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研发团队看市:需求不振造成压制 大豆供需格局依旧趋紧

良运期货 | 2011-07-05 11:27 1524

  行情回顾美豆指数走势图(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良运期货)连豆指数走势图(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良运期货)  宏观上,一方面希腊议会通过了

  行情回顾

美豆指数走势图(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良运期货)

连豆指数走势图(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良运期货)

  宏观上,一方面希腊议会通过了其财政紧缩计划,这为后续希腊获得120亿欧元的救助基金铺平了道路,市场对欧债危机的担忧情绪获得阶段性缓解。令一方面,美国QE2如期结束,但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疲软的经济数据表明未来美国经济形式依旧不容乐观,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料不会改变,美元的下行趋势或将依旧。而国内方面,市场预估6月份的CPI增速或将依旧高于5月份,通胀压力依旧凸显。尽管如此,国家领导人近期表示,国内通胀水平获得阶段性成果,市场认为未来紧缩货币政策可能会有所松动,市场获得极大信心。

  CBOT大豆走势自今年2月份阶段性见顶后至今,基本维持在1300-1400美分/蒲之间震荡,究其原因,是因为南美大豆产量的持续上调以及需求的不振对大豆期价造成了压制,而新年度大豆产量的担忧又提供了支撑,随着7、8月份的到来大豆生长将进入关键的鼓粒灌浆期,这个阶段的天气状况将决定新年度的大豆实际单产情况。而国内在通胀的大背景下,政府频繁的大豆抛储以及不断被延期的植物油限价政策使得大豆走势更加疲软。但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大豆供需偏紧的格局依旧没有改变,未来关注大豆需求尤其是压榨局面的改善以及7、8月份大豆种植带的天气状况。

  行情分析

  一、美国大豆需求不振,出口量和压榨量纷纷下降

(数据来源:USDA 良运期货)

(数据来源:USDA 良运期货)

  6月30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大豆季度库存报告显示,6月份的美豆季度库存为6.19亿蒲式耳,不仅高于市场预期的5.91亿蒲式耳,同样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跌走势而高于去年同期的5.71亿蒲式耳。而美国农业部之前公布的3月份的大豆季度库存量为12.49亿蒲式耳,低于去年同期的12.7亿蒲式耳。也就是说,今年3-6月份的美豆使用量下降。

  (数据来源:USDA 良运期货)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今年3-6月的大豆使用量仅6.3亿蒲式耳,而去年和前年3-6月份的大豆使用量维持在7亿蒲式耳左右,可见,今年3-6月份的大豆使用量较前两年相比下滑量高达7000万蒲式耳。究其原因,则是因为美豆出口量的持续下滑以及美国大豆压榨量的减少所致。

  1、美国大豆出口量持续下滑

(数据来源:USDA 良运期货)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近期的美国大豆周度出口量持续下降。而截至6月23日当周2010/11年度美豆出口净销售减少量高达33.56万吨,出口量的下滑趋势明显。同样截至目前,2010/11年度美豆累计出口量为4148万吨,较美国农业部全年预测值4191万吨还差43万吨未出口,折合为1580万蒲式耳。

  美国大豆出口量下滑的原因有两点:

(数据来源:良运期货)

  一是因为南美大豆的丰产并上市对美国大豆造成冲击,特别是南美大豆较美国大豆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从去年12月份开始,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到岸成本较从南美进口价格开始走高,到今年6月份价差高达200元/吨。而从历史来看,CBOT大豆期价与南北美大豆价差由很大的关系。CBOT大豆期价从去年7月份的900美分/蒲持续走高至今年2月份的1400美分/蒲之上,同时,从去年7月份开始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价格开始低于从南美进口且一直持续到去年的12月份,在这期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量大大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讲,南北美大豆的价差影响了美豆出口情况进而影响到了大豆的期价。而目前,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价格开始从200元/吨的高位迅速回落至100元/吨附近,后续美国大豆的出口情况将依赖于价差的变动。

  另一个原因则是中国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因素。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占美豆出口总量的60%,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产量占中国进口总量的50%。所以中国进口大豆情况对美国大豆出口量影响重大。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良运期货)

  也是从今年2月份CBOT大豆步入回调开始,中国2月份的大豆进口量开始减少,同时3、4月份的大豆进口量同比下降。据中国海关公布的5月份的大豆进口量为456万吨,同比、环比开始增加。由于中国进口大豆大部分用来压榨使用,所以国内大豆压榨情况将影响大豆的进口量。

(数据来源:良运期货)

