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流通业发展十大趋势

2011-11-17 11:06 1291

  目前,我国有多达20余万家的钢贸企业,从事销售、加工、配送、仓储等多个领域,产业集中度低,整体状况“散、乱、差”。这一市场现状

  目前,我国有多达20余万家的钢贸企业,从事销售、加工、配送、仓储等多个领域,产业集中度低,整体状况“散、乱、差”。这一市场现状决定了钢贸商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传统赚取差价的经营模式已经渐行渐远了。时下,对于钢贸企业来说,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关键时期。

  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届中国钢铁贸易商大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畅谈了中国钢铁流通业态未来发展的十大趋势,值得钢贸商思考和借鉴。

  一、渠道扁平化

  过去的钢材流通从钢厂到终端用户经常需要经过3~5个流通环节,流通速度慢,物流效率低。随着流通竞争的加剧,流通环节利润持续摊薄,低效、冗长链条必将缩短,渠道被显著压扁,钢厂直供和一级经销商直销比例将明显提高,流通效率由此逐步集约。

  二、贸易服务化

  过去钢材流通主要通过简单买进卖出的贸易活动,利用信息不对称交易,利用资源优势挣价差,几乎没有增值服务的含量。随着钢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钢铁流通的核心功能和赢利模式是流通增值服务,比如剪切加工、物流配送、物流金融等。从简单的批零贸易向服务型贸易转型是钢材流通的大趋势。要加快推进钢厂与流通企业之间的合作,改变“买断式代理”为“佣金式代理”,促使钢铁物流企业由单纯的贸易商变为服务商,通过延伸产业链、提供加工配送服务,赢得自己的市场地位。

  三、贸易金融化

  首先,过去钢材是一种功能性材料实物,但随着期货、电子远期交易等交易模式的出现和盛行,现在钢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作为投资品进行投资、储值、套期保值、套利,钢材的金融属性在不断增强并放大,影响钢材价格的因素日益复杂,而金融属性的因素逐渐成为重要影响,甚至有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其次,随着融通仓、海陆仓、保兑仓等金融衍生品在钢材流通中的应用,钢材流通和金融机构的关系日益密不可分,钢材流通的形式也越来越“金融化”。再其次,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深入解决产业链融资难题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钢铁金色链”网络,推进“商银网络”、“1+N保理”、“未来货权网络”等重点网络产品,同时研发“市商银网络”模式,以进一步延伸钢铁行业金融服务深度。

  四、贸易电子化

  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在钢材流通中的加速普及应用,物流、支付等配套服务的完善,钢材电子商务已经渐成气候,钢材交易更多通过虚拟的电子交易市场或商务网站完成。随着贸易的电子化,钢铁的物流和商流可以相对分离,有利于企业通过更有效的方式实现集约物流,而商流通过电子交易平台实现快速流转,提高流通资金效率。

  五、服务集成化

  随着钢铁流通各种增值服务的出现,必将出现集成的、一体化的贸易服务商,为终端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并逐渐升级为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集成服务的显著特点是以钢铁物流园区为载体和中枢进行区域覆盖。在钢铁物流园区里,集成了金融、仓储、加工、配送、电子交易等服务,实现服务的集成。物流园区的投资主体可以是钢铁企业、物流企业、商业地产投资企业以及用户企业,或者他们之中的联合投资。今后钢铁流通企业的功能,应进一步定位在“为钢铁用户提供全方位用钢服务”上。

  六、经营连锁化

  未来钢贸行业将出现一批企业集团,跨区域、集团化经营。连锁经营将是集团化流通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依靠强大的信息系统、中央决策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实现协同购销、统一配置资源、统一风险管理、共享中央服务,实现经营的总分联动、虚实联运、跨区联动,实现经营模式的快速复制,通过经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生存并胜出。

  七、供应链化

  从远期看,钢铁流通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嵌入供应链,在钢铁业的上下游延伸服务、谋求发展,争取在整个供应链中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力和稳定地位。目前最为看好的是,通过深加工、精加工、个性化服务、技术解决方案、统筹物流配送,把服务延伸到供应链的末端,节约用户生产成本,使用户逐步向零库存过渡,规避市场中的不确定风险。

  八、物流园区化

  上海现有各类民营剪切加工中心或开板厂62家,其中多数是集加工、仓储、贸易为一体的。既是钢材的仓储地,也是钢材的加工厂。

  九、经营综合商社化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生产企业的集中度将显著提高。这就要求钢贸行业也要积极推动企业进行战略重组、资源整合,形成一批主业规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大型钢铁流通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实现产业升级,在现阶段,主要是积极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加快实现钢铁流通由传统流通业向现代流通业的转型。此外,加强产销合作、产融结合,构建产业链。钢铁流通业要增强服务制造业的能力,要主动与制造业建立战略联盟,构建供应链,将市场交易关系转化为风险共担、合作双赢关系。

  十、流通研究理论化

  加强理论研究,重视人才培养。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资料流通理论研究,特别是钢铁流通理论滞后,缺少理论的指导,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生产资料流通的发展。因此,包括钢铁流通在内的大宗商品流通的理论研究工作亟待加强。同时,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专业人才资质认证制度,重点培养、引进和使用科研型、技能型人才,为钢铁等大宗商品流通的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从上述十大趋势可以看出,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钢贸行业将进入市场体系升级和模式创新阶段,这对于钢贸商来说,考验和挑战不可避免。那些有思想、有眼光、有理念的贸易商应积极抓住这一难得时机,顺势而为,对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信息化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模式,把握钢铁业态发展的总趋势,将企业做久、做强、做大。

0
标签: 万家 流通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