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中美货币政策或到“同向而行”时

王 勇 | 2011-07-13 08:50 1075

  为力促货币政策“同向而行”,中美需要建立货币政策互信机制。如果两国能相互包容,经济关系就会更加密切。可以说,增强人民币汇率弹

  为力促货币政策“同向而行”,中美需要建立货币政策互信机制。如果两国能相互包容,经济关系就会更加密切。可以说,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确保基本稳定,是中国的需要,也是美国的需要;人民币国际化有益于中国,但会帮助美元更好地发挥国际货币作用。切望美国有识之士能着眼大局,采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

  王 勇

  差不多就在中国央行宣布年内第三次加息的同时,美联储也完成了于6月底结束的QE2总计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购买计划,并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在0-0.25%不变,但并没有推出QE3计划。笔者据此判断,QE2后,中美货币政策或许已到了该“同向而行”的时候了。

  所谓“同向而行”,即在反通胀方面逐步取得一致共识,但同时也应防止经济运行出现反复。美国供应管理协会7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美国ISM制造业指数从5月的53.5意外升至55.3,高于市场预期;而6月ISM非制造业指数由5月的54.6回落至53.3,又略低于市场预期。另据7月8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仅增加1.8万,大大低于市场预期,而失业率升至9.2%,又高于市场预期。同样,美国通胀形势也不容乐观。尽管6月CPI尚未公布,但市场普遍预计会高于5月的3.6%。上述数据表明,美国经济虽保持温和的复苏步伐,但复苏势头以及就业情况不尽如人意。同时,近期通胀走高,基本封杀了QE3的可行性。因此,美联储在6月下旬议息会议上没有推出QE3,但也不立即开始货币紧缩。这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已进入“犹豫期”。

  再来看中国的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态势。6月CPI同比上涨6.4%,这是自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值。今年上半年CPI平均超过5.3%,持续在高位运行。而此前公布的6月中国PMI已降至50.9% ,创28个月新低,预示未来经济增长率可能继续降低。再加上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整体从紧,包括紧货币和紧信贷。央行通过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发行49期央票以及数起启动正回购等措施抑制信贷投放规模,调整货币信贷结构。但目前存在着的油荒、电荒、水荒(灾)、劳动力荒以及钱荒进而诱发经济“滞胀”预期甚至经济“硬着陆”预期,又对下一步货币政策调控形成一定的制约。于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也渐渐进入了“犹豫期”,加息步伐放慢,同时,公开市场连续数周实现净投放。但央行年内第三次加息,又用实际行动证明,当前控制通胀仍是重中之重,而货币政策进入“犹豫期”,只是央行在反通胀道路上暂且放缓脚步,反通胀方向依然不变。

  由此看来,中美货币政策“同向而行”的时机已渐趋成熟。

  当然,毕竟2010年以来中美货币政策运行相悖而行,一边是 “收水”,另一边“放水”而美联储始终不加息对中国经济影响非常之大。因为美联储不加息,而中国持续加息,双边利差急剧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直线升值已给中国出口造成巨大困难。同时,大量国际热钱流入中国,又加剧中国的通胀压力。因此,双方今天需在深刻认识通胀是中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敌”之后,多策并举,力促货币政策“同向而行”。

  对中国来说,可考虑择机推出“相对紧缩、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新货币政策思路是: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资本流入、外汇占款格局依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保持整体流动性调控的相对紧缩;但在诸如“三农”信贷、中小企业融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金链、保障房建设投资等领域以及南方遭受重大旱涝灾害等地区,可推动政策定向宽松,以有效把握货币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对美国而言,美联储应尽快退出QE政策。经过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已将资产负债表扩张至近3万亿美元。然而,美国的经济状况尤其是失业率改善却收效甚微。同时,QE2制造的大量流动性造成资产价格迅速膨胀,还带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输入型通胀压力。美联储单纯依靠向市场“撒钱”来刺激经济复苏的货币政策,虽然“看上去很美”,且富有科技含量,但实践证明不可持续且后患无穷。因此,美联储必须尽快扭转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政策,更不能变相推出QE3,而是应当将着力点放在美国经济结构调整上。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今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若美国经济出现稳固向上态势,在美国国内通胀压力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美联储需适时进入加息周期。

  为力促货币政策“同向而行”,中美需要建立货币政策互信机制。中美经济互补性强,如果两国在政策互信中能够相互包容,经济关系就会更加密切。当前政策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国际化上。可以说,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确保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中国的需要,也是美国的需要;人民币国际化虽益于中国,但更会帮助美元更好地发挥国际货币的作用。切望美国有识之士能着眼大局,双方共同采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并积极关注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氛围。

  另外,两国应在解决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上加强协调。问题是,2012年,美国面临大选,中国政府也将换届,但政策问题还是可以通过双边对话磋商,而多边问题也可在今年11月G20戛纳峰会的框架下协调。只要中美能在货币政策有效协调,解决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的效率就将大大提高,全球通胀也有望缓解。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0
标签: 货币政策 而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