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投10亿,一年举报4495条制假售假线索,但最终仅1%受到了处罚,为什么?
酒驾入刑实施6年来,“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早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来源:TechWeb
酒驾入刑实施6年来,“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早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交通部门的严打下,全国因醉酒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较入刑前下降了18%左右。
同样令人深恶痛绝的,除了酒驾,还有遍地横行的假货。
只不过,今天公众对于假货多少有些无奈,因为年年都打假,假货却年年有。不仅如此,中国打假还面临着“打了白打”的尴尬局面。
今天,阿里巴巴公开呼吁加重刑罚治理假货,公开呼吁之中透露,2016年阿里提供了4495条制假售假线索,但最终刑事处罚仅33例,原因到底是什么?
其一,无法阻止假货全网流窜
利用“线上大数据+线下打击”打假战法,阿里近些年力求将假货隔绝在平台之外,但仍旧无法阻止制假货在其他平台流窜。制假售假者之所以能安然无恙,很大程度是因为“黑名单”大数据并没在其他电商平台间共享。
一些售假店铺被淘宝发现后,往往会换个马甲转战其他平台,生意照样风生水起。
2015年3月,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淘宝打掉的30家假货店铺,多家转战其他电商平台,继续坑蒙消费者。
还有一家“南京中胜堂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其经营的 “中胜堂运动专营店”早在2013年1月24日就被淘宝关店并清退,原因是该店“出售假冒他人公司注册商标的商品”,而涉案商品是“斯伯丁篮球”。
目前,该公司仍旧在别的电商平台逍遥法外,只不过,店铺名称摇身一变成了“悦城运动专营店”,卖的还是 “斯伯丁篮球”。 如同打地鼠,摁下去一头立即冒出另一头。就算如今中国没有电商,也无法阻止假货在线下的庞大势力。很多落后地区,人们现实的生活中几乎充斥者假货。夸张一点说,电商几乎是他们唯一能买到真货的唯一渠道。
其二,假货分子犯罪成本极低
在美国,第一次发现抄袭造假、售卖假货,罚款200万美金,监禁10年;第二次发现就罚款500万美金,监禁20年。在日本,在自知是假冒商品的情况下销售假冒商品的,可能被处以最高10年的有期徒刑,或最高1000万日元的罚款。
相比之下,我国造假犯罪成本极低。我国《刑法》规定,5万元才是起刑点。2016年,阿里共认定和处理制售假案件线索4495条,最终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
制假售假分子敢于铤而走险的原因还在于,坐牢风险1%都不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015年9月,广州市侦破一起涉嫌LV品牌制售假案件,现场抓捕20名工人,由于无法证实其主观故意,这些人被释放。第二年,广州市又侦破一起涉嫌LV品牌制售假案件,现场发现的7名工人中,有5人就是此前被抓捕过的。
因为犯罪成本极低,他们在被抓又放了之后,面对暴利会重操旧业,难以回头。
而如今,犯罪分子造假售假成本极低,阿里投入巨资挖掘线索并且将犯罪分子的信息源源不断输送给社会,然而犯罪分子却没有受到让他们足以害怕的处罚。正如醉酒驾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今面对假货,真的需要拿出当初全社会对治理酒驾的决心了,如果做到全民喊打,人人尽责,呼吁每个人都与鼓起勇气,像抓酒驾一样打假,必将会让假货分子没有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