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资本外流是近期中国面临的重大风险
8月外汇占款比上月净减少174亿元,降幅呈加速趋势。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总需求不断萎缩,中国出口部门超高速增长的黄金窗口已经过去,将大量劳动力等资源配置于劳动密集型出口部门的效率开始下降;一些资本可能会转向成本更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分流一部分流向中国等传统新兴经济体的海外资本。
资料图片:张茉楠
8月外汇占款比上月净减少174亿元,降幅呈加速趋势。一面是连续数月外汇占款的减少甚至负增长,一面又是欧美无限购债的开闸放水,中国到底是该担心资本流入还是资本外流?未来,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流动格局到底出现怎样的分化走势?
事实上,资本外流是近期中国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去年年底以来,外储缩水、外汇占款连月减少、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持续下滑等一系列信息,均传递出跨境资本流出中国的迹象。数据显示,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自去年11月以来,只有5月同比出现0.05%的短暂同比正增长,其他月份均为负增长。
而今,美联储QE3的推出将可能使持续近一年的短期资本流出转变为新一轮短期资本流入。美联储新发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将进一步加大流动性。在美国国内债券收益率走低、股市提前透支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利好、实体经济复苏缓慢等形势下,未来,大部分货币资金受利益驱动,可能流向投资收益较高的大宗商品市场及新兴市场国家,短期资本新一轮回流中国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人们又开始担忧资本大规模流入的压力。
然而,对于资本到底是否回流中国,不能一概而论,还得区分来看,回来的到底是短期的投机资本,还是长期的产业资本?流出去的又是投机资本还是产业资本?从大的趋势上看,我们认为,尽管欧债危机出现缓解,美国大规模开闸放水,全球经济形势可能在2013年出现一定程度回暖,但由于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旷日持久、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加快推进,以及新兴市场资本回报率的降低等因素,新兴经济体资本长期大规模净流入的局面正在面临拐点,长期资本,特别是产业资本流入中国的速度将会放缓。
从中长期看,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正在发生趋势性改变。以往经济全球化中的过度消费、过度借贷、过度福利、过度出口的失衡关系正在被打破。首先,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正在开启一场旷日持久的“去杠杆化”进程,这会导致海外资本的持续回流;
其次,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总需求不断萎缩,中国出口部门超高速增长的黄金窗口已经过去,将大量劳动力等资源配置于劳动密集型出口部门的效率开始下降;
第三,一直靠低价格补贴全球化红利的中国也正在走上一条要素价值重估的调整之路。可以说,多年来,生产要素价格低估是中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经济内外失衡和产业结构低级化的症结所在。中国以其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成本和较好的产业配套体系克服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的价值洼地。然而,当前随着中国推进工资收入分配、资源价格等一系列制度性的改革,也意味着中国生产要素价格重估的开始,这必然压缩FDI的利润空间;
第四,一些资本可能会转向成本更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分流一部分流向中国等传统新兴经济体的海外资本。8月底,美国商会最新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1%的美国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部分投资或业务从中国转向要素成本更为低廉的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德国等欧盟国家也有意加大对新崛起的中小型新兴经济体(比如,灵猫六国等)的投资。
第五,美国正在加速推进“再工业化”战略,奥巴马政府欲通过促进产业资本回流重组全球产业链。随着“美国制造”的强势回归,未来美国很可能由海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国转变为净输入国,这不仅会导致美国资本回流,而且其种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还会吸引全球资本,导致吸引全球资本规模出现趋势性放缓。未来,随着全球资本流动大格局的演变和产业布局的展开,全球资本流入中国放缓的压力会进一步凸显。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分析,全球资本大规模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趋势可能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中国要防范的不仅仅是热钱的大规模流出,更是长期资本的流出。中国靠资源廉价、利润丰厚吸引全球资本的年代已经渐渐远去,如何能够再次吸引资本?要靠快速提高的人力资本、快速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快速成长的市场容量,要靠引入先进技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项目和更加公平的投资环境来造就经济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