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建设再提速
得益于上海自贸区三年多来持续推进的产业开放政策以及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保税区域功能业态进一步拓展丰富,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新兴经济加速发展。
得益于上海自贸区三年多来持续推进的产业开放政策以及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保税区域功能业态进一步拓展丰富,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新兴经济加速发展。
记者日前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保税区管理局方面获悉,随着改革试点任务的深化落实和规模运作,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2016年全年预计区内企业经营总收入同比增长4.7%;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5%;商品销售额、工商税收、进出口额占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比重分别达60%、55%和20%。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及投资额保持平稳,每月新设企业数占自贸区的近一半。
三大变化显示改革力度
自贸区挂牌后,保税区域有什么变化?挂牌后,截至2016年底,最新数据显示:
挂牌前,保税区域存量企业8000家。挂牌三年后,保税区域新设企业2.9万家。
挂牌前,保税区域主要有三大行业:贸易业占63%、物流业占22%、制造业占4%。挂牌三年后,贸易业、物流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企业在新设企业中的比重明显下降,商务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租赁服务、金融服务四个新兴产业获得了明显增加。其中,商务服务行业挂牌前占比4%,挂牌三年后占比27%;科研与技术服务业占比从挂牌前的1%增加到11%;租赁服务行业挂牌前占比2%,挂牌后占比6%;金融服务业占比从挂牌前的1%增加到5%;文化服务业虽然所占比重不高,但企业数量从几十家增加到600余家。
“值得关注的是,新兴的服务类行业占比明显提高,进口商品结构也不断优化。”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宋鹏霖表示,“这体现了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加快形成,及国际贸易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三大变化。”如大宗商品产业从以金属铜为主扩展到石化产品和农产品,企业数量从10余家增加到100多家,经营规模从三年前的百亿元级别发展到千亿元级别,2016年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40%。
租赁服务产业从无到有,不仅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也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租赁标的从飞机、船舶扩展到发电机组、能源开采、工程机械、医疗诊断等专业设备,2016年服务收入达到120亿元,跃升为新的百亿元级别产业,贡献税收23亿元。
技术服务产业积极拓展科技研发、维修检测、技术培训等业务,促进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延伸,经营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达到173亿元。
“挂牌后新设企业中已有超过1万家实现税收产出,新的增长点加快形成。”保税区管理局经济发展处处长肖凡表示。
自贸制度助力增效提速
最新数据显示,大宗商品国际现货交易10家市场中已有7家完成筹建并通过验收;首张平行进口汽车3C认证证书获得颁发,海关累计办理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业务480辆,出区进口303辆;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累计集聚文化行业企业近500家,同比增长36.8%,占全市文化产品进口额的36.7%,三年来通过制度创新,畅通了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通道,带动了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新兴经济的增效提速。
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区域总部型企业累计超过300家,经营总收入同比增长10.0%,在区域经济总量中比重超过45%;手表、医疗仪器及器械、化妆品、医药品、酒类进口额占全国比重分别达47.4%、32.0%、28.8%、30.4%、16.1%;区内累计设立融资租赁企业近2000家,租赁标的物涵盖飞机、船舶等航空航运器材以及风力发电、石油石化、医疗诊断等专业设备,全年租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0%;中船重工(上海)舸杰自贸流转中心入驻区内,区域集聚从事维修检测业务的企业100余家,保税维修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宋鹏霖表示,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投资开放性、贸易便利性、金融要素流动性和功能集成化等方面形成开放度最高自由贸易园区的基本框架,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杆性功能平台,基本建成跨国公司总部集聚、服务贸易创新引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双向投资积极活跃的前沿阵地,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重要功能节点和“深耕亚太”的战略载体。
转自:上海自贸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