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亟待制度“突围”
2011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业仍未走出瓶颈困局,资产管理规模和份额规模再次双降,业绩亏损,新基金发行规模下滑,投资占A股流通市值规模连续下降。在业内人士眼里,华宝兴业的激励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金经理利益和基金业绩的捆绑,从而达到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基金持有人之间三方共赢的局面。
【编者按】
2011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业仍未走出瓶颈困局,资产管理规模和份额规模再次双降,业绩亏损,新基金发行规模下滑,投资占A股流通市值规模连续下降。面对困局,公募基金的路向何处走?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和思考。
一个尴尬而又无奈的现实是,公募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越走越窄。
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61家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总规模为2.24万亿份,比年初缩水了约500亿份。若扣除掉上半年新基金首募约1700亿份,基金业资产管理的存量半年间已锐减约2200亿份,占总量的近十分之一。很显然,“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发展思路已近陷入绝境。
困境不仅于此。高端人才的高频流失,已然严重威胁基金业的“江湖地位”,而私募、券商集合理财等对手的快速崛起,正不断蚕食基金业的版图。
对此,基金业在反思。多位基金公司高管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业规模在2007年猛然扩张之后,制度改革并未及时跟上,形成对行业的“软约束”,这是导致基金业陷入当前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期望,今年《基金法》的修订能瓜熟蒂落,从各方面打破基金业前行的“制度束缚”,让基金业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激励机制求解
人才激励机制的缺失,一直是基金业发展的软肋。对于这一点,业内人士普遍希望在《基金法》修订后得以解决。
“每一次高管或基金经理的离职,都会对基金公司造成一定的冲击。这些负面因素常年积累下来,让基金业在A股市场的号召力不断削弱。”上海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向记者表示,“由于缺乏激励机制,高端人才对基金业的归属感很低,加上对个人投资的种种约束,导致人才流失的速度近年来不断加快。”
事实上,在制度许可范围内,一些基金公司也曾试图实现一定的激励。如华宝兴业基金公司在2007年曾建立一份基金经理激励计划,具体安排为,根据基金经理购买的基金份额,公司同时用自有资本金按1:1的比例投资和持有相应的基金份额,该部分基金份额的投资收益最终归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所有。2008年,该激励计划升级为“核心投研人员持基激励计划”,基金公司投入金额也从首份激励的210万元增加至当年的734.5万元。
在业内人士眼里,华宝兴业的激励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金经理利益和基金业绩的捆绑,从而达到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基金持有人之间三方共赢的局面。据了解,监管层有意将基金员工“持基计划”向全行业推广,将三方共赢的格局锁定,以解决目前基金行业人才流动过于频繁的问题。
不过,对于许多基金公司的核心人才而言,他们更期望能在基金公司的股权激励上有所突破。一份调研报告指出,随着基金行业的持续发展,现行《基金法》已难以完全适应新型的基金公司组织结构发展的需要,公司缺乏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当前的公司治理制度无法有效平衡基金持有人、员工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基金持有人难以得到效益优先的有效执行。
“如果能实现基金公司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将会大大增强他们对公司以及行业的归属感,这种前提下的共赢才会更加牢固。”前述基金公司总助说,“而《基金法》的修订有望在放宽基金从业人员买卖证券及股权激励方面有所突破。倘若这些预期最终能落实,无疑对基金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治理结构待变
基金公司高管惦记的是股权激励破局,持有人关心的问题则是基金公司治理机制何时、如何发生变革。一位第三方研究机构的高管表示,限制基金公司股东过大的影响力、提高持有人话语权、切实保护持有人利益,才是基金业真正走出困局,重新赢得投资者信任的关键所在。
由于基金公司牌照属于稀缺资源,同时发起人又被限制在具备资格的金融企业,一方面造成基金业进入壁垒较高,另一方面客观导致股东对于基金公司的影响力较大。其结果是,部分基金公司管理层在股东压力下盲目追求管理规模扩张,甚至不惜牺牲持有人利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2007年牛市大搞分红营销、成长股泡沫时抢发中小盘基金,都使目前投资经验匮乏的投资者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同时,治理结构的缺陷也不时地引发基金公司股东与管理层的不和乃至对立,因为“内耗”导致基金高管换人,进而影响基金公司稳定的例子也不鲜见。
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持有人利益高于一切”不应该仅仅是口号,而应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得以体现。他们建议,《基金法》修订应考虑放开基金公司准入,扩大基金公司发起人范围,让基金业更充分、更市场化地竞争。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缺乏“委托-代理”的信托文化传统,可以考虑基金公司的多种组织形式,如试点公司制基金。在现有基金公司中,应该降低召开持有人大会的门槛,提高持有人话语权和监督权,从而让公募基金真正回归到为持有人服务的本质。
多元化的呼声
除了激励机制外,让诸多基金公司感到头疼的是,传统手段已经很难为公司带来增量。
某基金公司高管指出,虽然当前新基金发行看似声势浩大,但得到的效果却基本上是基金业存量份额的“拆东墙补西墙”,基民赎老买新现象普遍,反观整个行业,则是总规模的不升反降。其中,最为市场诟病的则是严重的同质化发行。
“业内经常讨论,就传统产品而言,公募基金业是不是已经到了‘饱和’的阶段?”该高管表示,“从这个角度而言,基金业要想再上一个台阶,多元化发展和产品的实质性创新将是必由之路。”
东吴基金总裁徐建平指出,在基金业未来转型发展中,从业务角度而言,要实现从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目前,国内的资产管理主要以公募基金为主,私募或其他一些理财业务相对发展较慢、规模较小,但未来,非常有必要在专业化基础上实现资产管理行业的多元化。对此,他表示,希望通过《基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进一步拓宽基金公司的投资领域和业务范围,为基金业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