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还需重点扶持

岳振 | 2011-07-29 10:54 252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课题组成员、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认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很突出,贷款成本骤升更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小企业发展新环境新问题新对策”课题组最近通过实地调研,完成了一组调研报告,该组报告涉及中小企业融资、市场进入、法律体系、服务体系、劳动用工及国际化等问题,系统阐述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课题组成员、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认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很突出,贷款成本骤升更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

  张承惠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一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政策协调性不强;二是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和制度性缺陷;三是监管政策尚不能适应中小银行的发展需要。

  张承惠认为,随着银行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中央银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为提高经营利润,商业银行开始由过去的偏重客户信贷渠道规模转向偏重单笔贷款的利率水平。由于大型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广阔,实力强大,银行很难上浮利率,而在先天弱势的中小企业面前,银行的谈判优势极为明显。

  在利率和风险的双重约束下,商业银行必然会选择中型企业里排名靠前的企业作为信贷对象。相比之下,大中型商业银行对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银行业小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14.73%。而在美国,小企业贷款占同期美国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强。

  除此以外,中小企业的融资负担也很重。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基本上都是上浮,幅度在20%—70%之间。

  对于贷款利率上浮问题,有媒体报道称,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广东分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基本都要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个别股份制甚至国有商业银行利率最高上浮则达60%。

  据张承惠等课题组成员在调查中得到的数据,企业反映综合贷款成本已经高达贷款额的10%—15%。按照一年利率6.31%上浮50%、担保费率为利率的50%计算,在未考虑登记费、评估费、担保费、审计费等费用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一年贷款的成本就达到14.2%,估计比大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出6—8个百分点。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张承惠建议,一是进一步健全间接融资服务,完善配套措施,二是梳理现有政策,强化政策的协调性,减少不合理的政策约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为创新、创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深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

  课题组成员、国研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魏际刚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各阶段均面临着不同的市场进入困难问题,如工商登记手续繁琐、前置性审批门槛过高、产业政策对其关注不够、生产经营中承受大量不规范不适用的认证、市场竞争中的不公平对待等。

  魏际刚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中小企业的地位及作用认识不到位,中小企业发展所依托的基础性经济制度还不完善,市场化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还未完全理顺,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等。

  比如,特别是在垄断行业改革中,利益集团竭力维护既得利益,铁路市场化长期难以形成,政企分开难有进展,存在名目繁多的政策限制。看得见的障碍容易突破,真正难以触及的是“玻璃门”之后既得利益集团的垄断,以及按所有制性质、按规模大小判断企业的思维定势。

  魏际刚建议,要优化中小企业主体注册登记制度。本着“鼓励创业、简化手续”的原则,逐步实行中小企业市场主体登记的准则制。简化手续、减少登记费用,实行“一次性手续”。

  要深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破除“玻璃门”和“弹簧门”。按照“自由进入、充分竞争、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建设目标,深化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军工领域改革,对能够放开的行业,尽早放开。消除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以及垄断势力的影响,进一步改革前置性审批制度,清理市场准入的操作层面实际存在的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障碍。

  各类收费也是中小企业头疼的问题。魏际刚的建议是,规范各类认证和收费,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要构建统筹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组织优化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框架。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限制各种市场垄断行为,消除各种歧视性措施,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

  另外,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深入,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融入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国研中心专家建议,应该加快提升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同时,要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农民工各种合法权益。要健全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和服务体系,解决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小、散、弱”以及服务内容“不好用、不合理、用不起”等问题。

  课题组专家建议,要树立“扶持、保障”的政策理念,大力扶持微型企业的发展,需要对微型企业制定结构性免税和支持性的财税政策。目前,我国微型企业的税收负担相对来说显得过重,应给予“免、抵、退”税收政策,提高微型企业所得税起征标准,或者免征所得税,降低其税收成本。在其他收费方面,应该降低微型企业的登记费用,清理不合理的收费和各种乱收费,并允许微型企业在自有住宅经营,且免除房产税。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国务院:支持国有企业利用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投资力度

2024-06-25 16:10
6783

4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继续回升 主要靠服务业带动

2024-05-15 13:07
102798

青岛市出台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 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2024-01-29 14:18
164993

青岛市出台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 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2024-01-25 14:28
97666

深圳中小企业活跃度全国之最 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全国领先

2024-01-23 12:48
61799

广东:力争5年建设15个国家级和100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024-01-16 11:37
6199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