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扮靓中报拼命揽存 基金销售雪上加霜

陈楚 | 2011-06-29 11:03 398

原本已经异常艰难的公募基金销售,本周的形势更为严峻。今年以来,信贷政策持续收紧,A股市场震荡下跌,公募基金净值不断缩水,亏钱效应让不少意欲认购的投资者望而却步。在资金紧张的背景下,不少银行纷纷发行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于利率较高的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从而取得较高收益。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

  原本已经异常艰难的公募基金销售,本周的形势更为严峻。上半年剩余的时间屈指可数,上市银行在做中报的压力之下,为了使得中报业绩好一些,在上半年的最后几天拼命揽存,银行客户经理销售公募基金的动力几乎降至冰点,相反,银行自身的理财产品却成为客户经理竭力兜售的对象。

  据一家上市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的人士介绍,该分行上周专门召开过会议,部署本周、也就是今年上半年最后几天的工作量冲刺工作。“现在国内银行仍然是靠规模取胜,利润主要来源仍然是息差。”因此,为了扮靓中报业绩,银行会在本周“各显神通”,拼命揽存。

  据上述人士介绍,在如今的弱市中,银行之所以拼命做中报,主要是担心一旦中报业绩低于市场预期,投资者会抛售公司的股票,这不仅有损于银行品牌形象的维护,也不利于大股东的利益。因此,越是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银行越有做好中报业绩的冲动。

  证券时报记者在深圳几家上市银行的网点看到,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折页被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银行的电子宣传屏幕上,也闪动着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介绍和发售情况。公募基金则被放在较偏的位置,客户经理也主动向记者推荐起银行理财产品来,而业绩优异正是这些客户经理最大的说辞。

  今年以来,信贷政策持续收紧,A股市场震荡下跌,公募基金净值不断缩水,亏钱效应让不少意欲认购的投资者望而却步。与此同时,银行间拆借利率高达9%左右,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预期收益超过7%。

  在资金紧张的背景下,不少银行纷纷发行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于利率较高的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从而取得较高收益。这也带动了银行理财产品的空前热销,6万亿左右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不足3万亿规模的公募基金。

  “现在银行在考核客户经理时,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销售是一个重要指标。在这种激励导向下,客户经理根本没有销售基金的动力。”深圳一家正在发行新基金的公司市场总监无奈地表示,尽管基金公司在首发上拼尽了全力,给予银行的各种激励比起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无奈银行为了揽存,尤其是本周,银行做中报揽存的迹象十分明显,根本不会考虑到基金公司的“苦苦哀求”。

  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是银行系基金,也遇到了新基金不得不延长募集期的尴尬。上海和深圳的两家银行系基金公司,日前分别发布了延长新基金募集期的公告。即使是在延长募集期后,一家合资银行系基金公司旗下的新基金,仅募得3亿元资金。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股市行情不持续转好,基金不出现赚钱效应,销售难的局面还会持续。而且,募集额度在2亿元左右的迷你基金会批量出现,基金公司除了赔钱赚吆喝外,在整个理财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会进一步走低。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华为在迪拜举行创新产品发布会

2024-05-10 11:51
95220

不得计入一般性存款!2万亿银行理财“套壳”保险资管协议存款或生变

2024-02-28 13:51
183960

金龙鱼业绩快报:2023年净利润28.5亿元,同比下降5.4%

2024-02-22 13:38
168703

苹果公司据悉调整音频产品团队领导层

2024-02-22 13:00
145458

银行理财规模回升,投资者数量突破1.1亿

2024-02-22 12:49
103693

“人才消费贷”兴起,多家银行推大额产品抢赛道

2024-01-29 13:57
13775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