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

丁 丁 刘琳琳 | 2011-07-25 17:38 1933

当代金融家2011年7月刊封面  访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党委书记宋文瑄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2004 年 6月成立以来,围绕“创建一

当代金融家2011年7月刊封面

  访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党委书记宋文瑄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2004 年 6月成立以来,围绕“创建一流金融机构”的奋斗目标,确立“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积极深化改革,各项经营指标连年跨上新台阶。其存贷款余额连续 6 年稳居全省银行业机构第一位,较好地发挥了地方金融骨干和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作为2003年国家第一批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单位,近几年改革发展走在了全国同行业前列。省联社成立7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了“七大转变”:管理体制从依托其他机构代管到实现自主管理的转变,组织形式从县乡两级法人到实现相对完善的县级统一法人转变,盈利水平从全省统算亏损到实现大幅度提高转变,风险从相对较高到实现全面可控转变,经营方向由单一支农向坚持“四个面向”的全方位服务转变,经营管理从粗放管理到实现精细化管理转变,社会地位从弱小零散的金融机构到逐步向正规化、股份制的一流金融机构转变。

  他们成功的诀窍在哪里呢?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党委书记宋文。

  战略篇:思路清晰,定位明确

  “善奕者谋势”。宋文理事长认为,改革发展的前提是要先理清思路,找准定位。

  谈到这里,宋理事长如数家珍地道出了山东省农信“一二三四六”的经营目标和管理思路:

  “一”,即创建一流金融机构的奋斗目标。“二”,是指“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的经营理念。“三”,是指风险防范优先、注重经济效益和持续协调发展的经营原则。银行经营的基本特性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安全性是生命和前提,是生产的方式。金融流通就是让资金流动起来,把死钱变活钱,把小钱变大钱。效益性是目的,也是根本。“四”,是指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六”,是指要全面加强信用工程、制度规范、电子网络、督查体系、员工队伍和企业文化“六大建设”。

  这些目标与思路统一了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思想,增强了整体意识,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凝聚了人心,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发展的目标、方向、市场定位等问题,加快了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步伐。

  正是这种清晰的战略定位,让山东省农信社走上了一条稳健发展的道路。在这7年里,省联社积极开展了“机制创新年”“经营管理年”“制度执行年”“合规建设年”“信息科技规范年”“精细化管理年”等活动,强化了内部管理,提升了服务水平。

  客户篇:立足“三农”,合作共赢

  有清晰的经营目标和管理思路,有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有充足的人才储备,接下来,山东省农信社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如何在山东省内争取更多的客户和市场。

  宋理事长分析道:“市场定位很重要,你有什么样的定位,决定了你能选择什么样的客户。山东省农信社的客户定位很清晰,就是立足‘三农’,但这个‘三农’是广义的,因为现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特别快,我们要跟着农民走,农民现在进城了,许多原来的农村都变成了城市,比如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那么农信社也不能固守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而是要与时俱进,在服务原有农村农民的同时,也要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因此,山东省农信社的原则是:农村市场寸步不让,城区市场寸土必争。”

  据宋理事长介绍,山东省农信社在全国较早实现乡镇营业网点全覆盖,凭借着网点全覆盖,把党的惠农政策与农信社的金融服务落到了实处,发放的农户贷款占比超过96%。为了服务农户,农信社在一些边远地区的营业网点始终没有撤走,员工上班往返一趟要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坐船,经过大半天时间才能到达服务点,但仍然坚守在那里。像这样的小小不起眼的营业网点在山东省农信社还有很多。

  除了服务农村市场以外,农信社还要关注城区的客户。宋理事长认为,经济逐步发展,城镇化速度逐步加快,如果固守‘小三农’的意识,那么随着农民进城,客户流失,农信社的发展也难以为继。要从客户的特点出发,量身定做,真正把服务送到农民的心坎上。

  人才篇:广纳人才,完善机制

  7年来,山东省农信社队伍素质大幅提高。目前,全省农信社在岗员工35岁以下的3万多人,占比49.8%,专科以上学历4.8万人,占比71.8%。究其原因,一是山东省农信社深入推行劳动用工改革,坚持“进退有序”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员工流动机制。一方面,完善岗位退出机制,通过员工内部退养、协议离岗和规范临时用工等形式进行减员;另一方面,从拓宽进口、打开出口、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员工队伍战斗力。坚持“逢进必考”原则,根据全省农村信用社人员需求,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把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了员工队伍。宋理事长向记者介绍了山东省农信社的人才观,就是“学历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才能,但是,没有知识就更难以有才能”。

