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市场再迎整顿“风暴”
在经历“泛鑫骗局”的震荡后,国内保险中介市场终于迎来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近年来,保险中介机构频频出现误导消费者、虚开假保单、套取保险费用等违规现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保险中介违规套取资金超过8000万元;2012年前5月,监管部门查处保险中介违规套取资金超过5000万元。
在经历“泛鑫骗局”的震荡后,国内保险中介市场终于迎来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日前,保监会向各地保监局、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下发《关于印发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监管层首次将排摸重点对准“保险公司高管、从业人员或其亲属控制的保险中介机构”。分析人士指出,保险中介市场“鱼目混珠”,乱象频出,尤其险企与中介机构的合作模式经常引发质疑,此次监管层直指问题核心,整顿力度可称“史无前例”。摸底险企裙带关系据悉,保监会近日先后发布《关于印发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与《关于印发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的通知》两个监管文件,并同时下发《保险专业中介市场清理整顿第一阶段实施方案》、《保险兼业代理市场清理整顿第一阶段实施方案》及《保险营销清理整顿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各地保监局、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全面清理整顿保险中介市场。
近年来,保险中介机构频频出现误导消费者、虚开假保单、套取保险费用等违规现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保险中介违规套取资金超过8000万元;2012年前5月,监管部门查处保险中介违规套取资金超过5000万元。今年以来,保险中介机构已收到29张罚单,有7家地方保监局将开年的第一张罚单指向保险中介公司。为此,保监会每年都会开展针对中介业务的专项检查:2011年检查的重点是“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在业务财务等方面不合法、不真实、不透明的合作关系,重点查处保险公司利用中介业务和中介渠道弄虚作假、虚增成本、非法套取资金等突出问题”;2012年着力查处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之间业务关系不合法、不真实、不透明的突出问题,清理整顿保险代理市场的重点是违法违规问题普遍的区域性保险专业代理公司和兼业代理机构;2013年重点强调清理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协助保险公司套取资金、销售误导、挪用侵占保费等扰乱市场秩序和侵害消费者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
与往年相比,本次清理保险中介市场,监管层的目标更为明确。例如,《关于印发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的通知》在专业保险中介机构清理整顿中规定:“要摸清由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员工及其直系亲属(主要指配偶、子女、父母)通过控股等方式实际控制,且2013年佣金(公估费)收入的50%以上来源于该人员所在保险公司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相关中介机构被要求在不晚于6月30日上报自查结果。
针对非金融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保监会要求摸清是否存在虚构中介业务套取佣金,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职业便利等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挪用、截留、侵占保险费或保险金,参与虚假退保、虚假理赔等侵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违规等行为。
在保险营销员方面,保监会要求摸清是否存在“以购买保险产品作为保险营销员入司或转正的条件等”,是否存在“利用保险营销团队或保险营销员身份吸收客户资金,进行非法集资,挪用、截留、侵占客户保险费或者其他资金等”。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人士参股甚至控股保险中介的情况并不少见,而这次是监管层首次表态要摸底险企高管实际控制的保险中介,实已开始涉入问题的核心。
“外包”式销售受影响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00多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20万余家,保险营销员300多万人。面对规模越来越大的中介市场,如何合理、有效监管成为一道难题。
近年来,不少保险公司将销售“外包”给以专业代理机构、经纪公司等为主体的保险中介机构。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中介的渠道优势,帮助保险公司优化经营成本。因此,一些险企就不愿再花时间建立营销员队伍,完全将产品销售交给中介代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风控体系,中介一旦出现违规行为,保险公司往往“引火上身”。因为,投保人受到损失后,只认定该由保险公司负责。
例如,受“泛鑫骗局”影响较深的幸福人寿披露的2013年年报显示,“2013年8月,上海泛鑫因涉嫌违法经营,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公司因与上海泛鑫签署中介个险合作协议导致不实保险合同代偿兑付责任。已于2013年12月31日按照最佳估计金额约人民币1.84亿元计提了保险合同兑付款项,并冲减当年保费收入。”
业内人士表示,在此次清理之下,一些过于依赖中介销售产品的保险公司业务将会受到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