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珠三角最后的缫丝厂:苦苦坚守的老行业
在南海丝厂,女工正在缫丝。
文/佛山日报记者黎红玲、实习生何其辉
图/佛山日报记者黎红玲
中国是蚕丝的发源地,丝织业是我国古代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一项重大贡献。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蚕丝已深深地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独具风格的蚕丝文化,成为中华浩瀚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珠三角是鱼米之 乡,这里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南海、顺德是岭南著名的丝绸之乡和“海上丝绸之路”重镇,曾创造“一艇生丝去,一艇白银回”的 辉煌。
位于南海腹地的西樵镇自古以来便是蚕桑丝绸业最为集中的地方。1873年,陈启沅在西樵简村创办中国第一家蒸汽缫丝机厂;享誉海内外的香云纱,其白胚纱的织造技艺,则诞生于西樵民乐。
承托当地桑蚕业的文化积淀,南海丝厂于1966年创建。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沉浮,南海丝厂现在是珠三角仅存的一家缫丝厂,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桑蚕业的辉煌,也经历过改革开放之后传统行业的艰辛与低迷。
如今,当新海上丝绸之路和佛山制造业号角再次吹响,作为传统手工制造业,南海丝厂犹如珠三角蚕桑行业的活化石,仍坚守着桑蚕丝绸文化的火种。有文化学者呼吁,我们不应该让这把燃烧了五千年的火种熄灭。
刚制出的真丝洁白如珍珠。
苦苦坚守的老行业
2016年元月上旬,记者到南海西樵探访南海丝厂。南海丝厂位于南粤四大名山之首的西樵山北麓,与陈启沅创建中国第一间蒸汽缫丝厂的简村相距约5公里。
和繁华喧闹的江浦路街市相比,厂内显得较为冷清。只有门口大理石上的“南海丝厂”几个金色大字以及三块牌匾,默默诉说着昔日的荣光。
南海丝厂于1966年由省轻工厅组织筹建,次年正式投产。半个世纪来,一直坚守着传统缫丝业。
在丝厂总经办主任梁彩娟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南海丝厂。39000平方米的厂区包括办公区、展览厅、生产车间以及原职工宿舍等区域,基本都保持了建厂时的模样。老旧的厂房很有年代的代入感,仿佛进入英国的后工业时代。
按照缫制蚕茧真丝的流程,生产车间分为选茧区、煮蚕缫丝区、复摇区和整理打包区四大区域。其中,缫丝区是制取真丝最重要的环节。这里,经过蒸汽煮熟的蚕 茧被倒进缫丝机的车头内,在水蒸汽的滋润下,每个蚕茧的丝头被禾杆扫出来。旁边,一位工人正在手工清理这些丝头。“千头万绪从这里理起。”娟姐介绍,接下 来,就是缫丝。
长达数十米的缫丝机旁,两个缫丝女工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拉丝引线,动作熟稔。“由于机械技术的改进,工人不再需要从瓷眼穿 丝,生产效率大为提升,像这样一条生产线,单边180绪,两个熟练的缫丝工就足以应付了。”娟姐介绍,由于现在缫丝业低迷,原本有5条生产线的缫丝机,如 今只有2条开工,另外3条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
当然,正如真丝织物无可比拟的柔软舒适一样,缫丝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温柔以待,手工情感的付 出必不可少。即使是包扎,也需要用纯棉线这种天然材料。而在我们看来每一根丝线都洁白如珍珠,但在熟练的工人眼里,它们有着色泽差别。因此,工人在将丝线 包扎成捆之前,要在连墙壁都刷成黑色的房间里,对每一捆丝线过目,以保证每一捆丝线颜色的纯洁度。
下午2时,工人们已经恢复上班,在整理打包区,女工小叶正在配色、打包、称重,一个人忙里忙外,虽显孤单,但看着一包包整理好的丝线,她满怀期待,这些排着队伍待发货的丝线,承载的不仅是抽丝剥茧的传统工艺,更是一份她们对传统手工制造业的默默坚守。
传统的缫丝机需要工人从瓷孔穿丝,因此很考眼力。
兴衰:风雨沉浮半世纪
然而,回首往事,这间老厂也曾风光无限,能够到南丝当一名缫丝工人,也曾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南海丝厂董事长、佛山市传统缫丝工艺传承人黎雪芬 介绍,建厂初期,厂里使用的设备基本是陈启沅发明的木制机械,而南海丝厂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它敢于进行缫丝改革,是新中国首先进行技改的国企。当时厂里 的煮茧、送茧、浸丝、复摇等多个工序的机械设备均自主研发或与制造单位合作研发,1979年和1987年,南海丝厂先后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全国科 学大会奖”等科研奖项。故此,曾有人评价“前有陈启沅,今有南海丝厂”。
