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治愈中国经济失衡的良药
虽然目前的政策尚未迫使上述情况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变,但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或许恰恰能促成这一转变。但在家庭收入增长之际,中国家庭的储蓄率也仍在攀升,所以增加的收入并没有转化为更多的消费。
人们说,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伤口。中国失衡的经济增长或许也可以用时间来治愈。
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家庭收入过低,而储蓄水平过高。这就意味着国内消费的增长速度不够快,不足以填补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产生的缺口。
虽然目前的政策尚未迫使上述情况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变,但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或许恰恰能促成这一转变。
中国最新的资金流数据显示,家庭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开始攀升。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09年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从2008年的58.3%升至60.5%,为2000年以来首次上升。更多最近公布的薪资数据表明,家庭收入的比重仍在上升。
但在家庭收入增长之际,中国家庭的储蓄率也仍在攀升,所以增加的收入并没有转化为更多的消费。2009年,中国的储蓄率达到了40.4%,高于2008年的39.9%,而10年前为31.1%。这一局面或许很快会有所变化。
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Calla Wiemer说,中国储蓄率高一定程度上是处于工作年龄段的成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不断上升造成的。与儿童或退休人员相比,工作人群的存款自然会多一些,因为儿童和退休人员没有收入来源。由于处于工作年龄段的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储蓄率也随之攀升。
联合国(United Nations)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处于工作年龄段的成人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从1980年的59%上升至72%。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比例将开始回落,到2030年可能降至68%。政府政策仍有用武之地。允许人民币升值、提高利率、增加国有企业分红对于降低企业储蓄、提高家庭收入而言也都是有必要的。而增加福利开支、降低预防性储蓄的必要性是把增加的收入转化为更多消费的先决条件。
实施这些措施并非易事,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也将对经济增长构成制约的情况下。但如果中国新的领导班子能够实施正确的政策,那么人口结构的转变将助中国经济再平衡一臂之力。
Tom Orlik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