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调筹建国际金融中心

2008-05-08 09:24 308

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首都金融业的定位和工作目标是将北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一改低调回避态度,市委市府下发指导意见

  “这个事肯定是有的,前段时间(4月份)开会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但现在还未接到正式通知。”5月6日,北京金融办一位知情人士如是告诉记者。


  上述知情人士称,这是北京市首次以市委市政府文件的名义就金融业发展发布权威的指导性意见。“虽然2006年北京市下发了一个《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但并没有明确关于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事宜,而此次则做好了决定。”

  两年前低调准备

  其实,北京在2006年出台的《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中,就对在北京的金融企业和个人给出了很多优厚条件。

  在所得税方面,对为首都金融业发展有特殊贡献、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的金融企业,所得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金融企业连续聘用两年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可按其上一年度所缴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80%的标准予以奖励。

  另外,2006年的《意见》还规定,对2005年2月1日后在京新设立或新迁入的金融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对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补助1000万元;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下、5亿元(含5亿元)以上的,补助800万元;注册资本5亿元以下、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补助500万元。

  而此次《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则对北京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作出了新的界定:届时,北京国际金融中心将呈现“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总体布局,即把金融街作为金融主中心区;北京商务中心区(CBD)作为金融副中心区;新增海淀中关村西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丰台丽泽商务区为北京市新兴科技金融功能区;通过对新兴金融功能区的开发建设,优化首都金融中介服务环境、加快金融功能区的建设、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除此之外,还将建立后台服务区,推进海淀稻香湖、朝阳金盏、通州新城金融后台服务园区的征地拆迁和土地开发工作,推进西城德胜金融后台服务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将北京产权交易所建成全国性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与国家版权局合作,促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建设。北京还将着力推动全国棉花电子交易市场、北京石油交易所等重要商品市场的发展,构建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有机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市场体系,并为探索培育期货等衍生性金融市场创造条件。

  据北京方面相关人士介绍,“对于正在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的北京来说,此次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口号来得及时、恰到好处。”

  谋“三足鼎立”之一足

  近几年,随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而3个地区各自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无疑是对这种格局的肯定。

  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博士曾对外界透露,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正在中国金融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中加速前进。另外,上海已经开始建设资金、资产管理中心,而银行间短期头寸资金管理正是金融业发展最快的业务。

  与此同时,天津也不甘落后,自从“金融市长”戴相龙2002年12月30日被任命为天津市市长后,天津就确立了打造北方金融中心和组建北方海港制造业中心的目标。

  虽然现在这位“金融市长”已成为社保基金的掌门人,但天津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梦想依旧不变。5月23日,天津将举行2008天津国际投资理财博览会。据组委会介绍,除了要达到“金融服务经济、金融服务企业”的目的,还力求拉近普通百姓与金融机构、相关工商企业之间的距离。看来天津大有“金融观念深入人心”之势。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认为,如果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建成,深圳将和香港一起成为辐射我国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上海将成为辐射我国华东地区的金融中心,北京除了将成为全国的金融调控中心外,还将为华北地区提供金融支持,并成为国际金融机构入驻中国的首选之地。

  北京重寻定位?

  北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宏告诉记者,北京进军国际金融中心有四大优势,首先北京具有首都优势,在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跨国金融机构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第二,北京城市的金融基础条件较好。去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1126.3亿元,占北京市GDP的12.5%。北京目前有各种金融机构677家,其中银行234家(包括几大国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59家、保险公司117家,及其他金融机构207家。北京是全国金融管理控制中心,一行三会都设在北京。第三,金融街和CBD都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金融街控制全国60%以上的金融资产、90%以上的信贷资产以及65%以上的保费资产。而CBD更是寸土寸金,每平方公里就有34家国际金融机构。第四,北京具有很好的政策鼓励机制,但是目前政策服务优势在淡化,北京正逐渐向提高服务环境转变。

  清华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则认为,考察一个城市是否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准,不仅是该城市的金融机构,也要观察这个城市的金融产品,如国际金融中心芝加哥以商品期货著名,纽约等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也有很多的金融产品,因此北京进军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在金融产品方面有所突破。此外,北京要建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涉及政府的规划和布局,也涉及到北京这座城市的定位。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