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业去年总资产实现增加值1562亿元

李焱 | 2012-02-03 13:44 907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圳新30年的起步之年。  而对于金融业来说,这却很难称得上是个“好年份”,国际经济金融形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圳新30年的起步之年。

  而对于金融业来说,这却很难称得上是个“好年份”,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恶化叠加,国内为对抗通胀而实施的严厉调控。但深圳金融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改革创新的激情,发挥出支柱产业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作用。

  这一年,深圳金融业总资产规模增至4.33万亿元,实现增加值达到1562亿元,占我市GDP的比重13.6%,创下历史新高,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金融业实现税收597.4亿元,占地方总体税收17.7%,税收贡献继续稳居四大支柱产业之首,这也意味着金融业服务深圳经济发展的能量在持续增长。

  这一年,深圳作为国内金融业“高地”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记者从深圳金融办获悉,全年共引进金融机构24家,其中法人机构8家。目前我市分行级以上金融机构数量已达到254家,机构数量和密度继续居于国内前列,为金融中心建设汇聚了人气,积淀了持续发展的力量。

 

  这一年,为深圳金融业注入持久发展动力的改革创新,同样在国内引领风骚。依托前海开发开放的契机和深港毗邻的优势,深圳及时捕捉到人民币国际化起步带来的发展机遇,跨境人民币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3314亿元,同比增长1.83倍。自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办以来,深圳累计办理业务金额4488亿元,继续位居国内前列。

  这一年,深圳金融业倾力投入,创新服务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大运会成功召开提供了出色的金融保障,向国内外展示了深圳金融业良好的整体形象。

  -领先转型升级 服务实体经济

  众所周知,国内经济在2011年遭遇了空前严峻的挑战,转型升级成为企业摆脱困局最迫切的出路。

  对深圳金融业而言,要推动深圳企业领先转型升级,其实力和底气来自何处?人们欣喜地看到,深圳银行业无论在资产规模、本外币各项存贷款,还是盈利能力等各项指标上,去年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存贷款规模分别居国内大中城市第四位和第三位。在全国保险业去年增速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深圳保险业却“风景独好”,保持着全国领先的发展态势,全年保费收入增速20%左右,为社会提供各类风险保障17万亿元,支付赔款和给付79亿元。在证券市场,深圳全年融资量占全国融资总量的近8%,17家证券公司资产规模和主要财务指标均在国内占有1/4的市场份额,13家基金公司管理着国内1/3的基金份额。深圳证监局方面介绍,自2005年以来深圳新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00家,通过IPO和再融资渠道为深圳筹集了高达2925亿元的资金。深圳172家上市公司目前上缴税收每年都在600亿元以上。

  拥有卓然实力,方能为地方经济输入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

  以深圳银行业为例,为配合本市经济结构调整及大运会,银行业持续加大对本地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和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深圳银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全年新增贷款行业投向看,前3位的分别是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贷投放分别达到1146.25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5.44%。从信贷投放增幅看,前3位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增幅分别达到150.63%、129.87%和83.14%。再看保险业,仅出口信用保险就为我市外贸出口提供了170亿美元的风险保障,有力支持了深圳出口贸易的发展。

  -扶危中小企业 破解融资瓶颈

  努力创造宽松的资金环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圳金融业同样做得有声有色。

  来自深圳银监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末深圳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719.3亿元,同比增长22.29%,高出各项贷款同比增速7.2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小企业贷款313.38亿元,占所有新增贷款的12.42%。个人经营性贷款653.45亿元,同比增长63.02%,高出各项贷款同比增速47.93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个人经营性贷款252.62亿元,约占所有新增贷款的10.01%。

  作为主管机构的深圳金融办,去年以来一直稳妥审慎地推进我市小额贷款试点工作。通过修订出台《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提高了小额贷款公司准入门槛,探索适度对外开放,引导更多有规模、有实力的境内外民间资金实体通过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更好地支持我市中小、微型企业和个体创业者发展。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共有35家小额贷款机构在深开业经营,另有19家已通过评审获得试点资格,即将开业。初步统计,目前营业的35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42.70亿元,通过银行融入资金4.52亿元,自开业以来已经累计发放贷款36.66万笔,为社会解决了270.20亿元融资需求。

  -褒奖创新求变 优化生态环境

  尽管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不容乐观,但深圳金融业的创新势头丝毫未见颓势。在2011年度金融创新奖评选活动中,全市51家金融机构上报共计135个金融创新项目,最终获奖的39个项目各有精彩,各具实力:有的项目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了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拓展了金融业的服务边界,让众多的中小微型企业和居民个人都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分享到金融发展带来的收益;有的项目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导向,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要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为集成和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扩大了金融交易的场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获得金融创新特别奖的三个项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开发的“跨境通人民币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为银行和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搭建起桥梁。自开办首笔业务以来,已为辖区内银行和企业办理跨境贸易融资9000多笔,办理金额3400多亿元,并为企业降低了1/3的跨境投融资成本;深圳保监局的“商业车险定价机制改革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车辆保险费与驾驶记录紧密挂钩,让具有良好驾驶记录好的车主享受到低保费的好处,单是2011年就为深圳车险客户节约保费4亿多元;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互动易项目”,为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真实信息提供了全新的渠道,降低了投资者被误导的可能性,从而有效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金融产业用地政策是支撑我市金融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市金融办有关人士介绍,投资规模约234.5亿元的福田中心区各金融总部项目的施工建设将在“十二五”期间全部投入使用。市金融办正全力推进南山后海金融中心区的规划建设,力争年内完成3-5家总部项目入驻。同时对龙岗平湖金融服务基地功能定位进行转型提升,突出法人总部效应和投入产业贡献,致力于打造金融与科技信息、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的高效益、低能耗产业园。

  目前,深圳对金融机构特别是有利于增强市场功能的创新型金融机构总部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全市去年新引进包括8家法人总部机构在内的金融机构24家,使全市金融机构总数增至254家,其中法人总部机构86家,机构集聚和辐射效应不断增强。尤为突出的是保险行业,一年内新增3家法人机构和9家经营主体,新增机构数量为历年来最多,保险业机构数量和资产总量均居全国前三。在蓬勃兴起的股权投资领域,去年我市新增股权投资企业970家,该类企业总数猛增至1923家,注册资本达到2187.5亿元,成为国内股权投资行业机构集中、交投活跃的重要城市。

  回首过去,在“十二五”起步后的关键一年,深圳金融业逆风飞扬,不惧挑战,完成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展望未来,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深圳要建设以创新金融、多层次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和中小企业融资为特色的全国性金融中心,重任在身,不容懈怠。

0
标签: 之年 金融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