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各地区的融资渠道多元化,信贷资产优质化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逐步强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了《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地区金融风险》报告。报告认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已经取得显著进展,金融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随着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各地区的融资渠道正在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过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和股票公开上市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之后,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正在逐步得到强化。这些进展充分表明,我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金融体系所进行的一系列整顿和改革,最近几年正在逐步显现成效。
在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方面,涉及两个重要内容,一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相对规模和比重。直接融资比重的数据显示,2006年到2007年,各地区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的比重已经从4.49%上升至7.52%,各地区的股票融资、债券融资以及其他方式融资规模相对于间接融资的比重的平均水平已分别从1.30%、1.94%和1.24%上升至3.12%、2.60%和1.83%。从间接融资内部构成变化看,2006年到2007年,各地区的信贷资金来源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国有银行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重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均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最近几年来所推行的金融改革政策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另一方面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各自内部构成的多元化。最近几年,我国在构建和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方面,无论是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相对占比还是从两者各自的内部构成角度,均可以看到明显的融资渠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之后,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善了内部治理结构,并建立了正向激励机制。当银行体系的内部改造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还需要通过加快体制改革、转换政府职能、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以保护债权为中心的法治环境,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金融改革的成果。
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逐步转变还体现在各地区的信贷资产质量显著改善,银行体系的信贷资产不良率和估计损失率显著下降。从2003年到2007年,信贷资产不良率和估计损失率的平均水平已分别从21.04%和12.41%降至9.88%和6.51%;以标准差衡量的信贷资产不良率和估计损失率的地区间差异分别从8.99%和5.65%降至5.69%和2.89%。
除去新增信贷资产所带来的稀释效应之外,另有两个原因可以促使各地区的信贷资产不良率和估计损失率发生下降:一是银行体系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强化;二是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就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在改革之后,其运作模式已经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从而促使其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除此之外,贷款来源结构的变化,比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更为严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在各类贷款余额中相对比重的上升,也会使各地区整体的信贷资产不良率和估计损失率出现下降。
其实,银行体系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才刚刚开始,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各地区只有主动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提高对外部金融风险和其他负面冲击的抵御能力。因此,专家建议加快推进以下几个层面的体制改革:
第一,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二,推进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强化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预算管理和审查监督制度。第三,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建立规范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第四,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通过促进金融发展,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提高地方经济的活跃程度。2008年推出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等政策举措,都是金融体系改革中培育民间金融的有益探索。如果在此过程中能够通过财税政策予以配合和引导,加强对中小企业结构性减税或补贴的扶持力度,就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化“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