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生澄清中国银行业“暴利”误解

2014-05-30 17:41 738

有人总是认为现在中国银行业的利率还没有彻底市场化,中央银行还实行利率管制,所以目前银行盈利高不完全是正常的经营结果。不能简单地说,中国银行这些年利润增加较快就是因为中国利率没有市场化,就是政策保护的结果。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

  全文详见6月1日出版的《中国改革》

  近些年来,中国银行业持续较高的盈利能力一直广受关注,其中质疑多于肯定,批评多于表扬。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并不正常。

  首先,应该肯定经济决定金融,银行业的利润增长是中国经济这些年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一个折射。银行利润的增长,尤其是国有控股银行的利润增长是对国家的贡献,是对股东、投资者的贡献,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主要表现。

  在大型银行目前的股权结构中,国家控股比例超过了70%。也就是说,这些银行每创造1元钱利润,至少有0.7元是国家的直接收益。五大银行自股改上市以来,共实现税后净利润约39300亿元,按70%比例计,其中国有股获利超过27500亿元,国有股权从中现金分红达11000亿元,国有净资产增值超过3.6倍。与此同时,其他股东与国有股东是同股享有同权的,在权益分配上不可能有任何区别,同样也是银行盈利的受益者。

  近几年来,社会上对银行盈利存在一些争议,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批评声音。一是认为银行的利润多主要是因为中国目前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太高;另一种认为银行的利润多主要来自收费项目太多。

  其实,中国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近年来的利润增长并不是来自高息贷款。

  根据人民银行现行利率政策,在目前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人民币存款利率是有上限的,即不准商业银行高息揽存;贷款利率是有下限的,即不准搞不顾风险的不正当竞争。同时,贷款利率的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则是放开的,也就是说,理论上讲是允许商业银行可以上浮贷款利率和下浮存款利率的。但实际执行结果是,就拿刚过去的2013年为例,中国几大银行当年新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中,执行下浮利率的约占17.18%,执行基准利率的约占34.25%,即51.43%的贷款执行的是基准利率和下浮利率,而执行上浮利率的只占48.57%。

  有人总是认为现在中国银行业的利率还没有彻底市场化,中央银行还实行利率管制,所以目前银行盈利高不完全是正常的经营结果。

  而事实上,世界前10大银行的数据对比显示,2013年,中国五大行的平均净利息收益率水平是2.5%,而美国的富国银行是3.39%,花旗是2.88%,美国银行是2.46%。这些银行所处的环境是利率已经市场化了的,但它们的净利息收益率并不低于中国的几大银行,况且它们还是在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尚未完全退出的情况下所实现的这个利差水平。

  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中国银行这些年利润增加较快就是因为中国利率没有市场化,就是政策保护的结果。否则也无法解释在利率市场化程度还远不如今天的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为什么那么低呢?

  看一看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情况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在利率市场化的最初阶段,不少银行大多经历了利差有所缩小的一个阶段,但很快就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有的利差水平又上去了(例如美国),有的则下来了(例如日本以及中国的台湾地区等)。看来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银行利差水平是有关的,但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如果认为下一步利率市场化之后,存款人的收益率必然会上升,借款人的成本必然会下降,银行的利差必然会收窄,未免过于简单了一些。

  关于银行收费问题,目前银行收费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规定价或指导价,一类是市场化定价。按原有规定,银行收费中约有90%以上是由市场定价的,不到10%的则需由政府审批价格。

  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有关部门对商业银行的服务收费管理已趋于越来越严格,例如前不久颁布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商业银行总行要定期向监管部门报送服务价格报告,要求商业银行出台收费调整事项的,至少要提前3个月进行公示,如涉及收费优惠的,也要提前明确标注优惠措施的生效和终止日期,等等。目前,中国银行根据成本、风险、市场竞争和客户承受能力以及综合回报水平等因素进行服务定价的自主权还不高,与国际上大银行相比,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在整个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还处于较低水平。

  据了解,从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2013年,中国上市银行平均为23.1%,而巴克莱是59.22%,苏格兰皇家银行是44.42%,德意志银行是53.54%,JP摩根是55.16%,BNP是46.95%,富国银行是48.91%,汇丰集团是45.02%,美国银行是52.48%,花旗集团是38.73%,桑坦德是34.76%。这里固然有中国银行与西方主要银行业务范围不同即综合化程度不同的原因,但即使剔除银行综合化经营所带来的收入影响,仅看手续费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013年,前10家国际大银行平均为27.63%,同样显著高于中国银行的19.57%。

  当然也应该承认,目前在中国,银行业的收费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整顿和规范的问题。