  同样也是从去年12月份开始,中国进口大豆压榨局面开始亏损,至今亏损额已由-400元/吨较少至300元/吨左右。国内压榨局面长达6个月之久的亏损主要是由于国家为了控制通胀而实行的食用油限价政策,目前市场报道称食用油限价政策或将延迟至中秋节前后。所以,后续的食用油限价政策以及压榨情况依旧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2、美国大豆压榨量依旧偏低,但豆油、豆粕的库存量大幅减少

(数据来源:美国普查局 良运期货)

(数据来源:美国普查局 良运期货)

(数据来源:美国普查局 良运期货)

  美国普查局公布的5月份的美豆压榨量为1.2803亿蒲式耳,同比减少,但幅度下滑,且环比小幅上升。而截至去年9月至今年5月,美豆累计压榨量为12.706亿蒲式耳,仅高于过去9年中的02、03年,压榨总量依旧偏低。未来压榨量能否持续好转迹象依旧有待关注。

(数据来源:美国普查局 良运期货)

(数据来源:美国普查局 良运期货)

  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豆压榨量得减少,使得豆油、豆粕的库存大幅下降。美国普查局公布的5月份的豆油库存量为3173652千磅,低于往年水平,且持续走低。而豆粕5月库存量为374957短吨,同比环比大幅下滑。油粕库存减少不会是一个常态,随着后续油厂对油粕库存的补充,势必会增加对大豆的压榨量。

  二、新年度的大豆产量依旧不容乐观,供需格局或将更加偏紧

  1、美豆期末库存及库存消费比持续偏低

(数据来源:USDA 良运期货)

  从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6月份的供需报告来看,2008/09、2009/10以及2010/11 连续3个年度的美豆库存消费比为5%附近的历史低位,大豆偏紧的供需格局没有改变。

  2、种植面积再遭下调

  USDA对2011年度作物耕地面积预测

(数据来源:USDA 良运期货)

  6月份的意向种植面积报告显示美国种植户2011年将种植2.507亿英亩八种主要田间农作物,较2010年的2.45亿英亩增加570万英亩。其中主要面积的增长依次为玉米、小麦和棉花,稻谷和小饲料粮(高粱、燕麦和大麦)的面积小幅减少,而大豆面积下降220万英亩,减幅最大。

(数据来源:USDA 良运期货)

  美国农业部报告公布的新年度的大豆种植面积为7520.8万英亩,较市场预估的7647.6万英亩低140.1万英亩,同样低于美国农业部3月份的预估量7660.9万英亩和去年的7740.4万英亩。

(数据来源:USDA 良运期货)

  农业部给出的新年度的大豆收割面积7425.8万英亩,如果按照农业部预估的43.4蒲式耳/英亩的单产计算得新年度的大豆产量为32.23亿蒲式耳,低于6月份预估的32.85亿蒲式耳,同样低于去年的33.29亿蒲式耳的大豆产量。

  3、单产也存在下调的可能性

(数据来源:USDA 良运期货)

  随着7、8月份大豆鼓粒灌浆期的到来,天气影响下的单产情况将更加受到市场所关注。6月份的供需报告预估今年美豆单产为43.4蒲/英亩,高于今年趋势单产43.0蒲/英亩的水平。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种植报告显示,今年的大豆种植较往年偏慢,且截至6月27日的大豆优良率为65%,低于去年67%的水平。虽然现在预估大豆的单产情况为时过早,但是我们从1995年-2010年的历史来看,大多种植进度偏慢的年份大豆实际单产都达不到趋势单产,从概率上来讲,新年度的大豆单产也有可能达不到43蒲/英亩的趋势单产,所以后期大豆单产依然存在下调的可能性。当然,大豆的实际单产将更多的依赖于7、8月份大豆鼓粒期和灌浆期的天气状况。

  历年大豆播种进度与单产情况

(数据来源:USDA 良运期货)

  而假如今年符合“历史规律”,大豆单产低于趋势单产43蒲式耳/英亩,那么新年度的美豆产量将会下滑至31.93亿蒲式耳之下,大豆供需格局将会更加紧张。

  结论

  综上所述,一方面CBOT大豆自今年2月份开始裹足不前是由美豆需求量下滑引起的,而后续美豆出口量的好转有待南北美大豆价差的缩小或逆转以及压榨局面改善后的中国进口大豆量的增加,而美豆压榨量有待未来豆油和豆粕的补库而增加。另一方面,新年度的美豆种植面积急剧减少,而单产也存在下调的可能性,新年度的大豆产量依旧不容乐观,大豆的供需格局有更加紧张的趋势,特别是随着7、8月份大豆鼓粒灌浆期的到来,市场对天气的炒作因素或将成为大豆牛市行情启动的导火索。

0
标签: 文华 走势图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