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间业务收入或降成为银行最大盈利引擎
近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6)》中预计,受诸多因素影响,2016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至微幅增长,资产质量将继续承压,中间业务收入有望成为最大盈利引擎,零售与资金业务板块盈利贡献预计进一步加大。
来源:贸易金融(微信ID:trade_finance)
近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6)》中预计,受诸多因素影响,2016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至微幅增长,资产质量将继续承压,中间业务收入有望成为最大盈利引擎,零售与资金业务板块盈利贡献预计进一步加大。
非息收入占比不断上升
报告认为,银行业今年可能的亮点来自中间业务收入。报告预期2016年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25%以上,部分银行将超过30%。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广义上讲“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在收入构成上,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同业相比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所占比例仅11%,中间业务所占比例仅6%左右,而国外同业非利息收入一般占3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80%。
借鉴美国经验,不难发现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非息收入占比不断上升。
在中国经济进入利率市场化改革及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发展的背景下,中间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向。
理性看待利润增速放缓
过去几年,银行业利润增速呈现快速下滑,从2011年的36.34%锐减到2015年的2.43%。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商业银行利润增速进一步放缓。
自2013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和升级,经济增速呈现波动下行趋势,不良贷款率在此期间快速上升,与经济增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与美国的银行业比较,2015年美国四大商业银行营收增速仅为-0.7%,而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营收增速近年虽呈下滑态势,但仍录得5.62%的增速。有鉴于此,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速下滑,在近年来全球经济不振、国内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的客观环境下,属于正常的行业周期发展现象。
从行业层面看,半数A股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逼近150%的监管红线,2016年一季度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已跌破监管红线。此外,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改革仍在推进过程中,其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步体现,而支持银行业盈利增长的驱动力进一步减弱。
从净利润增速贡献因素分解看,主要的因素有以下两点:利率市场化深化叠加央行5次降息导致银行业“息差收窄”,这是造成银行业净利润下降的重要因素。不良贷款率上升导致拨备计提大幅增加,这是本次银行业净利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