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中国企业被西方反倾销调查后
今年7月以来,欧盟对中国产品连发“反倾销”调查,3周之内竟然达5起,所涉品种从葡萄糖酸钠到铝合金轮毂,数百家中国企业被裹挟其中。反倾销的频率、范围和影响都相当少见。
今年7月以来,欧盟对中国产品连发“反倾销”调查,3周之内竟然达5起,所涉品种从葡萄糖酸钠到铝合金轮毂,数百家中国企业被裹挟其中。反倾销的频率、范围和影响都相当少见。欧盟的理由是:中国企业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从而造成了“损害威胁”。
中国政府、企业和学者认为,欧盟的指责并无公正的依据,其后果也必将不利于欧盟自身的经济复苏。“我们希望欧盟恪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维护开放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中欧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在近日例行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长江商学院教授梅建平对记者说:“历史经验和经济理论都证明,一旦保护主义盛行,经济形势只有走向更糟糕的境地。”然而,在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明确散去时,人们还是普遍担心,以“反倾销”等为名的贸易保护主义会死灰复燃,而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有思想准备——前方也许有更多类似的麻烦。
欧盟之外,美国也在就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进行调查。
危机中人祸抬头
人们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总是怀有某种奇妙的预感。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华盛顿峰会,全球领导人即发表声明承诺,支持全球经济增长,避免吊桥高抬的保护主义。美国更是强调对市场原则的支持。
“只是这一切就像俄狄浦斯的命运一样,虽然在出生以前就已被预言昭示,但仍然无法幸运地避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李建军博士说。他指的是如下事实:
今年早些时候,巴西政府宣布,将对包括玩具、鞋子、成衣和照相机在内的24种进口产品实行许可制度。之前,印度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7起贸易经济调查,今年2月6日又开始对进口中国玩具设限。序幕就这样慢慢拉开,真正的主角——市场经济发源之地的欧美各国也随后悉数登场。
奥巴马政府提交的近8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赫然写着“购买美国货”条款;法国汽车制造商则被告知要购买法国产零部件,并且不得关闭国内的工厂;西班牙一位部长督促消费者购买本国制造的商品;英国林赛炼油厂外谩骂意大利和葡萄牙工人的示威者高呼“把英国的工作机会留给英国人”。
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关税,该建议正在等待奥巴马政府9月前批准。
几乎同时,欧洲车轮制造商协会代表欧盟6家铝轮毂生产企业向欧盟贸易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调查我国出口铝轮毂企业的倾销行为。欧盟委员会在8月3日照会中国政府,称最晚将在8月15日前立案调查。如果调查后裁决反倾销成立,欧盟将连续5年对我国出口到欧盟的铝轮毂加征最高33%的关税。
毫无疑问,所涉行业、企业立刻就明白其中的灾难性意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秘书长李晓擎表示,如果中国反倾销败诉,中国铝轮毂很可能全部退出欧盟市场,而且以后也很难进入。北美、日本等其他主要出口市场也很可能效仿欧盟的做法。
中国的轮胎在美国也面临相同的危机。
让历史告诉未来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深信,危机时刻的保护主义总是得不偿失,“历史经验和经济理论都证明,一旦保护主义盛行,经济形势只有走向更糟糕的境地”。
20世纪30年代初,全球经济也如今天一样困难,衰退蔓延深不见底。为求自保,美国于1930年6月通过了著名的“史默特—哈利关税法案”。该法案大幅提高了进口到美国的两万多种产品的关税,美国平均关税率从38%跃升至52%。当时1028位经济学家签名反对它的通过。据说,汽车大亨福特在白宫待了一晚上,试图说服胡佛总统否决这个法案,终究没有成功。
“史默特—哈利关税法案”引起60多个国家的报复,全球全面的关税战就此展开。数据表明,从1929年-1934年,世界贸易减少60%多;同期,美国的进出口分别从13.3亿、23.4亿美元下降到3.9亿、7.8亿元。国际需求的急剧减少让世界经济深陷萧条不可自拔。“虽然不能说这都是保护主义惹的祸,但是无疑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梅建平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告诉记者,搬起石头连自己的脚一起砸,似乎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副作用。在大萧条中,美国《购银法案》本来是在国内白银利益集团压力下制定实施的,白银利益集团希望借此维持国内白银生产,但结果是中国这个当时唯一的银本位大国被迫废除银本位,反而减少了全世界的白银需求。
鉴于大萧条的惨痛教训,后世经济学对其中的机理进行了剖析。经济学界对保护主义的危害早已形成共识:保护主义形同自废武功。“它阻断了国际间的比较优势,用消费者的福利损失换取某个行业的某些企业的产出增加,结果好比强迫迈克尔·乔丹去割草,而让割草工人去打篮球。”梅建平说,大卫·李嘉图早已经证明了社会分工和世界贸易的意义,而他的后世子孙要求把“岗位留给英国人”的做法,只能在提高企业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英国产品的竞争力。
中国的应对之道
作为全球第二大出口国,中国面临的冲击是巨大的。梅新育认为,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对中国的潜在杀伤力很大,中国国内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及其出口产业首当其冲。最近的事态发展足以印证此种说法。
显然,中国不能坐视城门失火。早在今年2月16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就坚定表示,中方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支持WTO采取行动,抑制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商务部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稳定中国出口市场。这些措施涵盖信贷、出口信保等领域。他还说,商务部会高度重视应对贸易摩擦,并将切实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
“轮胎特保案”、欧盟反倾销调查中,中国政府都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中国企业则组成代表团分赴欧美抗辩。一个乐观的消息是:随着美国国内反对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总统奥巴马很有可能驳回美国轮胎工业联合会关于轮胎特保案的请求。
李建军博士提出,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法律框架尽可能地为自己的产业争取公平待遇,仅仅是中国积极应对当前形势的第一步。“我们还要把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看作是一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良机,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发展自主创新之路。特别是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争取早日实现产业和经济结构转型,摆脱过于依赖外需的现状。”
此论和梅建平颇为接近。梅建平认为,应对保护主义的治标之策是中国加大采购,而治本之法却是拉动国内需求。“刺激内需提了很多年了,但是今天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候。”他认为,中国政府必须改变分配结构才能真正调动国内需求。
此外,诸多研究者都意识到,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说明,发展中国家要想改变被动的局面,唯有争取到国际经济秩序的话语权,才能在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实现利益的公平。 (记者 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