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百强、汽车三十强企业做大做强,任重道远

2008-04-27 20:32 528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工作部承办的“2007年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收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工作部承办的“2007年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收入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会暨机械工业战略发展研讨会”于08年4月24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圆满结束。

  会议在紧锣密鼓的节奏中进行,24日上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会长蔡惟慈在07年中国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报告中公布了07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汽车三十强企业名单,表彰了机械、汽车行业大企业取得的成绩。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于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会长蔡惟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朱一平等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在会议期间对于获奖的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汽车三十强企业进行了荣誉证书和奖杯的颁发。获奖企业如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何真临以“自主创新是引导三一做大作强的第一驱动力”为主题、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裁李积荣以“加强自主创新实现更高发展”为主题、中国西电集团代表施曼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西电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纷纷做了精彩的汇报。

  24日下午的机械工业战略发展研讨会上,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新信息”为主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蔡惟慈以“抢占先机迎接机械工业升级的春天”为主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董扬以“2007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为主题分别做了深度的汇报。三位出席会议的领导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机械工业形势、汽车工业形势用一系列数据、事例给参会的机械百强企业、汽车三十强企业、行业协会、金融证券、媒体代表上了生动的一课。

  机械百强企业、汽车三十强企业07年再创佳绩

  2007年,中国机械工业坚持科学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促进全面振兴,经济、技术又取得新的成绩。机械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工业生产增幅实现连续5年超过20%;利润连年超高速增长,比上年增收1500亿元。2007年汽车工业大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10924亿元,为2003年5514亿元的1.98倍,平均年增18.64%。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迅速增加,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机械、汽车特大型企业2003年12个,2006年23个,2007年已达42个。大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勃勃生机。

  机械行业重要领域再创佳绩

  发电设备:2007年全国产量为12991万千瓦,其中,上电、东电、哈电三大集团生产9272万千瓦,约占总产量的3/4。

  汽车:汽车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汽车产量世界第三,新车注册量第二,摩托车产量世界第一。

  农机、内燃机行业:2007年机械工业大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7492亿元,为2003年第一届排序时3236亿元的2.32倍,年均增27.35%。

  工程机械行业:徐工、长沙建设、三一、柳工、厦工、安徽叉车等工程机械集团,开发了超高扬程混凝土输送设备、特大型工程起重机、高速公路路面设备等高档次工程机械设备,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很大进展。

  电工行业:借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东风,崛起了上电、东电、哈电等一批能与跨国公司抗衡的企业集团。企业的发电设备年产量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连续三年居世界同行前列;销售额已达300亿元左右;超超临界百万千瓦火电设备、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大型水电机组已能自主生产,显示三大集团的电站设备生产技术和制造能力已达世界一流水平。

  机床工具行业:机床工具行业大企业,通过重组并购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机床制造集团。沈阳、大连机床集团,双双进入世界机床企业前十名,北京京城、齐二、济二、秦川机床等集团,加快了改制重组和技术改造的步伐,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重型、通用机械行业:重型、通用机械行业为矿山、冶金、石化、石油、建材等工业的结构升级,为交通、水利等重点设施建设服务。一重、二重、大重•起重、太重、北方重工、中信重机等大企业集团,在连铸连轧等现代化冶金设备,煤直接液化制油的特大高压容器,大型矿用挖掘机、大型起重机、大型盾构机和大型水泥设备等重要产品的制造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纵观目前机械工业形势,蔡惟慈会长认为机械工业已进入由量变转向质变、产业加速升级的关键时期,业内骨干企业应该审时度势,抢占先机。

  机械百强企业、汽车三十强企业作为机械工业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机械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领跑者,在其发展的宏观环境下,机遇与挑战中应审时度势、迎风破浪、把握现阶段其发展重点,机械行业企业做强做大,任重道远。

  机械百强企业、汽车三十强企业面对的机遇:

  第一,机械行业多年来的努力,尤其是近几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正在迅速积累起由量变向质变跃升的巨大能量。表现在增长速度很高,大体达到“七年五倍”甚至以上;二是效益增速超过生产,发展质量较好;三是出口增长格外引人瞩目,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

