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票据服务实体经济着力点,实现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2017-11-20 21:57 11720

引 言“ 纵观我国票据发展,在经历近二十年的风云变幻之后,成为当前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市场从2000年开始,便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

引 言

“ 纵观我国票据发展,在经历近二十年的风云变幻之后,成为当前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市场从2000年开始,便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增长,这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国家经济宏观调控加强,票据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中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因此,在立足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进而找出推进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01票据市场发展现状


(一)票据市场将持续发展


自2001年开始,我国票据市场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中的重要子市场。截止2017年第三季度,当年电子商业汇票累计签发金额为9.28万亿元,累计贴现金额为5.09万亿元,约占同期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我国票据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停发展。2016年1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场所——上海票据交易所正式运营,在经济逐渐好转,一整年的过渡期之后,相信票据市场将在统一标准、规范管理、科技引领下取得更快的发展。


(二)票据融资属性增强


我国票据已成为中小企业重要融资工具之一。据统计,目前市场流通票据中,65%以上的小额票据为中小企业开具。截止2017年上半年,我国票据融资余额为3.9万亿元,占据了我国目前各项贷款总额的3.97%。人民银行高瞻远瞩,于去年9月下发了《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224号)一文,迈出了认可电票融资属性的坚实一步。伴随着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发展理念,一批中小企业在我国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票据因其独有的优势让这些中小企业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融资,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票据的融资功能在当前的社会下越发显现出来。


(三)票据交易和投资属性增强


随着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的活跃,票据已然成为了重要的货币市场工具。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之间的票据交易也变得越来越活跃。从票据在银行中起到的作用来看,其不仅是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工具,同时也是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更是盈利的重要工具。据非官方统计,13家数据共享大行16年累计转贴现买入金额约43.41万亿,累计转贴现卖出金额约43.18万亿,算上各行与券商间交易,按占全市场30%测算,预估全年整个市场买入和卖出交易量为144.7万亿和143.93万亿。因此,从当前整个金融市场的概况分析,票据已然成为了我国货币市场的第二大交易工具,其交易和投资属性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非银机构限制被放开


由于票据市场出现的诸多好处,既能让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同时也能让支付结算更为方便,在加上我国目前所实施的“一带一路”、“三农政策”、“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更多的企业在票据市场涌现,这让金融机构对于票据交易需求出现了持续增长。鉴于此,当前我国票据参与主体类型出现了增加。一是票交所允许证券、基金、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交易;二是相关理财产品也纷纷将票据配置为标的资产,如私募基金产品、券商资管计划、基金子公司专项资管计划、保险资管及各类互联网线上理财平台等,均在近年来直接或间接参与到了票据市场,为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应服务。


02票据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


(一)提供了支付结算便利


票据本身就是一种支付结算工具,在现实情况中,企业开票支付货款具有以下四方面的优势特点:


  • 一是延长了利息收入时间。企业通过购买结构性存款或理财产品质押开票获取超额收益;


  • 二是增加了信用等级。对于收票企业,避免了远期账款不能收回的风险;


  • 三为支付延期。除增加利息收入外,敞口部分资金可在票据到期日给付;


  • 四为转让背书。票据的高流动性也让收款企业随时将票据进行支付或融资。


这四方面的优势足以让企业间的短期资金支付得到满足。所以,票据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首要作用便是提供了支付结算便利。


(二)提供了便捷融资渠道


对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其致命弱点便是融资困难,于普通贷款而言,其手续繁琐、流程较长、审核通过率较低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急需资金周转的企业发展。此种情况下,票据贴现恰好弥补了普通贷款的不足,为我国的实体经济提供了较为便捷的融资渠道。


具体而言,因我国不同性质的银行数量非常之多,企业在三农银行相对容易开出带有敞口授信的银行承兑汇票,加之贴现流程较短、审核环节较少,通过率也较高,且不需企业提供繁杂的授信资料,这就让许多企业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资金支持,实现短期融资。


而银行投资未贴现票据资管计划也在不断扩张,其“合理避税”和降低RWA的优势让其能够满足价格管理和资本管理的严格要求,间接为实体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


(三)实现了信贷资源优化配置


从票据业务看,其具有多重功能,一方面能够直接服务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够连接央行,是反应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平台。


例如,再贴现业务便是央行使用的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而这项业务在传达国家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以及形成市场利率机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票据的再贴现业务主要是针对国家当前所鼓励的发展行业以及相关类企业进行的精准投放,各银行为赚取低成本再贴现收益,就必须寻找央行指定的小微、涉农及绿色企业进行直贴,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机构进行相应的信贷调整。


在此之下,央行便可根据国家当前经济政策,调整再贴现所要求的企业类型,通过再贴现业务来引导银行将更多的信贷资源合理配置到国家重点扶植的经济领域,或国民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环节的领域,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国民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融资便利政策。


(四)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


票据在我国实体经济中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使用票据能够减少当前现金支出,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如采购方开票,20%保证金计算,利用远期付款,可用2000万资金购进1亿元货物,且支付的敞口手续费比贷款要低很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营运资金的占用和需求,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其次,商业承兑汇票信用体系正逐步建立。对于市场信誉好的优质企业而言,如中铁、中建、中交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支付货款,也被市场部分企业认可,减少了资金使用成本。


