银行要求企业把铜放在其合作仓储库内;办理抵押融资时,也不再只看仓单,而要求企业同时出具提单和仓单。
质押融资可贷得美元或人民币,但由于外管局已将90天以上信用证的开具纳入到短期外债额度指标管理中,企业出口换得的美元需在其还款之后才能全额转成人民币。比如将进口额度交给五矿、迈科、万向资源等大型进出口公司来做,凭借后者的良好资质和资金实力,获得优先将美元转换成人民币的资格,事成之后,中小贸易商付给大型进出口公司部分手续费。
涉铜企业铜融资的年成本约为7%-8%。拿到人民币后,企业必须投资于高回报领域才能获得净利润。四五年前,很多企业热衷于用融资款去炒房、炒股,也有企业利用人民币与美元贷款的差异赚取息差。
而如今,华立国际等企业人士称,息差已没有赚头,股市行情亦不济。今年仍有人将融资款借给房地产商,对方开出的年息最高能达20%-30%,但与去年相比,涉铜企业觉得这一数字已低了很多。国家在严查高利贷放款情况,但不排除有企业仍在拿资金放高利贷。当然,更多的铜融资资金用于再贸易和实体生产经营。前者是用贷到的款再去银行开具信用证,然后用申请到的新款还旧账。这种做法不仅导致还贷风险越来越大,还会造成货物积压。
同时,将融资款用于实体经营的企业也在面临还款压力。上海某期货经纪公司负责人称,由于下游需求不旺,20%-30%的涉铜企业已停止生产,剩下的企业中有近半在勉强维持。而在另一侧,很多生产型企业依然资金紧张。
国内铜融资业务开展已有多年,铝、大豆融资也不鲜见。但在钢贸融资风险被初步控制后,铜融资的风险已甚于其他大宗商品。近期老板跑路等事件致使银行产生部分坏账。而坏账产生的根源在于,部分银行在办理融资时对企业资金用途审查不严。
全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在上海宝山区有2万多平方米的仓库,仓库储铜的一半为融资铜。公司应姓负责人发现,3月以来与其合作的银行人员来库检查的频率在增加,从以前每月一次缩短为现在每周检查一次或驻地蹲守,而且外资银行比中资银行查得更勤。
某外资投行下属贸易公司人士认为,办理铜融资时,银行已在市场价基础上对其价格打了折扣,目前银行能否避免坏账产生,首先取决于被质押物的变现能力。铜价跌到一定限度银行就要求企业追加保证金。同时中国银行等已要求企业分批进货,比如一周进100吨,每次评估价都可随市略做调整。
相对于查坏账,一些银行更担心,今年因实体经济困境其放贷规模受限,部分涉及铜融资的企业认为,即使年内国债期货等新的投资产品能推出,银行能参与的范围也很有限,目前国内仍缺乏放贷亮点,铜融资或许仍是银行资金的一个重要投放领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