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 学界倾向人民币稳定

2011-08-16 16:43 761

  人民币汇率连续4个交易日创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一定程度的升值能否降低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8月15日,

  人民币汇率连续4个交易日创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一定程度的升值能否降低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8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50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了22个基点,已连续4个交易日创汇改以来的新高。有分析认为,市场形势仍然在不断变化波动中,未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弹性也将增大。

  “美元在中期内还可能会呈走贬趋势,这种趋势是基于经济基本面的一个合理调整。”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说。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贸易顺差高速增长,出口的强劲上扬,导致外汇供大于求,客观上推动人民币汇率走强。

  自去年央行宣布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近7%,但有效汇率略有下降。丁志杰认为:“汇率虽然不是治理通胀的专门工具,但汇率升值客观上会抑制通胀。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符合经济基本面的汇率波动,都不会对经济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出口的商品价格却下降,导致中国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仍然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加快,也会形成通胀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认为,人民币目前升值的压力来自于三方面:一是,美、欧、日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美国的量化宽松和低利率,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二是,亚太国家发出的“中国责任论”。目前欧、美、日经济放缓,而亚太新兴市场国家主要的出口国家还是欧美市场,中国是其出口竞争国,如果人民币升值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有帮助。三是,中国经济增速较高,社会稳定,是全球可见未来比较好的投资地,海外资金通过外国直接投资或热钱的形式流入中国。这三方面原因使得相当长时间内人民币升值压力都会存在。值得关注的是,一定程度的升值能否降低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

  有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来自国际金融市场避险压力的传导。和谐战略研究联盟理事长景学成认为,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避险工具,有从黄金转变为人民币的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形势良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7月中国进口贸易增长27%,贸易顺差有所扩大。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也给了市场信心。

  亚洲国家对本币升值趋势颇为担心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和亚洲国家需要加强货币政策协调

  自8月初以来,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和印尼卢比对美元汇率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升,加重了这些国家出口行业人士对未来的担心。亚洲一些国家的媒体分析认为,美国和欧洲经济复苏缓慢,最终将影响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韩国、泰国、印尼、越南等对出口依赖较大的国家。韩国《亚洲经济》8月15日的报道称,韩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提高,意味着韩国抗击来自外部不确定因素的能力脆弱。如果这次美国的债务危机持续下去,其出口竞争力将进一步恶化,经济发展就会出现钝化。

  分析认为,这些对出口依赖较大的国家,目前普遍出现两种期待:一是希望中国经济能够保持稳定发展,为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足够动力;二是希望人民币能加快升值,以更有利于它们自身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的出口。

  泰国《民族报》近日发表文章称,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未来经济走势,将取决于中国下一步如何应对美欧债务危机有可能带来的经济下滑,尤其是未来因美元贬值而造成的金融市场动荡。一些泰国经济学家认为,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元债券,未来有序地减持美元,将使各方受益,这尤其需要中国和亚洲国家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经济学教授提拉纳说,如果中国允许人民币对美元以更快速度升值,这不仅有益于美国经济,还有益于泰国经济。有泰国学者甚至将此与中国未来的领导力相联系。泰国国立发展管理学院经济学家的瓦拉帕认为,西方的经济实力在减弱,目前的形势给中国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行动机会”,“中国理应采取行动来解决全球失衡问题”,因为这是“双赢的解决办法”。

  美欧舆论持续热评人民币升值问题

  美国无力施压,保持美元稳定亦是国际性话题

  美国东部时间15日上午11时,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布雷纳德在白宫举行的电话记者会上谈及人民币问题,称美方注意到近期人民币有所升值,但美方仍不满意人民币升值现状。

  关于美国是否将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施压,美国媒体有不同看法。有的报道称,8月11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增长近12%,可能导致美国国会对中国汇率机制采取强硬态度。不过,《纽约时报》13日的一篇报道则持相反观点,认为鉴于美国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和奥巴马政府在美国国内的政治失信,美国将无力向中国施压,相反中方将会力促美国保持美元稳定。由于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处于高位,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方已经允许人民币兑美元逐渐升值。在这种情况下,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双方持续争论的人民币升值问题将会逐渐被淡化。另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人民币升值未必会有利于制造业向美国回流。之前,美国的政客一直以此为理由抨击中国的汇率政策。因此,有关人民币升值的议题在美国国内也不像以前那样有市场。

  还有美媒报道称,美联储维持低利率的承诺,以及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越来越大的可能性,都给中国人民银行施加了压力。欧美及其他贸易伙伴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帮助减少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但是,人民币快速升值可能会损害中国作为低成本制造中心的地位。

  欧盟连续7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10年,中欧贸易额达4797.7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比重的16.1%。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这为欧盟企业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大量欧洲企业通过在华投资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分享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利益。欧洲媒体的分析认为,欧元对于人民币汇率远没有美国敏感,人民币保持汇率稳定对欧盟对华贸易的影响是有限的。

  路透社认为,中国7月贸易顺差再创新高,受新兴市场经济稳定增长支撑影响,预计下半年出口回稳幅度有限。面对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中国贸易顺差的扩大将加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或成为抑制国内高通胀的选项之一。

  人民币升值并不等于解决美欧困境

  从市场角度看待汇率问题,比从政治高度谈责任论更有益处和效率

  一些中国学者仍然倾向于保持人民币稳定。向松祚认为,中国的出口、就业等需求都在增长;中国企业盈利能力有限,对升值的抗压性很小;应当警惕单边升值所导致的热钱流入。他说,世界经济复苏的责任主要在美国,需要约束的是美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亚太国家应该清醒认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对中国依赖度也提高。短期内人民币升值或许对其出口有利,但只是短暂的。如果人民币升值速度过快,中国很多行业都会受到影响。他们应该思考这个问题,不要短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一些亚洲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但人民币汇率维持稳定,对亚洲经济的复苏做出了极大的帮助。事实证明,保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才是对各方最有利的选择。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说,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而美国主权国家信用等级降低,其贸易出口增长较慢,国内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在一定时候,必然会借汇率问题转嫁国内矛盾。但是人民币升值并不一定能解决美国的经济困境,美国等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基于政治目的。

  景学成认为,中国不需要别人的教训和压力。顺应市场趋势,人民币有一定幅度的升值既有利于解决中国国内的通胀问题,推动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但需要明确的是,从市场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比从政治高度谈责任论更有益处和效率。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