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第三季度平均收益超10%
近期,随着A股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反弹,QDII产品全面实现正收益,整体涨幅较为明显。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3季度,QDII基金的净值平均上涨10.69%。
本报记者 黄祎妮 上海报道
今年3季度成为QDII产品的丰收时节。
近期,随着A股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反弹,QDII产品全面实现正收益,整体涨幅较为明显。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3季度,QDII基金的净值平均上涨10.69%。
“目前,QDII基金的中长期投资价值比较明显,可继续维持较积极的投资心态。”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令华表示,“由于G20会议确定了宽松财政政策不会马上退出的基调,QDII基金的后市表现也较为乐观。”
而这一乐观态势仍在延续。香港恒生指数自10月份以来,涨幅接近5%。而道琼斯指数最近5个交易日,也有接近4%的涨幅。
但随着澳大利亚开始加息,市场对刺激经济的政策或将退场的疑虑开始浮现,亦令QDII后续的走势变数重重。
高仓位带来高收益?
由于港股市场3季度的涨幅较大,恒生指数上涨14.02%,QDII今年3季度净值表现跑赢A股市场中的各类型基金,平均净值上涨10.69%。
而同期,A股市场则进入震荡调整阶段,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6.08%和5.11%。在3季度期间,各类型基金的平均净值(扣除QDII)均出现跌幅。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3季度,15只标准指数型基金平均净值为-4.48%;154只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为-3.01%;72只偏股型基金平均净值为-2.59%;48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净值为-2.57%。
QDII基金在今年三季度的表现,可谓一枝独秀。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QDII基金产品3季度业绩的平均涨幅为10.69%。其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的涨幅最大,涨幅为14.29%;涨幅最小的是华宝兴业海外中国成长,涨幅为7.47%。
而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之下,QDII的投资策略也颇为激进,9只QDII产品中,半年报披露的仓位仅有两只在75%以下。
其中风格最为激进的当属工银瑞信全球配置,其半年报披露的股票仓位高达93.04%,这很可能帮助此基金在3季度取得了13.86%的投资收益,在9只QDII基金中仅次于上投摩根亚太优势14.29%的涨幅,后者半年报时的仓位也达到88.55%。
而海富通中国海外精选今年以来取得65.93%的投资收益,领跑QDII,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其半年报披露的92.47%的股票仓位。
“目前来看,全球股票估值水平仍在合理范围内。”海富通基金投资总监陈洪认为,在海外市场方面,近期公布的美国最新消费者信心指数、新屋销售、失业率等数据正在逐步改善。
除此之外,他还表示,10月6日,澳洲联储宣布提升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25%,这一出人意料的加息,也极大的刺激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这一升息表态更进一步显示了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
相比之下,在QDII的半年报披露中两只仓位在75%以下的QDII产品,虽然今年以来也取得了正收益,但排名列倒数两位,分别是,银华全球核心精选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22.72%,其在6月底时的仓位为33.50%;而南方全球精选半年报披露的仓位为31.08%,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也仅有30.51%。
海外市场判断现分歧
海外市场的后市,是否真的会如预期般走强?业内人士表示,在美股温和上涨的推动下,海外市场大多在9月份走出向好行情,但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的变数依然疑虑重重,谨慎情绪日益加重,这也给QDII后续的操作带来压力。
这意味着,高仓位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中金公司在其报告中亦表示,海外市场上的投资者较为乐观,因此风险偏好上升,加上美元维持低利率,股市和美元的负相关相当紧密。“投资者抛空美元货币,买入股票,在两个市场上全都获利。”
上投摩根表示,即将进入第四季,未来各国退场策略能否平顺地执行,的确是投资人眼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也因此在股市近半年大涨之后,虽然美联储利率会议与G20峰会释放出经济回升讯息,不过部分投资人对于风险性资产追涨动作已转为谨慎。
上投摩根认为:“预期未来全球经济复苏路途中仍将不时出现转弱现象。在经济与金融情势好转后,各国如何在仍有变量的环境中适当实行退场策略,除了考验各国政府的智慧之外,也将牵动全球投资人信心。”
而上投摩根对港股则持相对乐观的情绪。其认为,内地A股市场在经历回调之后,压力基本已经释放,对港股有一定支撑,在企业获利以及经济好转的情势下,今年年底或许还有再创高峰的可能。
但海富通基金则保持较为谨慎的看法,陈洪认为,海外市场过去半年的涨势可能不会再重复,市场仍可能有所波动,但长期大趋势不改。
“随着经济数据的转好及公司盈利的增长,将是维持后市继续上涨的有利因素。”陈洪表示,“随着美国、欧洲等主要国家陆续公布的一系列向好的经济数据,使得市场预期的经济复苏趋势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但是,后市将继续关注经济复苏的强弱力度以及各国政府刺激复苏的政策力度是否达到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