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金出口市场分析及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战略探析

罗百辉 | 2011-11-04 15:50 1418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一样,中国已成五金制造大国,但五金行业出口总值只有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几,金融危机以前,五金制品行业总产值已达8000亿元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一样,中国已成五金制造大国,但五金行业出口总值只有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几,金融危机以前,五金制品行业总产值已达8000亿元,并且一直保持15%以上的增速,其中出口达503亿美元,仅占6.28%。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还要有一批强大的五金制造业集团,形成若干个有特色、有国际知名度的五金制造业集中地。到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要从2000年的5.72%增长到10%以上。我国制成品出口占全球制成品出口的比例,要从2000年的5.22%增长到10%以上。管理经验,管理手段,管理人才都面临挑战,市场的管理,价格的管理,促销的管理都在一个中等或中上等水平。中国五金经营管理模式还没有走上真正代理的路。

  我们不少五金企业战略多元化,同时存在着过度竞争,众多的国内厂商和品牌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差。中国企业目前规模较小,不应急于做的面面俱到,而是应先把一类产品做的最好。世界一流公司的产品,往往给人一种非常清晰的印象。

  目前我国五金制造商很难融到资金,即使能融到资金,规模也非常有限。跨国五金企业的设计能力和水平以及加工手段都高于我们,他们都有超前的设计储备,而我们既缺资金又缺技术。中国五金企业大多是有债经营,匮乏改造能力,产品都在同一个层面上。因此五金企业发展困难重重,往往迫于无奈,陷入价格战。

  跨国公司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而且可操作。我们传统的五金制造企业,即使已上市,但是还可能存在一种怪圈,就是运作规范的五金企业,也多多少少保留着传统管理机制下的痕迹和烙印,因为都是从传统机制下脱胎出来的。这样的机制和痕迹制约着竞争力的发挥。

  不少国人都认为外国人不了解中国市场,其实外国制造商很会用高薪骋请中国本土化人才,舍得花钱购买信息。服务上十分规范,非但不贴钱,而且有获利能力,用经济手段促进他们服务水准的提高。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通道和快速反应的决策管道,而中国五金对于市场供应的响应,往往滞后,我们往往在该决策的时候又缺乏了决断以至延误商机。国外五金制造商以所在国的法律为准绳,决不搞承诺竞赛。

  产品包括手动及动力工具,汽车诊断及修理设备,诊断技术及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及其他商业领域。美国的五金工具市场有400亿美元的市场容量。中国五金出口额仅占总量的百分之几,拓展海外市场仅仅是开端,要走出去,缺乏跨国精英人才和贸易经验。中国市场本身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外国企业到中国来生产,他们更为看重的是中国五金市场。

  中国五金企业对语言、市场的熟悉程度较高,对文化的需求也相对了解,因此建立自己品牌的可能性更高。已进入中国的国外五金企业,在国际上都是享有盛名的跨国公司,他们有良好信誉度,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但是国内五金市场正在变革之中,传统的大商业经联会、贸联会、华联系统和交电系统都是没有经济关系的联合体,资源浪费,企业的营销成本高。中国五金制造商大部分以国内五金市场为主。

  我们将同他们长期共存,这对于中国五金企业来说无疑形成了绝对的挑战与压力。国内五金市场与国际五金市场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五金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中国五金企业在世界上已占有一席之地,正在与全球的五金企业龙头看齐,不少世界五金知名企业都已进入到中国五金市场。
 

  深圳五金产业链转型升级

  随着竞争的深化,五金产业链各阶段的利润空间均在紧缩,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看法到单靠价钱竞争不能树立中心竞争力。为此,深圳市很多五金企业加大了技术投入,积极展开自立创新,开拓新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物,将产物的差别化作为企业开展的耐久之计,以追求新的市场需求,树立新的经济增进点,以完成企业的可继续开展。当前,吉之荣、锦固宏、康铖数控、成霖洁具、日升五金等一批优势品牌企业正在锋芒毕露,企业自身影响在不时扩展。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介绍,深圳五金产业经由30多年的开展,无论是行业规模、行业影响力和产物技术含量,均居全国行业抢先位置。当前,深圳市五金行业已从特区建立初期,以日用五金、修建五金及五金加工配件为主的产业门类,开展到机械五金,工具五金、精细模具、精细五金和电子工具等多门类、多种类的产业格式,生产运营也历来料加工和单一商业的低附加值方法向自立研发、自立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运营形式改变。当前,全市五金行业共有制造类企业约1..62万家,主要散布在宝安、龙岗两区,上一年全市五金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约1500亿元。随着短期融资平台的开通及市场竞争压力加大,深圳五金行业将迎来转型升级关键期间。