再次,对于许多企业而言,票据是其获得银行资金和信用支持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在流动资金贷款票据化以及应收账款票据化的发展下,利用票据卖断后规模释放,能够有效盘活银行信贷资产,间接促使了企业融资效率的提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最后,对于经常支付货款的企业而言,购买票据进行货款支付,即可免除转账银行收取的手续费,也可降低实际支付金额,票据的便利优势越发凸显。


03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措施


(一)参与者多元化发展


票据市场在服务我国实体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了推进票据市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就需要进一步促进市场参与者的多元化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我国的县域村镇银行、信用社参与电票市场的经营权限。据了解,当前仍有部分村镇及农信未接入电子票据系统或未开展电票转贴现业务。原因为这类机构未能构建起一支票据交易、投研和风控的专业团队,不能有效控制波段操作中的流动性和利率风险。培养专业化的票据从业人员是这类机构必须要做的。


二是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参与到票据市场中来。就像股票交易那样,票据交易所的最终模式应与此相同,我们不叫股民,我们叫票民,企业及个人可以在客户端上随意的买卖,每天的票据价格有涨有跌,投资者以此赚取超额收益。市场有很多保守和稳健型的客户,不愿意承担股票这种高风险产品,低风险的票据恰好满足这类客户的需求,既向实体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又能满足中低风险偏好人群的投资需求。


三是要积极发展专业的票据经纪市场,为缺乏票据投研能力的中小银行及非银等参与主体提供票据经纪、票据投顾、票据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同时对商业承兑汇票进行信用评级,进一步构建票据市场多元化、专业化体系,助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


(二)优化风险管理模式


因票据交易看做是低风险业务,没有引起金融机构和企业在风险管理上足够认识,因此近两年爆发了多起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事件,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票据市场要更好的服务我国实体经济就必须优化风险管理模式:


一是应建立中国票据风险指标,将承兑垫款、贴现逾期、案件发生、资金损失等方面的信息纳入该指标中,适时发布关于票据风险的总体情况。


二是要建立“三位一体”的票据风险管理模式,即要求监管机构、银行和企业等市场主体间形成良好的共享与互动,以确保实现审慎监管、机构内控、市场约束的共同作用。


三是必须建立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管理机制。当前票据市场就是中低信誉的中小企业发债场所,但只有少数大型企业的商票才被市场认可,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这类商票也成为各类理财平台和机构的首选。只有建设商票信用体系,也就是对商票的信用识别,才会建立起商票市场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成为债券二级市场的有力补充,对无法通过发债进行融资的实体企业进行服务。因此,为了助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促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在票据市场中建设有效的商票信用体系势在必行。


(三)激活资产证券化融资途径


近一年,标准化的票据ABS逐渐兴起,从此我国企业又多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截止目前,交易所已发行二十多个票据类ABS产品,在前单位期间,本人得幸在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和同事一起携手德邦证券发行了全国首单纸银票据ABS。但从实际情况看,银行承兑汇票ABS不具推广性:


一是银票资产价格较低,长时间低于其他同期金融资产,在各机构均以利润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下,投资意愿不足;


二是票据ABS产品流动性较弱,不能像直接持有票据那样在市场资金紧张时随时变现,无法满足其自身的流动性需求;


三是银票可在银行直接贴现融得资金,对比融资时间较长和融资成本较高的银票ABS来说没有任何优势。


而商业承兑汇票ABS应是交易所大力推广的业务品种,一能增加服务实体企业的途径,二能防控投资商票的信用风险。在我国未建设有效的商票信用体系下,商票ABS通过律师事务所、评级公司、管理人多重机构对风险把控,降低了商票最难管控的信用风险,增加了企业向货币市场融资的新途径。如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能适度增加商票ABS产品,适度放宽发行人获取无异议函的条件,预测票据资产证券化模式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探索实体企业融资新模式


众所周知,票据是企业间的支付结算工具。国内有一部分企业资金充裕,贸易往来收到了很多票据,但该企业没有融资需求,这些票据在他们的保险库或网银上闲置较长时间,待到期后收取票面本金,这期间不会产生一分钱利息;另一部分企业有融资需求,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获取银行贷款,难以维持资金周转,制约了企业自身经营发展,其中不乏有良好信誉的优质企业。如能借鉴股市中的“融券”业务模式,票据闲置企业将其持有的票据租借给有短期融资需求的优质企业,那么就可解决一部分企业的融资问题,双方各取所需,即可减少融资企业为获得借款而付出的高额利息,满足生产经营需求,又可使原持票企业获得一定收益,使票据产生利息。借此模式可促进关联企业间的业务往来,进而为经济下行期的部分企业寻求更多出路,以此服务和带动实体经济发展。该模式仅为探索阶段,风控及法律合规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 语

“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情况看,票据作为重要的交易结算、融资工具已在国家实体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它以审核时间短、融资速度快、结算便捷等优势受到了我国企业的青睐。市场不断发展变化,中国经济也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得到了整体提升。票据市场要进一步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就需要促进市场参与者的多元化发展,优化风险管理模式,探索实体企业融资新模式,从而更好的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8
标签: 票据 市场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