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专家 | 走向产融结合4.0,打造数字化产融价值共同体
会上EBIA智联研究院院长杨志刚,以“走向产融结合4.0,打造数字化产融价值共同体”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贸易金融》记者陈美琪
2019年6月27日,由EBIA电子商务创新推进联盟主办的第六届在线供应链金融及供应链电子商务推进大会——数字化产融协同百企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会上EBIA智联研究院院长杨志刚,以“走向产融结合4.0,打造数字化产融价值共同体”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智能化无处不在,银行4.0概念开始显现
金融科技被认为是全球金融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银行业的下半场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开放性的银行3.0时代。目前,智能化无处不在的银行4.0的概念和演进方向也已经开始显现。
如果未来银行真的不再以实体形式存在,金融业务会如何存在?
杨志刚认为,最可能会在赛博物理空间里以一种数字化的形式存在。
从5G等新的人机交互信息网络到区块链和价值网络,都可能成为承载未来金融业务的重要载体,数字化转型则带来了竞争机制和市场格局方面的一些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竞争的动力机制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 如何借助数字化网络化的工具,构建起高频高速高粘性的用户关系,成为企业关注和投入的重点。如何从供给产品实现价值回归到通过满足市场需求创造价值上来,连接、嵌入、协同、维护,成为许多企业参与形成的新方式。
第二,是价值创造的过程。从产品延伸到服务,无论是生产制造等实体行业、金融服务的虚拟经济行业、网络信息技术行业,围绕做好服务,改善用户体验来创造价值和延伸价值,已经成为各界的高度共识。
开放式的合作产销融合已经从网络信息部门的专有特征再向各行各业铺展。
第三,是跨界竞争。跨界融合日益频繁,数字化作为一个新兴力量,不断开拓以往的行为和行业边界,不但一些行业边界和竞争边界被打破,而且原有的一些价值创造边界也正在发生犹豫。
与此同时跨界的业务协同重构,甚至跨界的企业重组也在不断发生。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的竞争方式、价值创造过程和跨界交互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产融结合的方式也在不断与时俱进。
数字化产融价值共同体,需开放式合作创新
以在线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数字化产业协同,这几年的实践也充分体现了变化的趋势。
从2014年联盟开始提出在线工业金融的概念和参考模型,到现在接近五年的时间,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产融各方在数字化的促动下,连接越来越广泛,交互越来越频繁,协同越来越紧密,运转越来越流畅,相互渗透也越来越深入。
在不确定性环境的进步中,实体产业和金融部门只有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相互支持,相互依存,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的变化,才能保持自身的健康,并促进整个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产生价值共同体是产能结合4.0的一个方向。
杨志刚表示,从1.0到2.0再到3.0和正在运行的4.0阶段,演进的时间单位基本上都是从数百年到数十年再到十年左右,速度是越来越快。
那么,随着5G商用部署的提速,赛博物理系统空间还将进一步展开,不但会为实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创造更好的条件,还将会为金融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机遇,也将为产融协同的进一步深化打开新的空间。
数字化产融价值共同体,是产业部门金融部门和数字技术服务等相关主体,及创造价值和分享价值的一个有机形态。
在采购物理空间里,尤其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式,使金融业务更深地嵌入到产业运营流程当中,形成基于数据和事实的信任关系,以及基于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分工协作。
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共同完成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控制,共同优化价值创造的过程。产融各方共同构建更稳健的供应链,共同为用户提供服务、共同实现价值的创造、价值的传递、价值的获取以及共同分享的价值,并且共同分担风险。
最后,打造数字化产融价值共同体,需要产业金融数字技术以及相关各界形成价值共识和信任共识,共同管理风险的方法路径行动流程以及协作机制,需要重新调试业务形态和业务边界,需要管理和组织上的开放式合作创新。
声明:此稿件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嘉宾审阅,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