  举个例子,对一个客户的一笔贷款,银行原本可以将利率确定到某一个水平,例如7.2%。但银行为了体现自己中间业务发展的业绩,就人为将利率定为6%,另1.2%作为所谓的“财务咨询费”、“融资顾问费”,变成了中间业务收入。虽然总的来说这并不能增加银行的利润,也没有增加客户的实际成本,但这种为了应付考核,片面追求所谓中间业务发展业绩的做法是一些银行经营指导思想不端正的表现。客户对此有意见,监管部门予以查处和纠正是有道理的。应该说这些银行这样做是图了虚名招了实祸。

  但总体来看,今后随着中国银行金融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银行有关新的收费项目应该还会出现。关键是银行要有严格的收费规则,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公开透明。需报批的必须履行报批手续,凡收费了的必须提供相应的服务。真正做到了这些,相信社会公众对银行服务收费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增强。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还会质疑,银行这些年利润不菲,既不是来自利差保护,又不是来自乱收费,究竟是来自哪儿呢?一些企业经营困难而银行盈利状况却不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看一看2013年度的有关数据,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资产回报率(ROA)平均为1.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OA平均是7.39%;16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回报率(ROE)平均为18.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OE平均为12.78%。如果说仅通过这样对比,还很难就银行业的盈利是否正常作出判断的话,那还可以进一步作一点分析。我认为,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银行的利润增长主要来自银行资产总量的迅速扩张、资产质量的相对稳定、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以及经营成本的严格控制。

  一是银行业资产总量的迅速增长拉动了利润相应增加。到2013年末,中国银行资产规模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119万亿元,相当于增长了3.7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银行利润不能相应增长是不正常的。当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致使银行资产规模不断扩张,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结构一直难以有效调整这是另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据笔者所知,一些银行尤其是大银行的管理者并不希望看到自身银行规模的持续扩张,他们对其中蕴藏的风险隐患是有担心和忧虑的。

  二是前些年银行资产质量的相对稳定推动了利润增长。从2006年到2013年,中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12549亿元降到5921亿元,不良率从7.09%降到1.0%,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信贷成本率(减值计提与贷款总额的比值)从2006年的0.7%下降到2013年的0.54%。信贷成本率的明显下降,又进一步带动资产减值准备提取与拨备前利润的比例明显下降。2006年,中国银行这一比例高达25.5%,2013年则下降到14.88%,下降了10.6个百分点。因此可以说是宏观经济的平稳加之银行信贷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银行这些年信贷资产质量的改善并进而有效拉动了银行的利润增长。目前由于宏观上经济增长的趋缓,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出现了一定的波动,这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已提出了严峻挑战。从去年以及今年一季度的情况看,银行利润的增幅出现了明显下滑。这恰恰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银行业前几年利润的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连动反映。

  三是银行技术手段的改进推动了利润增长。中国几大银行目前电子银行的业务替代率已经将近80%,即每100笔业务中,只有20余笔业务是在物理网点的柜台上办理的。工商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更是已经达到了82%。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强大的网络支撑和技术保障,仅工商银行一家就需再增加近3万家物理网点才能完成目前的服务量。经过测算,电子渠道办理业务的平均成本每笔是0.49元,而在柜台办理业务平均成本每笔是3.06元,相差约6倍。而10年前,中国银行电子银行替代率只有15%左右。毫无疑问,目前利润的增加是银行前期电子化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大量投入的结果,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例如,工商银行从2000年到目前为止,已连续15年每年对IT系统建设的平均投资都超过了50亿元。这样巨大的投入如形不成足够的回报,那倒真是失职了。

  四是严格的经营成本控制保证了银行的利润增长。中国的银行业尤其是大银行的成本收入比自股改上市以来呈稳中有降的态势。2006年成本收入比平均是45.14%,2013年是30.79%,下降了14.35个百分点。而同期,国际银行业的成本收入比从56.5%上升到66.5%。事实证明中国银行严格控制成本是拉动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中国银行尤其是大银行如能实现盈利能力的可持续增长,是好事,是对国家,对股东,对社会公众应尽的责任,如果因此反而受到指责是不公道的。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20亿,兵团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首支市场化子基金设立

2023-09-25 14:04
87265

财政部: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2023-01-30 15:49
47812

多家上市城农商行一二把手调整 市场化招聘成主流趋势

2022-10-23 14:33
24006

9月标品信托平均收益率为-3.05%

2022-10-18 13:56
29013

央行货币政策司: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2022-10-11 15:20
20208

国家外汇局:完善市场化和逆周期调节机制 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

2022-09-30 21:05
2736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