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大市场决定汇率力度
5月6日,央行在其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中判断称,2014 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平稳,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央行明确表示,将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5月6日,央行在其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中判断称,2014 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平稳,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总体看,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基本平稳,贷款结构有所改善。
2014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2.1%;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3.9%,比年初增加3.01万亿元,同比多增2592亿元。
《报告》提出,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降低融资成本
央行在《报告》中称,将继续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继续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于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鲁政委分析称,货币政策正在酝酿转型:未来将渐进从数量型主导向价格、数量并重最终过渡到价格主导的政策框架转变。未来应更重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走廊的作用。
央行明确表示,将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完善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调节好流动性总闸门,保持货币市场稳定。
“在流动性方面,与上期相比政策口径没有任何变化,仍然延续了‘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增长’的老口径,只是本期增加了一项任务,即“完善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鲁政委认为,这主要是目前对流动性的调剂比过去更加频繁(每周都有不同期限的正回购,而且可能正逆回购交错出现)、工具更加多样(从回购到SLF、SLO等)、抵押品的范围(常规公开市场操作仅仅只包括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金融债,但农历春节期间的SLF试点已首次允许高等级公司信用债券作为抵押品)也在不断扩展所带来的需要,完善的内容主要是纳入非主权债作为合格抵押品,同时明确抵押率。
央行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着力降低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和“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融资成本。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支持棚户区改造。
鲁政委称,在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转型中,《报告》增加了一项内容,即“着力降低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和‘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融资成本”。
“这意味着,融资成本偏高已引起国务院层面的高度关注,并对此提出了降低成本的明确要求。”鲁政委表示,而资金如水银泻地,除非依赖明确的国家担保(棚户区固然可以如此,但对“三农”和小微就很难操作),否则,单独降低某个领域的融资成本是很困难的,由此,只有整个货币政策松动才有可能。
推进利率市场化
央行在《报告》中提出,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利率市场化既是逐步放开对利率的直接管制,由市场主体和资金供求决定价格的过程,同时也是央行逐步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的过程。金融创新和市场发展是推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重要动力,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进程基本都伴随着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逐步转型。
鲁政委表示,央行《报告》指出转型需要一个过程,往往会数量和价格并重。这意味着,未来要更加关注公开市场操作。尤其是正、逆回购的利率动态和作用。
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多数中央银行建立了能有效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的政策操作框架。其核心是通过宣布和调节政策利率和利率走廊,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使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变化,来稳定预期,并向其他品种和期限的利率传导。
从国际上看,美联储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其政策利率,欧央行的政策利率为公开市场主要再融资利率,一些新兴经济体也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作为其政策利率。同时,不少经济体央行还建立起了利率走廊机制,使利率在走廊范围内变化。
鲁政委在研究报告中分析称,央行的报告明确了需要具备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对利率敏感的微观主体、充分弹性的汇率机制,特别指出了国际收支趋于平衡是量价切换的阶段,而国际收支这一点正是当前中国已经达到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