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流通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2011-11-02 14:00 987

  近年来,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加速发展,2010年,中国钢铁物流量已超过30亿吨,居中国经济行业物流量之最。“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物流的

  近年来,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加速发展,2010年,中国钢铁物流量已超过30亿吨,居中国经济行业物流量之最。“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物流的流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钢铁物流量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每年的钢材流通规模已达到数亿吨,这为我国钢铁物流业发展构筑了巨大的活动平台。当然我国钢铁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行业集中度低、现代物流水平差等诸多问题,其流通模式亟待创新。

  我国钢铁物流增速超过平均值

  今年1月~9月份,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17.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4%。在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1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占社会物流总额的90.5%。工业物流是拉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重要力量,而钢铁物流在工业物流中又居于重要地位。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钢材流通规模近7亿吨,2010年钢材流通规模超过7亿吨,其销售总额在所有大宗商品流通中位居前列,而且钢铁物流规模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资料流通的平均增速。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钢铁物流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各类钢铁流通商已超过20万家。

  钢铁物流产业存在五个方面问题

  我国钢铁物流产业起步较晚,在规模、效益、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应注意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行业集中度低。目前我国钢铁物流业还存在着“小、散、弱”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20万家各类钢铁流通商中,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法人企业不到5%,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法人企业占60%以上,绝大多数企业钢材销售量在10万吨以下。由于企业规模小、分布过于分散,既难以与日趋集团化发展的钢铁生产企业相匹配,也难以达到下游用户所要求的服务水准。

  二、钢铁物流产业缺乏整体规划。产业内企业各自为战和无序竞争并存,尚未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体系。

  三、基础配套设施等硬件条件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我国钢铁行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对生产领域以外的仓储、代理、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重视不够,加上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运输、仓储等物流环节缺乏有效衔接,导致钢铁物流效率低下。近年来,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比以前虽有较大改善,但与钢铁强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四、物流资源浪费严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据统计,2009年钢铁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为12.0%,比被调查的全部工业企业高出2.2个百分点。若按调查的钢铁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水平推算,2009年我国钢铁企业吨钢物流费用约为924元,高于全球钢铁物流的平均成本。在物流成本构成中,运输成本占58.9%,仓储成本占2.9%,配送和物流加工成本分别占12.6%和7.8%,其他成本占17.8%。显然,运输环节是控制物流成本的关键。

  五、物流市场融资难。钢铁物流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难严重困扰着企业的经营发展。各类信贷机构为避开风险,纷纷给予诚信资质好的大型钢铁流通企业优惠政策,但众多小型企业总会因一些条件不到位而被拒之门外。

  钢铁物流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产业将由快速扩张期步入后扩张期,经济发展对钢铁等主要基础性原材料的需求强度将逐渐转弱,流通行业将成为我国钢铁产业链上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先导性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突出。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物流量仍将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钢铁物流模式处于初级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产能的不断扩张,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趋突出,原料价格的持续攀升,加上物流费用的增加,钢厂和钢贸商成本支出持续上升,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如何降本增效,尤其是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当前厂商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为了降低物流成本,钢铁物流业在创新经营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贸易加物流的模式,即一些具有资金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开始探索供应链集成供应模式;二是物流加金融的模式,即一些具有仓储物流条件的物流企业开始发展仓单质押等物流金融业务,延伸了物流增值链;三是贸易加流通加工的模式,即一些与最终客户联系密切的企业开始发展流通加工与配送服务,拓展了钢铁物流业务领域。但从总体来看,我国钢铁物流模式还不够完善,还处在探索起步的阶段,而且推广应用的范围还很有限。

  业内专家认为,钢铁企业成品物流的未来发展走势主要有:整合钢铁销售物流渠道,发展仓储和配送能力;构建钢铁成品物流基地,提高物流体系运转效率;建立信息化平台,增强快速响应能力,等等。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钢铁企业向上下游拓展和延伸。钢铁企业向上下游拓展和延伸其实就是钢铁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物流产业链,发展现代钢铁物流。而现代钢铁物流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是钢铁企业新型营销模式服务定位向加工、配送转化;另一方面是钢铁企业新型采购模式向外围资源基地延伸,采购、仓储、运输三位一体。随着全球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钢铁行业作为汽车、造船、石化、家电等下游产业的供应商,适应下游企业的需要,将钢材加工配送等延伸服务逐步升级,即按照最终用户的要求把钢材加工成终端用户所需的半成品或零部件,并通过仓储和运输系统配送给终端用户。这不仅可以使终端用户方便用料、提高成材率、减少钢材库存量和节约成本,而且可以提高钢铁物流企业产品附加值、增加效益和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进一步普及钢铁物流信息化。在供应链加快发展的条件下,钢铁物流信息平台也会加快发展,将进一步增强个性化、高端化功能,从而提升钢铁物流信息化应用水平。现代钢铁物流成为以现代管理系统、智能化运输、仓储系统、售后服务系统等信息系统为支持的信息平台,可为钢铁生产企业和钢铁物流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创造条件。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银行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等新的钢材营销模式也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

  第三,发展第三方专业化钢铁物流。第三方专业化的钢铁物流企业独立于钢铁生产企业和钢铁消费企业,按照钢铁消费企业的要求来对钢铁物流进行组织实施。采用第三方物流可以使钢铁企业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更好地保持竞争优势,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占用。

  第四,拓展钢铁物流中心或园区的功能。钢铁物流园区通过对钢铁物流的统一规划,多元化服务手段等优势,使生产成本、物流成本等尽量降低,成为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钢铁物流园区的定位功能主要有钢材交易、仓储、剪切加工、配送运输、物流金融、信息处理、保税物流、中转分拨等8大功能。目前,大多数钢铁物流园区功能还不全,还有提升的空间。在交易方面,要全方位打造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选货、网上交易和网上支付,实现钢铁交易的业态升级。

0
标签: 物流量 钢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