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的形势与任务

昃向君 |2011-12-26 10:18202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资料更加丰裕,食品消费逐步趋于质量优先型,“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渐成时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资料更加丰裕,食品消费逐步趋于质量优先型,“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渐成时代主题。中央把确保食品安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衡量各级政府政绩、决定企业存亡的底线。那么,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如何,作为企业,当前和未来面临什么样的任务。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当前进出口食品安全的新特点

    进出口食品以其伴随经济全球化拓展和商品对外贸易的特殊性在安全形势上形成了自身的一些新特点:

    一是,食品跨国流通更加频繁。食品生产、加工和消费链条越来越长。研究表明,每出口一万美元食品,就能直接或间接创造约20个就业岗位;跨国生产、销售更加频繁,目前我国每年即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食品,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食品。入世10年间,烟台辖区食品农产品出口由8亿美元增长至25亿美元,进口由6亿美元增长至14亿美元。批次、货值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贸易对象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新技术、新材料伴生了新的风险。目前,许多新技术、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在丰富食品种类、花色和口味的同时,也伴生了未知的风险。如台湾发生的塑化剂事件、内地出现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甚至疯牛病等都与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有关,该类食品安全问题已不是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区域性问题,而是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三是,内外市场关联,食品安全事故影响恶劣。世界一体化趋势使食品安全“蝴蝶效应”日益凸显,发生于一个国家局部区域的食品安全个别事件,会由无处不在的媒体网络形成信息全球共享,孤立事件会突破区域性和个性而被全球关注。如康菲公司蓬莱油田漏油事故发生后,韩国即对从渤海湾临近海域进口的水产品油渍残留苯并比等进行强化精密检查。2008年日本媒体炒作“河北天洋水饺事件”,一夜之间,使“中国制造”成了“有毒和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相关公司破产倒闭。

    四是,食品安全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食品贸易自由化、食品供应全球化和食品生产的工业化进程逐步深入,食品安全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远,出现频率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集。各国纷纷制定或更新食品安全控制措施。2006年,日本实施了“肯定列表制度”,将农产品监控由130种增至135种,被检测允许存在的农药产品范围由724种缩小到229种,农药残留标准由9000个增加至2.8万个,这就意味着进入日本市场的农产品几乎不允许任何农药残留。今年,美国实施的《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授予FDA国外检查、强制扣留等更多的监管权力,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及中国香港也纷纷加严食品安全监控标准。

    二、确保进出口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一是,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

    食品安全关系消费者健康和安全。食品是人类最直接的消费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消费者健康和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工业化国家,每年有30%的人受食源性疾病危害。如美国每年约有7600万人次发生食源性疾病,约占总人口的27%,而发展中国家问题则会更严重。

    食品安全关系经济发展、企业存亡。食品安全问题除直接威胁人类健康,还给发生国或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存亡。英国发生疯牛病后,仅宰杀“疯牛”造成的损失就高达300亿美元;1999年比利时发生的“二英”污染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达3.55亿欧元,如果加上对相关食品工业的影响,损失已超过10亿欧元;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直接导致企业倒闭,责任人锒铛入狱。

    食品安全关系社会稳定。食品安全问题在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安全的同时,也给广大民众造成心理上的恐慌和障碍。问题严重时,甚至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比利时的二英污染事件直接导致执政长达四十年之久的社会党政府垮台,“疯牛病”导致英国、德国政府改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也使我国奶牛养殖业遭受重创,奶农损失严重,社会反响强烈。

    二是,食品安全社会贡献巨大。来自企业界的朋友,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有更深的体会,保证企业生产的食品安全有以下重要意义:解决三农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出口1美元的食品,能够额外产生1.66美元的经济活动,增加了农民收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烟台市莱阳等地出口食品农产品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食品出口带动了农业、制造业、其他服务业等食品产业链各个环节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优化产业结构。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高标准、严要求”,我国出口食品在基地建设、品种、品质、包装、储运等方面标准不断提高,造就了一批以“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生产管理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品种、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食品产业结构由数量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使我国整体食品生产和安全水平得到提高。缓解资源压力。通过进口满足国内对短缺农业资源的需求,使得农业资源配置更为合理。例如大豆进口,一方面可以满足我国油脂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用豆粕生产饲料或肥料,既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也带动了现代化、规模化养殖业发展,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