  具有行业门类多、杂、细和进入门槛低的特点,五金行业作为制造业配套产业。这决定了该行业里中小企业居多。当前,深圳地域五金行业中小企业占其企业总数的99.6%以上。个中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行业总数的81.3%;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企业,仅占行业企业总数的1.3%;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仅占行业企业总数的0.2%。深圳五金行业的市场以国内市场和直接出口市场为主,直接入口市场为辅,占比辨别为72.6%及27.4%。入口主要集中在厨卫五金、工具和微型电机等产物类别;而国内市场则以传统日用、修建五金,五金废品、电子工具等产物类别为主;直接入口市场主要为精细模具、五金配件、工具设备等产物类别。

  中山转移园成当地经济发展“主引擎”

  中山的产业转移园工作走过了6个年头。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介绍,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园、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中山(怀集大涌)产业转移园等4个园区已落户项目超过了360家,正成为双方拓展发展空间,并拉动转移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05年3月25日,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正式奠基;2005年5月,中山、河源两市在河源市高新区内以“区中园”的形式,设立了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全省产业转移园“敢吃螃蟹的第一人”,如今,中山的这些园区显现了其“示范效益”,再次体现了中山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2005年,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在一片荒芜山坡上起步,6年来,虽然双方在探索中前行,但仍是硕果累累。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近1亿元,实现税收超过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800个。6年的发展,产业转移园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凸现。在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内,经济的引擎作用更为明显。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管委会主任李衍楠介绍,6年来,该转移园共引进工业项目145个,投资总额达530多亿元。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正以“加速度”,成为河源工业发展的“主战场”。顺应园区发展的需要,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前不久还分别签订新的补充协议,进行扩园发展计划。

  火炬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侯奕斌表示,新的补充协议签订,将使中山火炬(阳西)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标志着双方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合作阶段。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要求,今年火炬区加大了产业转移的力度,主要是解决该区的一些企业发展的需要,其中包括需要更广阔的土地空间和更多的资源发展,帮助企业扩展到其它产业园区内,将生产规模,业务规模扩大。目前在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区有50多家企业落户,其中中山的企业占三分之一,火炬开发区的企业占20%,通过产业转移园,有效解决中山及火炬区的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土地资源问题,人力资源问题,电力问题等。而阳西产业转移园通过六年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资金,下一步将酝酿更快的发展。

  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管委会主任李衍楠坦言,中山与河源共建的产业转移园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园区而是一个工业新城。今年,该转移园被省经信委认定为广东省首批循环经济工业园。如今拥有一流水质、一流空气、一流城市品位的转移园已经成为众多人们购房安家的首选地。李衍楠说,经过6年多的健康快速发展,转移园现已成为河源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南部工业新城,其综合优势日益突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成为广大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产业发展到今天,对于企业来说,也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更广的发展范围,比如,有的为了减少物流成本,扩大服务半径,有些企业选择了“向北走”,再加上珠三角地区在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压力,企业考虑到发展的成本,会主动选择在粤西、粤北等地的产业转移园拓展空间。

  在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园内,福田化工的负责人就表示,现在产业转移不是企业简单的“挪个窝”,而是企业本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龙记集团是世界四大模架制造商之一,始初于1975年,初期以销售模具钢材为主,于1985年正式开设标准及订造模架部,1993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该公司于1997年从东莞转移到河源,是龙记集团在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至今,河源龙记已完成了五次增资扩产,投资总额达7亿元,河源已成为龙记集团的总部。去年,河源龙记产值为22.8亿元,税收2.78亿元,用工人数6000多人。据罗百辉介绍,6年来,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深入践行“三反”理念,围绕“四新”产业进行招商,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龙头项目,拉动上下游产业聚集发展,改变了建设发展初期以服装制造、五金塑胶等低端加工制造产业占主导的局面,形成了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以模具为主的精密机械制造和太阳能光伏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其中,手机及配套生产企业44家,投资总额154.18亿元;模具机械制造企业15家,投资总额18亿元;太阳能光伏企业2家,投资总额240亿元。今年1-8月份,该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5.72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工业总产值83.83亿元,同比增长31%。

  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是2007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肇庆市第二个正式获省批准的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10月12日,在共建中山大涌(怀集)产业园区招商洽谈会上,我市东升镇商会与肇庆市怀集县签订协议,决定利用怀集的资源优势,联手打造肇庆首家绿色家具产业园。“绿色”,让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一开始就有了“高起点”。中山(怀集)绿色家具产业园规划占地6000亩,发展绿色环保家具产业集群,做强做大怀集特色木材加工业。东升商会会长冯小龙告诉记者,怀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山企业家有信心把怀集绿色家具产业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生态家具产业示范区。

  目前,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所在的河源高新区正在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如果争创成功的话,将成为广东省珠三角九市之外地级市的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这一系列与高新技术息息相关的企业和机构,让河源产业转移园的高新味道更浓。

