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会助推双边金融合作纵深发展

明言 | 2011-08-19 16:04 462

  《服务贸易协议》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三大框架协议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中国和东盟逐步在金融等60多个服务部门实行高于WTO水平的市场开

  《服务贸易协议》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三大框架协议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中国和东盟逐步在金融等60多个服务部门实行高于WTO水平的市场开放。随着世界金融危机阴霾的逐渐消散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显得尤为瞩目。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三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与东盟要有序推进金融、资本市场的开放和融合。这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双方搭建的金融合作平台将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将于今年10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继续举办金融服务展和金融论坛,将进一步推动双方金融合作纵深发展。

  双边金融合作成效显著

  伴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不断扩大,中国—东盟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成效显著。有关专家表示,在自贸区建设的推动下,双方金融合作,特别是金融业务、金融监管、地区性金融机制建设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业务合作步伐加快。截至2010年6月底,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东盟国家共设立了11家分支机构。东盟10国银行在中国设立4家分行和7家子银行,子银行又下设了29家分行。东盟在中国的银行机构总资产达149.3亿美元,自2003年以来年均增速达38.04%。银行业务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中资银行机构与东盟各国银行建立的代理行、境外账户行已达150余家;双方银行的战略合作也取得了进展。

  监管合作稳步推进。目前,中国银监会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确定的跨境银行监管原则,已先后与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东盟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确保对互设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共同维护双方银行业稳健发展。2010年6月,中国银监会还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共同举办了银行监管高层研修培训班。

  地区性金融机制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始启动,东盟成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重点地区。目前,中国已与东盟多个国家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设金融机构。据悉,中国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签署了6份总额为635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为了共同抵御危机,亚洲各国央行建立本币互换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的货币管理当局签署了总额为3300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贸易,支持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此外,中国与东盟还共同参与设立总规模为12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提升了本地区解决流动性与国际收支问题的能力。2010年,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发起,中国和东盟各国具有影响力的银行组成的中国—东盟银联体建立。银联体旨在服务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发展,促进相互贸易与投资,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支持的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融资及相关金融服务,实现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发展;向中国与东盟各国在重点合作领域提供更为广泛的金融服务;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减少对区域外经济体的依赖,从而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地区性金融合作提供了平台。

  2010年10月,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二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的专家认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政府间投资合作基金以及信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金融领域人才培养交流等多项可持续性成果,人民币区域化趋势愈发明显,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的推动下,双方的金融合作将逐步走向纵深。

  深层次推进金融合作刻不容缓

  虽然双方的金融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自贸区的全面建成,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双方人流、物流、资金流大幅增长,在为金融合作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层次推进金融合作已经成为深化自贸区合作面临的最迫切问题。

  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二届金融论坛的专家们认为,只有完善和稳定区域内金融市场,打造长效的合作机制,建立区域内统一的金融体系,才能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内整体经济的发展注入动力,加强区域经济实体的稳固性,推动合作关系的深化和发展。中国和东盟应该发挥金融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促进区域内投资贸易的发展;优化区域金融环境,建立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务实高效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推动区域金融一体化,深化区域金融合作。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温家宝总理表示,自贸区的建成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在东盟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并将积极考虑东盟金融机构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的要求。中国愿继续与东盟国家扩大本币互换规模,共同推动本币贸易和投资结算,并加强在20国集团及多边机构的协调与合作。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是一个重要创新,双方要支持这一平台充分发挥作用,为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投资发展提供多样性的金融服务。双方应完善对话机制,加强在金融市场法制建设和监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研究适合区域内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开发新的金融品种,拓宽金融服务范围,逐步建立开放型、多层次的金融合作体系,共同维护区域内的金融稳定。

  博览会提供纵深合作平台

  在深层次推动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中,已经成功举办7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无疑是最好的平台之一。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围绕《服务贸易协议》,开始设置金融服务展并举办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推动双方金融合作、深化双方经贸合作的金融服务机制、构建自贸区互利共赢金融发展新格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金融服务展为双方企业享受自贸区商机、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搭建平台。博览会金融服务展紧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的契机,以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为主要方向,主要展览金融企业、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等内容,为参展参会机构获取国内外最新金融信息、寻找合作商机、共同应对挑战提供平台,吸引了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越南西贡商信贸易股份银行等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参展,取得积极成效。

  金融论坛为维护区域经济稳定,推动区域内金融交流与合作打造交流平台,成效显著。作为区域内为数不多的由“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性金融盛会,金融论坛以区域性金融合作为出发点,打造了一个具有全球开放性的研讨平台。论坛邀请中国和东盟国家金融主管部门领导、中国和东盟及欧美驻亚太地区商业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各类银行代表,金融界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出席,并开展相关研讨活动。首届金融论坛通过了深化金融领域务实合作的《共同宣言》,推动务实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第二届金融论坛建立了中国—东盟银行家圆桌会议机制,定期举行中国—东盟银行家圆桌会议,充分发挥中国银行业协会与东南亚国家联盟银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了《论坛共识》,更好地服务自贸区建成的需求;强化了银企合作平台,深化银企合作,推动建立银企合作长效机制,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银企“双赢”。

  2011年,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进一步落实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继续举办金融服务展和金融论坛,为双方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合作提供平台。

  (明言)

0
标签: 东盟 中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