  二是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山东省农信社启动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利用3年的时间,培养选拔百名业务产品研发、科技开发、风险管理、投资咨询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造就千名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的高级管理人才,培养锻炼上万名具有金融专业特长、实务操作能力强、市场营销意识强的专业技能人才,为农信社的改革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强调团队合作,在全省农信社创造既要有压力又要有自信的工作氛围,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够愉快地工作和生活,这是宋文一直在思考和践行的理念。“去年山东省农信社开展了一个编制外员工转正的活动,通过考试一次性将4000多名员工纳入编内。大体算一算,全省编制外用工全部转正共有近1万人,每个人一年工资支出增加约1万元,总支出为1亿元,但现在我们的营业额己达到400多亿元,农信社拿出1亿元来调动1万个人的积极性,值不值得呢?” 宋理事长微笑着说。

  科技篇:增加投入,科技兴社

  “我们承诺用3年的时间,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金融服务。”这是宋理事长对山东农民兄弟的郑重承诺,也是山东省农信社重视科技,坚持“科技兴社”发展理念的体现。

  山东省联社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建设、产品创新在全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努力打造一流科技支撑平台,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业务创新和管理变革,推进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

  从最初的“一把算盘一支笔”的手工操作到如今的业务处理自动化、金融服务网络化和业务管理信息化,全省农信社建立了统一的电子网络服务体系,整体科技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保持了领先地位。2009年9月,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在全省5300个营业网点顺利上线运行,标志着全省农信社信息科技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省农信社构建了以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为主体,以支付结算、管理信息、自助银行、中间业务等系统为外围的多渠道、集约化的科技支撑平台,建成了包括核心业务系统、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网上银行系统、国际结算系统、中间业务平台系统在内的46个业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征信系统在内的18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管理、数据、业务和渠道的四集中,为农信社业务发展、经营管理以及业务创新提供了科技保证。目前,山东省农信社网上银行已正式开通。

  “科技投入上我们不断增加预算”,宋文理事长意味深长地强调,“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信息科技是引领业务发展的基础,只有科技平台夯实了,我们才能保证业务的持续发展和产品的不断创新。”

  创新篇:把握趋势,推陈出新

  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需求,与城市有很大差异。

  宋文理事长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山东省农信社产品创新的举措。一是创新推广大联保体贷款业务。2007年,省联社大胆探索,在全国率先开发推出了“大联保体贷款”业务,采取“农户联保+担保基金担保”的方式,将村民组成大联保体,对参保农民发放信用贷款,形成了农户、村委、担保体和农信社相互监督、共同促进的贷款业务新模式。“大联保体贷款”业务的推出,创造性的将零售业务传统的点对点营销模式,转变为点对点、点对面相结合的批量化营销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贷款效率,简化了贷款办理手续。截至4月末,全省已组建联保体44万个。二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在全国率先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终端服务,发行“齐鲁乡情卡”。同时,省联社与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合作,开通了“齐鲁惠农一本通”业务,将粮食、化肥、移民等各类涉农财政补贴通过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络直接支付到农户开立的“一本通”账户上,确保了各类补贴资金准确、及时透明地发放到农民手中,实现了政府、部门、农户多方满意。三是创新服务手段,延伸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从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后,为农户代理发放粮食直补款的重任便落在了农信社的肩上。补贴发放期间,广大农民经常把柜台围得“水泄不通”,等几个小时队才能领到惠农补贴。山东省农信社通过科技创新,自主研发了全国首台适合农村和农民使用的,集储蓄、代缴代付款于一体的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实现了农信社网点综合服务的延伸。截至4月末,全省共安装农民自助服务终端2129台,服务客户30万余人次,惠及4000多个农村社区,覆盖450万农村人口。

  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黄蓝战略”是山东“十二五”规划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载体。采访中,宋文理事长向记者再次阐明了未来几年山东省农信社的发展方向,即尽快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升级,继续优化信贷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农信社在机构、人员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服务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黄蓝战略”中最有力的金融支点,实现与地方经济的共同腾飞。

0
标签: 山东省 联合社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