    三、进出口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

    入世10年来,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在交学费,一边认真履行入世前向成员作出的降低关税、便利贸易等承诺,一边不断接受国外各类反倾销调查,各类技术性贸易措施冲击。目前,我国平均关税已降低至9%,进口商品配额等限制手段还将大幅放松,通过关税调节进出口平衡和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手段将进一步削弱,我国食品出口面临的形势就更加严峻。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以安全、卫生、健康和防止疫病疫情传入为由,打着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生命健康、维护工农业生产安全的旗号,设置技术性贸易措施,制定的检验检疫要求数量越来越多,指标越来越严,更新越来越频繁,并向着制度化、体系化、全面化方向发展。我国出口产品动辄就会因达不到这些不合理的措施而被封关、扣留、退货、销毁,甚至全面禁止进口。国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每年给我国食品农产品出口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100亿美元左右。日本于2006年开始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直接影响到中国对日本近80亿美元的出口额,涉及到6000多家对日产品出口企业。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都在不约而同地制定苛刻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进口,美国提出对中国所有输美奶制品批批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的要求;香港特区政府正在制订“规范香港食物中残余除害剂的方案”,也就是香港的“肯定列表制度”,制定了600多种农药的检测要求。国内个别的食品安全事件极易成为国外炒作的热点,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日本“饺子事件”发生以后,日本媒体无视“人为投毒”的事实,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大肆炒作,导致“对中国有好感”的日本人比例急剧下降,仅为31.8%,创下了自从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没有好感”者比例达到66.6%的历史最高。该事件甚至被日本权威媒体《产经新闻》等评为2008年国内十大新闻。

    四、入世10年来进出口食品安全取得的进步

    近10年来,中国食品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四大食品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仅烟台辖区2011年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贸易总额40.4亿美元,比2010年37.5亿美元增加了近4亿美元。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在发展中壮大。

    一是,职责分工明确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根据《食品安全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辖区内食品安全负领导责任。各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由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承担。负责执行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的检验检疫规章、制度;组织实施进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地区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紧急预警措施;管理辖区重大的进出口食品安全质量事故查处。

    二是,严格而健全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中央政府十分重视进出口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工作。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共分四个层次。其中,法律有《食品安全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6部,法规有9部,部门规章有18个,还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国家标准660个,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近590个),形成了完整的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与监管法规体系。

    三是,技术过硬的检验检疫技术队伍逐步建立。目前,全国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直接从事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的专业人员达6000多人,共建有163个食品检验检疫实验室,承担着全国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任务。食品实验室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绝大多数拥有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离子色谱质谱联用仪(ICP-MS)、高分辨质谱仪、同位素质谱仪、定量荧光PCR等先进仪器,具有很强的检测能力。入世10年来,烟台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从仅能实施200多项药残检测项目发展到现在达到1600多项,检测设备总资产由3000万增长至5000万元。

    四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进口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结合国际通行做法,我国建立了“三个环节、九项制度”的进口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从市场准入、口岸把关和后续监管三个环节入手,通过风险分析、注册登记、检疫审批、口岸检验检疫、重点监控、风险预警、标签明示、追溯召回和信誉记录等九项制度,有效地防范了不安全食品的进口。多年来,进口食品从未发生重大进口食品安全事故,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备。为促进食品出口,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探索实施了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的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日本是中国食品农产品最大进口国,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日本对中国出口到该国的食品抽检比例最高,达15%以上,几乎是平均抽检率的2倍,但合格率均达到99%以上,甚至高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到日本的食品总体合格率。

    五、食品安全保障的未来

    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做些什么?

    一是提前介入,密切关注国外法规标准动态。关注国外法规标准的修订过程,保持国家间质检领域的高层互访和交流,充分掌握话语权,利用多边、双边磋商,发表相关的意见建议,申明立场,争取在WTO框架内解决贸易争端,积极参与CAC等国际标准的制修订,争取对国内更有利的标准措施。二是认真学习国外法规标准,适时反制。组织专家对国外法规标准深度解读,明确其思路、目的,学习其优点,利用宣讲团等形式向广大进出口企业做好宣传,帮助企业做好应对,同时参照完善我国标准,“师夷长技以制夷”。

    进出口食品企业应该注意什么?

    一是重视国外标准的学习积累并严格执行。出口企业是以国外标准为依托进行食品加工生产的,所以一定要重视国外法规标准的积累学习。今年,烟台辖区就有某企业出口的蔬菜直至日本通报农药残留超标,才知道指导自己生产的相关药残标准已经更改加严两年了,出现这种情况实在令人惋惜。二是不要忽视质量安全。在我们对国外通报的核查中发现,大概有40%被通报的不合格情况是企业人为忽视质量安全造成的,作为企业不要忽视日常生产中的质量安全管理,“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提升了自己的食品安全水平,才能够应付变化多样的进口国要求,确保食品出口到任何一个目的地都不会受到影响。

作者单位:烟台检验检疫局
0
标签:活水 食品安全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