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支持民营光伏企业“走出去”
2005年尚德电力在美国的成功上市,引导大量民营资本纷纷进入光伏制造业,由此,中国光伏行业开始蓬勃发展。国内光伏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欧美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寒流,使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光伏制造企业在2013年一季度翻身扭亏的希望彻底破灭。
2005年尚德电力在美国的成功上市,引导大量民营资本纷纷进入光伏制造业,由此,中国光伏行业开始蓬勃发展。然而,财富效应和新能源概念带来的大量过渡投资,导致2012年初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曾经风光无限的国内光伏企业进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低迷期。
2012年11月7日,随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组件电池“反倾销、反补贴”税率的终审裁定,美国的光伏电站开发商获得含有中国产电池光伏组件产品的成本普遍上涨了40%,国内各主要光伏企业纷纷下调了2013年在美市场的销售额预测。在光伏发电最大的欧洲市场,通过政府间磋商,双方达成了中国输欧组件不得低于0.57欧元/瓦的限价协议,比当前的平均组件售价提高了约20%,并对年出口总量进行配额控制。
国内光伏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欧美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寒流,使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光伏制造企业在2013年一季度翻身扭亏的希望彻底破灭。曾经积极为光伏制造业快速扩张提供信贷支持的国内银行,此时普遍采取了保守的信贷政策,直接收回到期贷款的同时,限制贷款投入,光伏企业的现金流出现了断流的局面,绝大部分民营光伏企业陷入困境。“新能源”和“战略新兴行业”崛起奇迹创造伊始,就面临着全线溃退的局面。
如何帮助民营光伏企业解困?负责“走出去”业务的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思路,将视角投向了境外,通过对欧美国家光伏行业发展规划、市场准入、补贴政策、并网售电、融资环境等诸多方面的深入了解和调研,发现境外市场大有可为。
首先,相比国内市场,海外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行业准入条件非常明确,补贴政策更透明,法规更健全,各项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电站投资、建设各参与方的行为方式更规范,因电站建成并网产生现金流后实现的长期较高的稳定收益往往被投资机构青睐,投资环境远优于国内市场。其次,中国民营光伏企业现有的制造优势和逐步具备的电站整体开发能力,是国外同类厂商无法比拟的。因此,以工程承包带动组件销售,以电站投资突破贸易壁垒的空间巨大。
与此同时,光伏电站开发前期资金投入占比大,而金融危机造成了境外投资人、开发商普遍缺钱的局面,且欧美银行普遍不愿承担建设期风险,中国的民营光伏企业进军海外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需要筹措项目建设、开发所需的资金。
针对这样的局面,民生银行在对不同国家的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转让等关键环节做深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国别、不同类型项目的专业化风险识别,制定个性化的金融综合解决方案,成功地为一批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包括融资在内的结构性贸易融资服务,有力地支持了民营光伏企业在困境下的生存与发展。
C企业是国内知名光伏制造企业,为了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制定了以项目开发带动组件销售的策略。C企业境外关联公司在加拿大市场通过竞标获得了多个项目的开发权,并选择了国外知名企业S公司作为EPC总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和建设。但由于当地银行不愿意提供建设期融资,项目无法动工。民生银行对项目尽职调查后,发现项目采用的是C自己生产的组件,EPC建设的部分融资实际上已通过组件延期付款的方式得到解决,只是剩余的开发和建设费用需要银行融资,而C公司在境内是民生银行授信客户。因此,民生银行利用给予境内C公司的授信向境外S公司开立付款保函,S公司以该保函向当地银行获得了低成本的美元贷款,项目建设期的资金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E公司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光伏电站承建企业之一,通过竞标获得了罗马尼亚M公司多个项目的EPC总包合同,由E公司的欧洲子公司负责项目设计、采购和建设。按照合同,M公司只支付了一定比例的预付款,其余资金需要E公司及其欧洲关联公司负责融通。E公司为该项目向国内多家银行寻求支持,但只有民生银行在短时间内制定了出口卖方信贷融资方案,保证了E公司的准时开工,准时交付。
T公司也是一家组件生产商,采纳了民生银行“开发—建设—转让”的建议,在意大利等国通过收购项目公司获得了多个项目的开发权,计划在项目建成后出售项目公司资产给欧洲长期投资人,在实现组件出口的同时,进一步获得额外投资收益,民生银行为此制定了个性化的境外项目融资方案。迄今,前两个项目已顺利建成并成功转让,后续项目正在以同样的模式滚动开发,这背后的支撑力量仍是民生银行不断提供的融资便利。
虽然光伏行业目前仍未走出低谷,但在全球范围,随着技术进步和绿色能源应用的逐步推广,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仍将有长远的发展机遇。民生银行将通过专业识别风险和过程控制风险,进一步支持民营光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国外比较优势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拓宽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真正服务于国内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