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对外开放要坚持制度自信
在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前夜,如何处理好中国特色监管制度与国际普适性规则的接轨?有期货行业人士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在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做好中国特色监管制度与国际普适性规则的接轨,首先要坚持制度自信,坚持符合我国国情、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监管制度。
来源:期货日报
在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前夜,如何处理好中国特色监管制度与国际普适性规则的接轨?有期货行业人士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在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做好中国特色监管制度与国际普适性规则的接轨,首先要坚持制度自信,坚持符合我国国情、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监管制度。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一定是在借鉴国际市场经验的同时,根据中国国情与特点来设计自己的市场制度。
“我国不能完全照搬、照套国际资本市场的经验。我国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整个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的环境,都与发达国家几百年来形成的资本市场有很大不同。”姜洋说。他的这一表述,是中国期货市场监管层制度自信的体现。
据记者了解,在中外期货经营机构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一些外方代表对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但对成就背后的制度因素不理解或不认同。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对中国制度的认识存在不足,更是因为他们固守所谓的国际惯例和西方模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美国金融巨头曼氏金融和百利金融破产过程中,客户数十亿美元的期货保证金“不翼而飞”。美国期货业协会(FI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沃尔特·卢肯(Walt Lukken)专程到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取经”,后大为称赞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市场保证金存管制度。
设立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是我国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一项重大创新安排,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全球期货市场监管的一大创新。有业内专家表示,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成立以来,一直被业内誉为期货市场的“电子眼”。它依托数据集中优势,从期货实名制开户、保证金监控、市场监控和期货经营机构监控等多个纬度,对期货市场实施全方位监测。其与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期货交易所、中国期货业协会共同构成“五位一体”的期货监管协作体系,是中国期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今年两会期间,姜洋谈到中国资本市场的穿透式监管时曾举例说,在沪港通、深港通的初期,各方认识并不一致,未实行“一户一码”制度,但通过不断沟通与互相理解,各方形成了共识。去年9月,香港方面发布了对外的征询意见,参与沪港通、深港通交易的“北上资金”,将要实行“一户一码”实名制。“这和我们的穿透式监管制度接轨了。”姜洋说。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在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坚持制度自信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制度是有机统一的。做好中国特色监管制度与国际普适性规则的接轨,从而建设更加高效的期货市场,这样才能使中国期货市场不断融入全球商品、金融定价体系,逐步提升定价话语权,进而更高层面、更高质量服务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