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彤:科技金融是商业银行转型的必然方向

2016-08-02 17:01426

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彤7月29日在北京中小银行发展论坛上演讲时表示,大数据的管理在从概念走向现实,区块链技术在成熟,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意味着社会增信对每一个银行增信趋势会出现,换句话说银行在社会化。

来源:新浪财经


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彤7月29日在北京中小银行发展论坛上演讲时表示,大数据的管理在从概念走向现实,区块链技术在成熟,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意味着社会增信对每一个银行增信趋势会出现,换句话说银行在社会化。


曹彤还讲到虚拟银行的模式出现在改变着银行跟客户之间的交互,也包括一些复杂的金融工程技术,像资产证券化这样的技术,资产证券化的技术跟互联网结合,就金融工程在数字化,这些都意味着在金融科技的这轮竞争当中差距在拉大。

曹彤: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叫Fintech与商业银行转型升级。我们这个团队去年组建了厦门国金,厦门国金的英文就是X Fintech,X代表厦门,Fintech是表明了这个企业的定位,是在金融科技方向做一些探索,总体上我们做的东西还是给金融体系,尤其偏银行体系做基础设施,直接面对客户端的尤其C端的客户。这些基础设施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围绕着资产证券化来的,一个方向是围绕着金融创客来的,这两个方向都是当前在金融系统,尤其银行系统转型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支点,两个方向的支点,在资产证券化这方面,把一个长链条的复杂的线下的投行业务完全在线化。另外就是如何在最新的模式上能够突破,从而跟银行的应用场景相对接,这是我们目前做的一些事情。


关于今天的主题,我想简单的谈几个观点,也都是围绕着Fintech。首先谈银行目前面临的一些困惑,很多银行普遍的感觉就是都比较焦虑,不管实力怎么样的,这个焦虑感我想核心还是跟我们银行目前的环境,经营环境的改变相关的,我这里提供几个视角。


第一个视角就是客户属性确实在改变,我想这一点应该是咱们在座有共识的,就是所谓的新型人类,它变成一个现实的概念,由十年前的一个抽象概念变成今天的现实概念。新型人类大家知道他也是个待机的概念也是个行为概念,80后90后是待机概念,在座的70后60后是行为概念。互联网的使用也在从工具演变成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这种改变在深刻的改变着我们整个的金融业态和银行业态,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一个外界环境的改变。


第二个就是金融供给的相对过剩,尤其是银行供给的过剩,全国如果以银行牌照来说是不稀缺的、是过剩的,有4200个银行牌照。物理网点在一部分地区出现绝对过剩,现在像金融市场业务在各个银行当中占比越来越高,都超越了物理网点,所以这一切都会形成我们身在其中的每一个银行的一种压力感。当然还有一个就是金融科技——Fintech平台逐渐的出现,这些Fintech的平台模型平台模式形成新的寡头挤压,传统的寡头大家能接受的,像工行资产最大,邮储网点最多,招商是在零售业务起步比较早,还有像中信、广大这些传统寡头毕竟有历史的沿革,大家基本还能接受。但是现在新型的寡头借助外界环境的改变也借助金融技术的改变正在出现,这个寡头挤压的趋势非常明显。


像阿里、腾讯、京东、平安等,平安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平安也是传统的金融企业,通过这几年的转型形成了一定的新型的科技性的平台,尤其有很多金融客户的流量入口在走自建的模式,这个模式的效应也在逐渐释放出来,这样一些平台模式他构成了对金融客户业务影响力的一次再分配,再分配的结果就是这4200个银行之间重新出现不平衡。金融科技的应用在强化数字鸿沟,不是在弱化,现在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在金融科技这轮的竞争当中跑在前面的和跑在后面的差距在越来越大,这个差距比前10年的差距还要大,大数据的管理在从概念走向现实。


大数据的管理在从概念走向现实,区块链技术,刚才秘书长也谈到区块链技术在成熟,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意味着社会增信对每一个银行增信趋势会出现,换句话说银行在社会化。虚拟银行的模式出现在改变着银行跟客户之间的交互,中间又出了一次,也包括一些复杂的金融工程技术,像资产证券化这样的技术,资产证券化的技术跟互联网结合,就金融工程在数字化,这些都意味着在金融科技的这轮竞争当中差距在拉大。


转型怎么转?方向在哪?我这里给大家一个视角,当然可以有同样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的观点科技金融是商业银行转型的必然方向,绕不过去。抓手是“四化”,资产端的证券化,理财存款端的互联网化,账户支付端的互联网化,第四个是大数据化,这四化是科技金融的抓手,科技金融也是个抽象概念,他变成现实可操作的执行什么做什么,我认为应该在这四个方向上来寻找突破,能全突破,那这个银行一定是个领先银行,突破一两项至少不会掉队。


稍微展开一下,资产证券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金融工程技术,他对银行转型的意义在哪里呢?就是这张图,我们探讨了很多年,怎么样由信贷型的银行向着交易型的银行转变。对于信贷类的基础资产,恐怕是我们现在很多银行需要思考的一个命题。


第二个转型方向就是在理财存款端怎么互联网化,真正的直销银行做的好的不多,至少目前看来不多,我想这个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当然最近一段时间央行给的二类账户是个突破,是一次政策环境的改变,在这之前我曾经出现过一个所谓的弱电子帐户的概念,弱电子帐户也只是在一次征求意见稿中出现,并不是明确的法规规定,这次二类帐户推出有可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直销银行和直销银行变形的一个新的种类的快速发展。VBO这个模式我提醒大家关注,这个模式的出现是在美国出现,资产端做的比较好的像Lendingclub在线贷款,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持牌银行自己不做这个平台呢?为什么持牌银行要借助一个社会第三方的一个交互平台来跟客户做交互呢?为什么持牌银行要把这部分利润和跟客户交付的最宝贵的机会让给第三方机构呢?我想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等于我们为什么国内的直销银行没有做的太好的原因,这两个是一个概念,提醒大家思考,这也是VBO这个模式他能够出现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一个现实论据。


