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利率市场化下银行如何发展负债业务
随着存贷比监管指标的废除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放开,标志着国内利率市场化在形式上已经完成。但在这“渐行渐近”的过程中,各家商业银行都感受到了阵阵“寒意”,如存款增长乏力
文章来源:银行联合信息网
随着存贷比监管指标的废除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放开,标志着国内利率市场化在形式上已经完成。但在这“渐行渐近”的过程中,各家商业银行都感受到了阵阵“寒意”,如存款增长乏力,负债成本攀升、存贷利差收窄、利率风险显现等,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困惑与焦虑。所以,到底还要不要存款?如果要,怎么要?这些都成了时下业界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更是同行间交流探讨的热门话题。很多时候,我们常常碍于“面子”,或迫于考核,明知亏本的“买卖”也干,明知折腾的“时点”也冲。那么,如何破解这些烦恼呢?或许可以通过把握变化趋势和借鉴国际经验,来找到解题的“钥匙。
烦恼:负债业务遭遇“三重压力”
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从且改且行走向水到渠成,其间泛起层层“涟漪”,波及整个金融市场,尤其给商业银行传统的负债经营带来“三重压力”。
首重压力:利差收入由“宽”趋“窄”
这也是目前所有银行“切肤之痛”的压力之一。虽然利率市场化还在路上,但随着存款成本的持续上升,银行的利差收入已日渐收窄。诚如不少行长戏谑:“不要存款,等死;要存款么,找死”。尤其是央行多次放宽存款利率上限以来,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普遍上浮,有些甚至远远高于贷款利率,以致利差快速收窄。有的银行为了保住地位、应付考核,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争相发售理财产品、自营基金等,进一步抬升了成本,压缩了利差。这些银行,实则“赚了面子,输了里子”。
第二重压力:利率波动由“缓”趋“疾”
如今,已被信用风险纠缠许久而难以脱身的国内银行行长们,又深陷利率波动的“烦恼”。原本相对温和的市场利率逐渐变得“任性”甚至“恣肆”,其波动幅度和频率也不断加剧。我们至今仍对2013年6月发生的那起“钱荒”事件记忆犹新,其时Shibor利率大幅飙升578.4个BP至13.44%,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一度触及30%的历史高点,引发金融市场“强震”。
除了市场供求关系造成的系统性波动之外,还有大量局部的、人为的波动。如目前许多沿海发达地区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在选择存款银行时,纷纷采取招标、竞价等方式,从而使利率出现人为波动,银行无所适从、进退维谷,并且这种现象还有从局部向全局、从沿海向内地蔓延之势。又如,尽管当前很多地方已由同业协会牵头建立了“市场利率自律机制”,但个别银行却从一己之利出发,无视公约,喜打“价格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谁自律,谁吃亏;谁违约,谁得利”的悖论。现在回头来看,国外同业也曾遭遇过利率“起伏不定”的“痛苦”。
第三重压力:市场风险由“隐”趋“显”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各种风险在改革初期犹如横跨山溪之上的石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其一定会像水中露出的“石矶”,如岛如屿,“真容”毕现。
其一,流动性风险。在利率自由市场上,资金将在各个市场主体间频繁流动,从而使银行存款稳定性下降,流动性管理难度大增。诚如前述,2013年6月的“钱荒事件”亦是一起典型的流动性风险事件,从中可见国内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其二,信用风险。为弥补利差收窄的压力,大多数银行会通过“以量补价”方式增加信贷投放,并选择那些“价高”而风险亦高的客户与项目,进而引发经营风险。如美国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前后的1984年至1991年间,其不良率由3.1%猛增至5.2%。亚洲国家和地区也大抵如此。其中,韩国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后不良率由6%飚升至13%;台湾地区银行业不良率在2002年一度达到11.76%,之后全地区银行集体亏损三年。
其三,主体风险。“适者生存”、“强者恒强”是最典型的市场法则和表现。对国内大型银行而言,由于客户基础雄厚、资金实力较强、盈利结构多元、回旋余地较大,故利率市场化对其影响相对较小。相反,那些中小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等机构则可能因过度依赖利差,激发放贷冲动而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