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团战略转身 中国最大散杂货港运营在即

2008-07-15 09:23 1083

2008年7月14日,上海港罗泾港区二期(下称罗泾二期)在上海通过了由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意味着罗泾二期将正式投入运营。 据了解,罗泾二

    2008年7月14日,上海港罗泾港区二期(下称罗泾二期)在上海通过了由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意味着罗泾二期将正式投入运营。

    据了解,罗泾二期工程位于长江口南支河段南岸,背依上海宝山区罗泾镇,工程设计为矿石码头、煤炭码头和钢杂码头三大装卸作业区,共建33个泊位工程,年设计通过能力为4380万吨;概算总投资46.8764亿元,其中24.5亿元来自上港集团发行的可转债,其余基本为上港集团的自有资金。

    罗泾二期将是上海港迄今投资建设的最大的散杂货综合性港区,也是中国最大的散杂货港区。

    上港集团副总裁包起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港集团以集装箱为主体的格局未变,但在散杂货方面将有新突破。

    发力散杂货

    据上港集团总裁陈戌源介绍,罗泾二期使用岸线长2720.1米,工程设计为矿石码头、煤炭码头和钢杂码头三大装卸作业区,共建33个泊位工程,包括9个大型深水海轮泊位,分别是2个20万吨级的矿石泊位,1个7万吨级的煤炭泊位,6个3-5万吨级的钢杂码头;以及相应的24个水水中转泊位。

    该工程于2005年6月13日开工建设,至2007年5月至8月间,矿石码头作业区、煤炭码头作业区、钢杂码头作业区分别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很明显,上港集团对罗泾二期的定位很明确,码头将主要用于装卸煤炭、铁矿石和钢铁等量大的货物。

    包起帆告诉记者,从2007年6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罗泾二期矿石码头吞吐量达2967万吨左右,基本达到设计能力;2007年9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钢杂码头吞吐量达约419万吨,也基本达到设计能力;在同一时间,煤炭码头吞吐量也达到717万吨左右。

    罗泾二期建成投产后,将使上港集团的矿石、煤炭和钢杂等散杂货吞吐能力进一步扩大,散杂货支柱产业将得到稳步发展,使公司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罗泾二期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时健告诉记者,从1995年开始,上海港主要以发展集装箱码头为主,外高桥一期到五期以及后来的洋山港基本都是集装箱码头。而近年来,上海港也意识到了上海以及周边地区在钢铁、能源等方面的需求量大,给散杂货运输带来较大空间。

    过去,上海港的散杂货码头零散分布在黄浦江两岸,根据上海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及2010年世博会召开的要求,黄浦江老港区在2007年之前必须实现搬迁,这使得上海港原本已经严重超负荷的吞吐能力与快速发展的业务量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

    而罗泾二期则把这些散落的码头整合起来。包起帆告诉记者,目前有65个散杂货码头已经搬迁到罗泾二期;虽然新建及改扩建的码头只有33个,但总的吞吐能力将强于以往。

    依靠钢厂腹地

    根据罗泾二期的定位,其矿石码头是为长江沿线的钢厂以及上海本地钢厂服务;钢杂码头是为宝钢集团浦钢公司(下称浦钢公司)及上海附近的钢厂服务;煤炭码头则是为上海的电厂以及浙江、江苏的电厂服务。

    作为罗泾二期的使用者之一,据包起帆介绍,浦钢公司将为其贡献约三分之一的稳定货源,浦钢所需的矿石、煤炭、辅料等原料的运入,以及成品钢的运出,都要经过罗泾二期。

    而其他三分之二的货源将主要来自长三角。包起帆向记者表示,上港集团已与马鞍山钢铁、梅山钢铁等六个钢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它们将通过罗泾二期24个水水中转的码头进行运输。

    以往,由于运送铁矿石的都是几十万吨级的超大型散货轮,无法进入水深不够的长江口,必须在马迹山、绿华山等地的减载站换成吃水较浅的小型货轮。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罗泾二期拥有20万吨级的矿石泊位,部分散货轮可直接靠港,20万吨级的散货轮经过减载满足约12.5米的吃水深度后也可以靠泊。

    而散杂货运到码头后,上港集团相关人士表示,罗泾二期采用了“前港后厂”的物流工艺组织系统,实现物料配送的无缝衔接,即矿石等原料运到码头后,无需钢厂提取,而是统一运到堆场,并根据客户需要通过配送带直接送到钢厂。

    转身旨在提高竞争力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港集团发力散杂货港区和其与宁波-舟山港的竞争有关。

    据了解,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一季度我国内地主要海港吞吐量情况显示,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6亿吨首次超过上海港,首次居我国内地各港口第一位。而今年4月、5月,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上海港又以自年初累计1.6989亿吨及2.167亿吨的货物吞吐量,超越宁波-舟山港的1.6945亿吨及2.137亿吨,重夺第一,两者的差距微弱。

    该人士向记者指出,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连续三年是世界第一,它并不想被宁波-舟山港超越。在集装箱领域,上海港的优势明显,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上海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36.25万TEU,而宁波-舟山港只有427.73万TEU。“而散杂货这块可以说是宁波-舟山港的强项,却是上港的‘软肋’。此次上港集团建设罗泾二期,可能就是希望在这个领域发力。”

    海通证券港口分析师钮宇鸣认为,该项目投入运营对上市公司影响不大,但由于原黄浦江两岸的码头已经折旧完毕,而新建码头将产生新的折旧,她预计要达到盈亏平衡点还需几年。

    根据上港集团的测算,罗泾二期的全部财务投资回报率在8%以上,约13年可以收回全部投资。

 

0
标签: 上海港 罗泾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