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资本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不断拓宽。
近年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但与此同时融资难的问题依旧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不断拓宽。而在政策逐步放开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应该不断提高公司内部治理水平,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以适应资本市场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继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于7月1日联合下 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将取消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准入数量限制,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可获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支持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同时,《意见》还强调了要加快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未来将逐步扩大中小企业债 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鼓励中小企业上市,适时扩大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范围等。
从“新36条”到此次“一行三会”联合下发18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显示出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近年来在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以及各方面的推动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已经不断地拓宽。在直接融资方面,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以及去年10月正式启动的创业板不仅丰富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且为自主创新企业以及其他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平台。
深交所数据显示:2004年到2010年4月底,中小企业板公司累计融资2509.8亿元,整体业绩连续6年保持持续、快速成长。截至今年 4月30日,中小企业板股票总市值已超过2万亿元。从去年6月恢复新股发行的一年来,中小企业板上市了175家,创业板上市90家,一共筹资2240亿 元。
在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取得了稳步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全国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 到17.2万亿元,同比增长35.2%,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8.23%,中小企业产销率也达97.3%,比上年同期提高 0.57个百分点。1月—4月,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7349亿元,同比增长30%,较去年同期加快5.5个百分点。
其实,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但需要政策扶持,更需要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水平,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以适应资本市场的需要。
我们知道,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扶持政策的推出到组织实施再到金融服务的各种创新的实践,都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本身的确存在许多不足或问题,他们融资难的根源在于其不具备获得金融服务的条件。中小企业虽然机制灵活,但是有些公司的治理不是很规范。有的公司可能拥有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甚至可能拥有很多专利成果,但由于经营历史较短,没有一 个相对完整的企业发展规划和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所以业绩增长缺乏持续性、稳定性。财务管理上也不规范,信息透明度比较低。
因此,在探索制度层面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同时,要从法律层面规范企业的公司治理,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水平、市场化程度、公司治理 的水平、信息和财务的透明度,要引导中小企业采用比较标准化的财务会计制度。同时,金融、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建立一个基于小企业的信息共享平台,加 强信息共享。
此外,要完善和拓展除了银行和交易所之外的其他融资渠道,如增资扩股附返售权交易、发展场外证券市场、推进私募债券发行等,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资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