  第二,国家针对机械工业、汽车行业颁布的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装备制造业振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出台以来,特别是十六大。十六大把装备制造业订立为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一个重要的产业,而且也是显示综合国力和现代化程度的一些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标志性的产业。节能减排在推进 淘汰落后企业绝不手软。2007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逐步见到成效。但是要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央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45条具体工作安排。建立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落实责任制和政策措施,各级政府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机械行业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度在加大。如加强车辆生产环节管理,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推进车辆产品技术进步;国Ⅲ排放政策、乘用车和3.5吨以下商用车油耗标准;制定措施规范汽车市场秩序,治理和纠正车辆外挂行为,规范汽车税费征收秩序和公路运输市场秩序;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要求中小企业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规范汽车出口秩序,修改交通保险制度,规范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国家新的经济调控政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特别要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密切跟踪经济形势新变化,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样针对机械行业而论,在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下,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平稳发展将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强有力保障,也有利于目前抵制美国次贷危机对机械行业进出口方面的不良影响。

 机械百强企业、汽车三十强企业面对的挑战:

  首当其冲,次贷危机对机械行业的影响。国际经济降温将导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明显放缓,2005-2007年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占全部贸易顺差的比重分别为112%、81%和62%。2007年净出口拉动中国经济2.7个百分点,其中对美贸易顺差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2008年如果美国经济下滑衰退并带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造成中国出口减少,在中国进口保持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净出口规模将减少,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下降。在一系列外贸环境趋紧的要求,贸易顺差增多导致低档产品领域的国际贸易摩擦剧增;人民币升值削弱我竞争力。针对于机械工业行业,只有加快产业升级才有出路,不升级就只能被挤出国际市场。

  第二,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大环境的变化,逼迫机械工业加快升级。表现在一,资源性要素约束趋强。主要原材料及燃料价格轮番普涨,新劳动法实施推动成本上升,利率汇率提高,银根紧缩,环境要求提高,土地供应趋紧,关键进口料件瓶颈约束趋紧。其二,用户要求在迅速升级。表现在核电、输变电、风电、冶金、石油化工、露天矿、隧道掘进、造船等方面,用户对装备的要求在向世界水平看齐,机械工业企业不升级就没有机会。其三,同行间竞争加剧使然。缘由:实物产品需求增长速度趋于回落;产能持续高速扩张;导致:在上述双重压力挤压下,供大于求的矛盾正在再度激化;态势:民营企业由低向高、由外围向核心的扩张势头越来越猛烈;外企挟技术、资金优势垄断高端市场;结果:企业压力巨大,竞争加剧,不进则退。

  机械百强企业、汽车三十强企业现阶段发展重点一:自主创新

  2007年度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各项指标令人振奋。但相对于国内外不断提升的需求,我国大企业在经营规模、创新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仍然显得很不足;与世界一流企业比,差距则更为明显。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名列机械百强之首,但销售额仅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5.5%;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位的徐州工程机械集团,仅为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7.5%、日本小松公司的19.3%;居农机行业之首的一拖集团仅为美国迪尔公司的7%。一汽集团、上汽集团虽已于2005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2007年座次分别排位于385名和402位,但其销售额仅为列入世界汽车制造第一、二名的通用汽车公司和丰田公司的12.08%和12.20%,为世界汽车制造第五强的大众汽车公司的18.9%。

  蔡会长在报告会中多次都提到,创新能力不足是中国大型企业的最薄弱环节。我国机械、汽车工业总体技术自给率只有60%左右,尤其是在重大成套装备和高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尚未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我们的追赶速度还应加快,力度还须加大。目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其所拥有的大型企业之间的实力比拼。中国机械、汽车大企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为机械、汽车工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打下了良好基础,全行业要抓住机遇,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联合重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尽快成长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现阶段,机械百强企业、汽车三十强的大企业,对于自主创新程度很高,并作为其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如此次百强发布会上,中国西电集团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推进西电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的报告中,中国西电集团把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跨国集团作为战略目标。具体实施目标分为五个主攻方向:第一,以跨国公司为标杆,在经营规模上名列中国市场竞争企业的前茅;第二,发挥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持的作用,打造中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集团;第三,以自主创新为主线,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体系;第四,加大技术改造步伐,全面开展交直流特高压设备研制;第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打造国际知名的西电品牌。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裁李积荣以“加强自主创新实现更高发展”为主题,在其报告中,上汽集团创新工作思路:消除对方顾虑,深化对方合作;实现对外合作和自主开发并举。指导思想: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发展;收购国外企业合作生产;深化战略合作合资生产;合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发展原则:三“不”即不完全依赖外方、不排斥外方参与、不违反知识产权;一“用”即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发展特点:特点一,起点高;特点二,技术新即二次开发创新、集成开发创新、原始开发创新;特点三,管理精;特点四,人才广即引进国外关键领军人才、集聚业内优秀开发人才、发挥海外中心协同效应。做好三个开发:第一,自主开发即集成国内外的技术资源,建设自主品牌开发经营体系,并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二,联合开发即依托国外合作伙伴的技术优势,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形成合资企业本土化开发能力。第三,超前开发即瞄准世界汽车工业技术路线,加强中外合作和产学研结合,抓好“世界同一起跑线”项目。