微众银行做了一部分VBO的尝试,现在仍然在进行,看到了一定的效果,可以讲这个领域是非常广阔,通过在中国的实践也逐渐在破解了,从理论上探讨为什么,也在逐渐破解这个理论问题,就比如客户习惯的改变和银行自身的机制,这两者之间的鸿沟,银行自身的文化、机制、思维方式,这个不是中国现象是全球现象,和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基于新型技术基于互联网的客户行为的改变之间的距离是靠银行自身难以填补。


第三个讲讲区块链,什么叫区块链?作为概念解释我想各位都不陌生了,有两个基本的属性我们可能真的要证实它,第一个区块链是对互联网的扬弃,互联网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而言,区块链因为他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可逆性有一套技术方案,使得他对于在互联网上要求信息真实的那些应用成为了最佳解决方案,换句话说所有要求信息准确真实的互联网应用未来会整体的向区块链应用迁移,金融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


第二个属性,区块链分布式的架构形成了社会信用,这种社会信用嫁接在某一个机构上就成为了对这一个机构的增信,举个例子,我们4200个银行牌照有很多是村镇银行,我们设想一下村镇银行当他开展互联网业务,在互联网吸收存款的时候,我们在座的各位愿不愿意把你的存款通过互联网存在村镇银行,很难!原因就是你不太相信村镇银行的信用,名字也没听说过,资产规模10个亿,基金管理团队不是那么炫,很担心这个存款存上去会怎么样,在这个背景下假如把区块链技术嫁接在村镇银行上,使得他的存款变成分布式结构,使得每个参与存款的人都变成信息的结点,使得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钱存在哪,谁也动不了,他的安全准确不可消失性是有保证的,在这个情况下社会信用对这个村镇银行进行了增信,也在这个背景下一个村镇银行的互联网道路才有可能,我想这就是区块链技术他的两个非常明显的属性。


区块链技术和银行的实践相结合两个方向:一个是在账户端,一个是在支付和结算端,目前在这两个方向行业内都在进行探索,在支付端,尤其围绕票据端做的探索,目前看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所以这点大家一定要高度关注,目前我们跟深圳农商行做了一个票据链,现在进展还蛮顺利的,如果正常的话四季度应该会上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区块链这个技术对于银行在帐户和支付端的应用真正的走在前面,一旦突破这个行业会迅速的跑起来,它对互联网银行,对直销银行的支撑作用就是显而易见,对这项技术的敏感度和应用度、技术度又形成新的一轮银行数字鸿沟的差距拉开的焦点。


最后点一点大数据,做银行的对于大数据这个感触是蛮矛盾的,一方面觉得银行“天生”守着数据怎么会没数呢?而且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数据挖掘、数据清洗、数据仓库每个银行都在做;另一方面,又确实感觉到银行内部的数据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是有限的,这就回到了对大数据概念的认识上,到底什么叫大数据。我想有这么几个特征是我们认识大数据的视角,第一个就是他的外部性,我们银行的数据再多也是偏财务数据,要么是我们带宽企业的财务报表的数据,你不管他每月来还是每季度来,反正也是财务报表数据,要么就是我们客户的交易数据,对公的转帐,个人的各项支付,这都属于财务类的数据,在信息大爆炸之前这堆数据是最有价值的,但逐渐的外部环境改变了,社交数据、行为数据却来了,尤其是当我们把消费信贷这样的模式搬到网上以后,我们通过互联网来接触一个信贷客户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只有一次见客户的机会,就是这十几秒钟,这十几秒钟形成了一个消费信贷的判断,这就是你的客户,形不成他就是别人的客户。


第二个就是模型化,数据如果不经过模型化,不经过算法处理是没有价值的,只是一个数字形成不了任何价值判断,任何能形成价值判断的都是需要做模型化处理的这样一个数字,那就是我刚才的命题,这个模型哪来的?通过银行现有的数据积累,现有的历史期限能不能形成这个模型?


第三就是动态的,数据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如果我们比较认真的审视一下我们自己数据仓库里的数,基本是静态的。


第四就是它一定是在线化的,随时能得到的数据才叫大数据,这些都意味着大数据的管理他得从一个概念走向现实,而这种管理一定是外部性和内部性,内外部结合的管理模式,是这样一个管理模式之下出现了大数据管理在金融行业,尤其银行业的应用。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视角。


基于这个视角,目前社会第三方也有很多大数据平台,他是有价值的,需要引起我们银行业的关注,尤其我们这段时间在这方面也做了探索,越来越感觉它的价值非常的大,对于现有的银行来说,我认为只有通过能够对接这样的一些第三方的数据源、第三方的模型、第三方的动态的数据,有一些管理才真正能够提升。


我想这些就是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几个观点,总体上我认为科技金融是银行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而转型不是一个概念,怎么走?我给大家的方案叫做科技金融的“四化”。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从2015年报看商业银行转型主攻方向

2016-04-21 17:38
585

商业银行转型,供应链金融价值凸显

2012-08-15 17:33
2014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

2024-11-14 12:07
28543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

2024-11-06 14:30
47089

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向有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收购存量土地 央行提供必要再贷款支持

2024-10-21 14:51
55032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商业银行不得强制搭售理财、基金、贵金属等金融产品

2024-09-19 13:40
14456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