黎雪芬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十年间,是南海丝厂最辉煌的时代,丝厂被评为全国的样板厂,全国各地的缫丝业工人、还有很多的外国友人都过来参观学习。”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涌至,种桑养蚕人纷纷转行投向三高农业,传统的桑基鱼塘或被工业厂房所取代,或转成菜基鱼塘。与此同时,环境也被日渐破坏,由于 蚕对周围的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这让仅存的桑基鱼塘也不得不放弃最后的阵地。自上世纪90年代初,珠三角的种桑养蚕业开始往粤北、粤西地区转移。“原来的 蚕茧是就地取材,现在主要是从粤西粤北购买,原材料、运输成本都增加了,再加上人工成本的压力,珠三角众多丝织厂纷纷转行,而丝厂也仅剩南海这一家。”黎 雪芬说。
但一路走来,异常艰辛。1988~1990年,南海丝厂遭遇了艰难时期,甚至一度关闭停厂长达3年半之久。1997年,南海丝厂成功 转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再次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力。2005年以后,随着国际市场丝价的提升,度过了艰难岁月的南海丝厂发展有所起色。 2015年,南海丝厂年产量30吨,营业额达到2000多万元。
价值: 诉说缫丝发展史
走进南海丝厂,在南丝人抽丝剥茧的指尖,感受到的是古老的蚕桑文化。走在丝厂展览厅,里面展出有旧时人们所用的各种养蚕、缫丝工具,勾起人们对那段岁月的怀念。尤其是一台仿制清代的“脚踏缫丝机”,则见证了缫丝业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蚕桑之国,自古以来盛产蚕丝,远在西汉时期,中国丝绸已出口欧亚一些地区。而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顺德、南海、三水等地,很早以前就是广东养蚕缫丝的主要地区。
这里的农民,世世代代以养蚕缫丝为生,他们以桑树养蚕,用所产的蚕茧作为原料,以炭火控制蚕茧,采用自制的手摇机进行缫丝。这种手工缫丝方式,一直延续 到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清光绪初年,另一种用脚踏的缫丝机被制作出来,这种缫丝机由手摇机的一绪变为两绪,但仍然是个体手工缫丝。
1873年,南海人陈启沅在自己故乡简村开办了中国第一家蒸汽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这标志着缫丝技术的改进。次年,顺德人温子绍在龙江开办了顺德第一间机器缫丝厂。随后,佛山各地的缫丝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史料记载,1922年,仅南海县一带的丝厂就有30多家。
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了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珠三角种桑养蚕业(农业)、机器缫丝业(工业)、生丝贸易业(商业)的发展。
据《广东省志·丝绸志》记载,民国11年(1922年),全省桑地面积达187.2万亩,产茧8000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大小丝厂299家、丝 车13.6万台,其中机器续丝厂180家,丝车9万台,加上众多的土丝小作坊和家庭缫丝,全省生丝产量达6278吨,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
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机厂缫丝女工工作现场。(资料图)
传承:桑蚕火种待重燃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地方文化特质的重视和挖掘,有着几千年文化底蕴的桑蚕丝绸文化再度被重视。
在西樵山南麓,七星村再现大片桑果园。如今,站 在西樵山上南望山脚下的大片湿地,河网星罗棋布。这片被喻为珠三角桑基鱼塘“沧海遗珠”的沃土,成功引入了生态农业旅游,百余亩的桑基鱼塘区对游客开放。 据悉,西樵将通过重整西樵山南约2000亩鱼塘,还原千年前岭南桑基鱼塘文化盛况。
而背负着环境、人力、原料成本上升的压力,转制后的南海丝 厂开始寻求多方面发展——除了生产多样化、发展文化产业、出租物业、开发高附加值的“蚕丝被”业务,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其一大特色。如今,南海丝厂不仅是 “科普教育基地”,以传统的缫丝文化展览吸引中小学生参观,还是传统缫丝技艺传习所,以传统缫丝技艺为平台,弘扬丝绸文化。
作为传统缫丝技艺传承人,黎雪芬感叹,努力坚守南海丝厂,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对传统缫丝业的传承。
南海区档案馆研究员张莹曾经多次到南海丝厂,在她看来,一排排仍在坚守的“老爷”级缫丝机,颇具活化石的意味,也足见西樵缫丝文化之厚重。如今,当新海上丝绸之路和佛山制造业号角再次吹响时,她希望,南丝人坚守的蚕桑文化火种,能够在政府更多的支持下重新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