  机械百强企业、汽车三十强企业现阶段发展重点二:结构调整

  机械工业行业重组力度加大,实现跨越式发展。大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和上市,是2007年中国机械、汽车工业企业做强做大的突出亮点。

  上汽与南汽两强联合重组,资产总额近1000亿元,年产销量有望超过200万辆,产销量有望和现代、日产、菲亚特、雷诺、三菱、铃木、马自达等相近;陕西鼓风机集团与西仪集团、西安锅炉总厂签订重组协议,与西北化工研究院和陕西重机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望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做强做大的步伐;由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气体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成立的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有望成长为亚洲最大的通用机械制造基地;潍坊柴油机控股湘火炬和法士特,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德力西与施耐德组建合资公司以提高产品档次;杭州制氧机集团收购江西制氧机厂;长沙建设并购黄河工程,等等。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正在加大重组并购力度,构建更强大的发展平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2007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指出汽车工业机构调整,联合重组步伐加快。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同时也为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规模,降低发展所需的时间和资成本,国内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日趋活跃;引人注目的上汽集团与跃进汽车集团汽车业务的全面整合项目,预示着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将翻开新的一页;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汽车产业之间联合或重组企业42家,其中整车与零部件联合或重组企业7家,整车与其它领域合作的有11家,零部件企业之间联合或重组的有5家;另外,开展校企合作、银企合作、跨行业合作等项目的有13家。

  结构调整,对外合作呈现新特点:特点一,中外合资由合资企业从跨国汽车公司引进技术、支付车型转让费,然后在中国生产进行生产的模式,向中方汽车企业以自主品牌、专有技术作为投入,在国内或境外建立合资企业的模式转变(单一向多样)。具体表现在,奇瑞汽车公司与美国量子公司合资建设乘用车项目,合资公司生产奇瑞汽车公司开发的轿车和运动型乘用车产品;奇瑞汽车公司与菲亚特合资项目,合资双方各自拿出产品和技术组建合资公司。特点二:合资合作向商用车领域发展。具体表现在,东风、日产、沃尔沃集团就沃尔沃与东风合作生产商用车项目达成框架协议;广汽集团、丰田日野重组沈飞日野项目通过国家核准;美国铝业公司与宇通客车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新一代全铝客车。特点三,自主品牌走出国门,加快经营国际化步伐。具体表现在,长城汽车在乌克兰、俄罗斯建厂;中国重汽与俄罗斯吉尔汽车公司合资;奇瑞汽车在伊朗投资建厂;吉利汽车在印度尼西亚启动CK-1 CKD汽车组装项目;华晨在俄罗斯建10万辆产能基地。

  蔡会长在此次会议上,针对于机械百强、汽车三十强企业,发自肺腑的希望机械百强、汽车三十强企业能成为全行业的中坚和翘楚,肩负着国人对中国机械、汽车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希望和梦想。

  机械百强、汽车三十强企业应该冷静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正视产业加速升级形势下的条件,戒骄戒躁,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快做强做大的步伐。蔡会长在会上也对机械百强、汽车三十强企业提出了由衷的几点建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要立大志:敢于立志建设世界知名企业;勇于立足中国国情,创造出与福特、丰田比肩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二要下大力:甘于以自己的心血和激情致力自主创新,把腾飞的业绩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打造“中国创造”的优良形象;三要善学习:学习国内外同行的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改变重“硬”轻“软”的倾向”。

0
标签: 中国 机械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