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休克”过后 网贷市场应如何修复?
在经历了此前一年多的平静期后,P2P网贷再次陷入动荡期,而这一次,行业最大的危机来源于流动性。某种角度上,这种现象也体现出市场投资信心的下滑。
在经历了此前一年多的平静期后,P2P网贷再次陷入动荡期,而这一次,行业最大的危机来源于流动性。某种角度上,这种现象也体现出市场投资信心的下滑。
从发展趋势来看,网贷行业此次“短暂性休克”似乎也在慢慢起缓,也有像陆金服、宜人贷这样的头部平台纷纷采取强化信披、接入借款人履约保险等各种手段,以稳定投资人情绪与复投信心。
对此,业内人士也在反复强调,如果平台本身没有大问题,投资者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耐心,在理性投资的过程中客观对待平台逾期,切不要风声鹤唳,只有这样,才能与监管、平台、机构共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市场环境。
普惠价值获肯定 阵痛过后市场信心待拾
纵观网贷行业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当下P2P网贷的风险事件,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从P2P网贷平台本身来看,不少野蛮生长起来的平台合规性较差,经营粗放,经过几年的运转,风险逐渐积聚,进入频繁爆发的阶段;
其次,从监管政策方面来看,监管政策逐步收紧,要求趋严,特别是备案工作延期,不确定性增加,平台合规成本提高,部分平台主动清盘退出;
再次,从投资者角度来看,随着投资者教育的深入,投资者风险意识有所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提高,风险偏好降低,开始从高风险平台退出;
最后,从近期市场流动性来看,尽管央行今年3次定向降准,但流动性仍然偏紧,部分向平台借贷的个人或企业后续资金不足,资金链断裂。
尽管对于P2P网贷这样一个新兴行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而就监管角度而言,自2016年8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启动以来,两年多来在市场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整体风险水平大幅下降,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遏制,增量风险有效管控,存量中的风险业务有序化解,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规范发展态势正在形成,监管自律有机协调配合的行业治理机制逐步完善,行业发展环境明显净化。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副行长郭树清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肯定“普惠金融”的价值,强调互联网金融回顾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本源。
这一切都表明,金融产业支持经济发展的角度正在发生变化,在监管部门提出并不断强化针对网贷行业制定的目标和要求后,普惠金融势必将成为补足民间金融长尾人群需求的有效“利器”。
“因噎废食”不可取 “自我净化”是必然
面对未来,能有多少平台可以挺过这轮阵痛,又有多少平台重拾投资人信心,行业发展又将何去何从,成为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在寻求的答案。
尽管市场出现低迷,但网贷的价值不容忽视。公开资料显示,中小微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以及80%的城镇就业岗位,但受制于规模、管理、固有资产等方面的掣肘,使得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成为摆在它们面前的路障。相较于传统金融机构,网贷业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简化了整个借款流程,减少了繁杂的手续和流程审批等,缩短了借贷周期,为具有真实融资需求的一方“雪中送炭”。
正因如此,市场更不能“因噎废食”,只不过,着眼当下,在此次这波市场调整中,投资人在选择平台时更需要理性和冷静,并重点关注:是否坚守信息中介本质,是否坚持小额、分散的业务原则;信息披露是否充分、透明、完整;是否与一些外部机构形成信息补充或合作;是否有明显违规行为,如高额返利、线下展业等等。
以宜人贷为例,作为首批接入百行征信体系实现信用信息共享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宜人贷始终将“1+3”监管体系(1个暂行办法+银行存管、备案、信息披露3大指引)作为平台发展的核心,不仅在资产项目上进行充分信披,同时按照监管要求对自身财务报表、合规报告、第三方审计报告等内容进行充分信披;
与此同时,平台自创立之初便将科技领域作为深耕之地,在不断提高风控能力和服务效率的同时,还通过与高盛、百度、新网银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技术、资金、资产等领域的合作以加强自身综合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审慎理性的经营理念和领先的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宜人贷还与BAT三大巨头一同入选了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名单,成为少有的几家连续入选该名单的金融科技企业之一,此外,其在重庆的CSG客户成功部新职场也已正式开业。
不难看出,在行业走过“自我净化”这一必经之路后,那些有着过硬风控技术、着力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推进合规建设的平台,终将能拨云见日,开启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支持中国实体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
相信,时间会为我们带来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