  今年来,该产业转移园引进工业项目7个,包括了源日通能源、嘉威通信等,投资总额达7.65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4个,属主导产业的项目6个,属“四新”产业的项目5个,进一步壮大了园区主导产业规模,提升了高端产业聚集度。李衍楠介绍,该园区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汉能光伏项目完成了生产厂房、物流仓储中心、宿舍楼等土建工程建设,近期可实现投产;中兴通讯项目完成了规划、环评、首批用地指标报批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首期1.5 平方公里用地的征收和高压线迁移,土地平整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全面铺开。   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园升级为高新区是一种激励,高新区变化巨大、标准高,对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下一步如何跨越式、高标准发展树立了一个榜样。

  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是由中山、肇庆两市党委、政府携手共建的工业园区,创建于2007年7月,于2008 年 8 月成功竞得省首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园,连续三年在全省产业转移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名列前茅,是省政府确定的省产业转移园 “五大优秀园区”和“十大重点园区”之一。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首期规划用地面积为9平方公里,共引进转移企业153家,创造就业岗位 6.5 万个。下一步,该园区将按照建设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的要求,依托肇庆高新区,力争到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并通过整合周边区域扩园发展,争取尽快实现工业总产值超12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5万个。

  2010年10月12日,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园所在的肇庆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至目前,肇庆高新园区已累计引进各类工业企业600多家,其中已投产近300家,投资总额1500多亿元,初步形成了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四大主导产业。

  阳江打造五金产业链一站式服务

  经过多年发展,阳江已成为一个五金刀剪产业基地。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介绍,目前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有1500多家,服务配套企业300多家。涵盖小刀、菜刀、剪刀、套刀、多用钳、厨(餐)具、烧烤用具、飞轮、脚手架、美容工具以及与五金刀剪生产相配套的特种钢、塑料、电镀、热处理、模具、刀剪机械、五金配件等行业,半成品加工及成品制造厂家、流通代理等中间商、市场终端商家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其中,拉动五金刀剪产业发展的生产型企业是主力龙头,但服务配套企业也功不可没。在众多的服务配套企业中,五金交电供应行业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小小五金交电产品供应的作用举足轻重。

  据了解,新港·源星是全市规模较大、品种较多的一站式服务的五金配送中心,以方便省时高效为经营宗旨,以专业化采购、综合性销售的模式为市场提供多样化和差异化的五金配套产品,俨然生产建设领域的“后勤部”。

  新港·源星总经理林良学介绍说,这源于他多年前的一个梦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正是做工厂的,当时物资匮乏,采购五金配件很困难,费时费力。买一条三角带要到物资局排队,买回来如果不对还不能马上换,要等上四五天。大多数零配件要去广州、湛江等地购买。甚至一个价值几毛钱的密封件也要跑去广州到处找,来回几天花费几百元不算,工厂还要停产。

  饱尝购买零配件之苦的林良学意识到,工厂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五金配件,而未来这一行业也大有作为。他就下决心要开一家一站式五金卖场,让厂家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所需。“把问题交给我”,从此他矢志不移地按照这种理念经营五金产品配送,为企业解决采购难。

  现在,林良学的梦想基本实现。很多企业采购员反映,一张采购单可以在新港·源星一站式购齐,即使个别产品缺,他们也能代购,免费送货。即使不到卖场打电话也能办到。这种模式其实也是在帮助为客户降低成本、创造价值。

  永康将建设中国五金产业核心区

  实施五金区域特色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新战略,提升发展五金区域特色产业“总部经济”,力争成为浙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是“十二五”期间,永康将着力建设中国五金产业核心区的战略。

  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以生产日用五金产品起家的这一区域,有望通过分工合作,实现向大工业转型升级——“未来3年,该产业集群将形成以日用五金制造业为支柱,以经济环保型汽车和特色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以新特材料、铸锻造及模具制造业为基础产业的复合型大工业发展格局,成为推动全省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极。”

  “总部中心不是简单的几幢写字楼,而是一个共享式的公共生产性服务平台。”永康总部中心办公室主任李世宝介绍,全部项目建成之后,将有超过500家企业进入。

  总部中心的服务平台,将整合500多家企业的资源,创造一种低成本的服务模式。生产日用五金产品起家的永康,正探索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路径。

  永康鼓励企业把研发设计、品牌营销、财务决算等从生产环节分离出来,在总部中心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今后还可以整合园区内500多家企业的技术、人才资源,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及终端零售等环节,创造一种低成本服务模式。

  呼和浩特打造有色金属等高新技术产业链

  呼和浩特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几个产业技术水平高、经济规模大、增长速度快的高新技术产业链。

  这几个高新技术产业链分别是: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多晶硅-单晶硅-半导体级单晶硅片-光伏示范电站建设,硅产业链;玉米-淀粉-液糖-生物制品产业链。除此之外,首府新材料产业发展较快,富勒烯、塑料光纤、高强有机纤维、碳纤维等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材料或已经投产或即将投产。
0
标签: 五金 出口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