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实践: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使外贸企业能够通过一个入口,向有关政府部门一次性提交货物进出口或转运所需要的单证或电子数据,并接收审查状态和结果信息,以解决重复申报和提交单证的问题。
来源:商务微新闻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
一、主要做法
(一)基本功能设计。
1.货物进出口申报。
包括海运和空运的货物进出口申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线货物进出境申报。企业可以通过“单一窗口”的报关报检一张大表,以录入或导入方式,一次性递交申报数据和随附单证。企业既可以同时报关和报检,也可以只报关或只报检。对需要查验的货物,关检查验指令可在“单一窗口”进行比碰。外贸企业与报关报检代理,可以通过“单一窗口”进行申报数据的相互交换。
2.运输工具申报。
包括船舶进出口岸申报、船舶出口岸联网核放;货物舱单信息申报和共享;航空器出入境申报。企业可以在“单一窗口”自助打印国际航行船舶证明。
3.贸易许可申领。
通过链接方式,接入商务部门的5类贸易许可申领系统(进口许可证、自动进口许可证、化肥进口关税配额证明、出口许可证、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接入国家林业局(濒管办)的野生动植物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申领系统。同时,开发了农产品(小麦、玉米、大米、棉花)进口关税配额证明的申报功能、食药监局的药品进口通关单申报系统等。
4.税费办理和支付。
通过链接方式,接入关税支付、出口退税办理、外汇收付汇报告、检验检疫和海事规费支付等系统。
5.企业资质办理。
包括商务部门的对外贸易经营者、海关报关、检验检疫报检等资质办理。商务部门的办理结果信息通过“单一窗口”与关检共享;关检通过信息共享,减少企业重复录入的数据量。
6.信息查询。
(二)建设与运维服务模式。
1.依托电子口岸,各部门合作共建。
2.采用互联网模式,统一登录管理。
“单一窗口”货物申报采用B/S网页模式,实行用户登记注册。同时,仍维持原有系统各自的身份认证和账户体系,即使用原有的身份(插卡)和账户即可登录“单一窗口”并进行申报。
3.充分尊重企业需求。
在项目建设前期,邀请了1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全程参与货物申报功能的论证、设计、体验、应用和完善工作。“单一窗口”专门为自身信息化条件较好的试点企业提供导入导出接口,直接与企业ERP系统对接,在ERP系统自动生成申报准备数据后,批量导入“单一窗口”,大幅提升了企业工作效率。
4.各单位合作开展运维。
二、实践效果
与传统的通关申报模式相比,“单一窗口”模式具有显著优势。截至2015年9月底,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开户的各类企业超过1100家。通过申报大表进行报检报关作业约10万票;检验检疫全申报系统实现整体切换,完成申报200多万票;船舶申报基本覆盖主要船舶代理企业。
(一)便利企业办理业务,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现在,“单一窗口”通过流程优化和数据整合简化,让企业可以“一站式”办理以上事项(8合1)。各项通关申报作业实现“一点接入、一表录入、一次提交”,避免登录多个系统,报检报关数据减到103项,其中32个相同数据项,只需录入一次,改善了企业申报操作体验,减少了录入工作量,降低了差错率,节约近30%的人力成本;基于互联网的申报模式使企业能够灵活选择申报地点,合理配置人力和业务资源;外贸企业通过与其代理进行贸易和物流数据的双向传输,能够及时了解货物和运输工具的通关和监管状态、结果和时间信息,便于开展供应链优化,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在国际船舶联网核放方面,按照原有方式,企业凭各类纸质材料,分别到各监管部门办理,需排队、交单、盖章、打印许可证。现在,企业通过“单一窗口”进行船舶申报,各口岸监管部门办结手续后,将电子放行指令反馈到“单一窗口”,海事部门凭各部门电子放行指令,办理船舶出口岸手续,船舶代理可以在平台上自主打印船舶出口岸许可证,有效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促进了执法流程由串联改为并联。“单一窗口”一点申报和一点反馈,成功将进出口货物和进出境船舶的通关流程由串联模式改为并联模式。
实现了关检合作“三个一”。通过海关、检验检疫通关和监管过程与“单一窗口”信息提交和反馈机制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关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