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赋与路径:利率市场化国际经验
利率市朝的动因分为需求跟随型和供给引导型。上世纪70年代,阿根廷和智利在高通胀下启动利率市朝,过高的名义利率迫使低风险企业退出借贷市场,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利率市朝进程会伴随着融资需求缺口,大量外围资金涌入会推高资产价格,造成经济泡沫。利率市朝是资本账户开放的基矗
利率市朝的动因分为需求跟随型和供给引导型。从金融和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来说,金融部门的发展路径有需求跟随型和供给引导型两种。需求跟随型是指金融发展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果。供给引导型是指金融部门先于实体经济发展并引导实体经济发展。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是寻求高收益资金使用金融创新规避监管后倒逼利率市朝的完成;而亚洲国家是受到金融自由化思想影响,希望通过金融改革引导实体经济发展。
稳定的宏观坏境是利率市朝的前提。国际经验表明,宏观经济状况良好的国家,利率放开后过渡比较平稳。而在高通胀下,会要求更高的实际利率来补偿未来通胀的风险。利率放开后,存贷款利率同时飙升,社会融资成本上升打击投资需求,逆向选择下企业项目风险加大,最终会危及经济稳定。上世纪70年代,阿根廷和智利在高通胀下启动利率市朝,过高的名义利率迫使低风险企业退出借贷市场,银行资产质量下降。企业投资收到大家。央行被迫发行货币干预经济进程,又加剧了通货膨胀。后来金融危机爆发后被迫放弃金融改革,恢复管制。
利率市朝冲击容易酿成银行业危机。(1)国际经验上看,银行一般通过三种途径应对存款成本提高造成的利润挤压。一是通过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提高息差;二是通过规避监管提高杠杆率;三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或其他金融创新提高资产周转率。如果监管不力,前两个途径很容易导致银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2)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银行稳健经营,防止挤兑风险蔓延;但是同时会造成道德风险,使得银行过度承担风险。因此存款保险制度并不能完全阻止银行业危机。(3)由于全能银行体系,德国的利率市朝进程较为平稳。全能银行同时经营传统信贷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业务收入多元化,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银行间通过利率揽储的恶性竞争,能够快速适应利率市朝造成的冲击。
金融自由化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先实体经济,再金融部门,最后放开对外资本流动。如果没有完善企业微观结构,利率市朝后贷款限制放开,大量的资金很容易流入对于利率不敏感的部门,导致银行不良贷款上升。东欧国家9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失败即源于此。同时利率市朝进程会伴随着融资需求缺口,大量外围资金涌入会推高资产价格,造成经济泡沫。亚洲金融危机中利率市朝和资本账户开放的国家冲击较大。因此利率市朝是资本账户开放的基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