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生:不认为中国通胀失控风险大

2011-06-27 09:15710

  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25日-2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26日在论坛上表示,对中国目前通胀的形势,政策的紧

  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25日-2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26日在论坛上表示,对中国目前通胀的形势,政策的紧缩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担心很多。如何来看这个问题,彭文生表示,第一,短期形势压力确实比较大,体现在通胀;第二,中期我们并不悲观,我们不认为中国通胀失控风险大,我们也不认为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大;第三,长期来讲还是需要体制经济方面的改革来增强对经济的效率。这样才能够达到可持续在温和的通胀情况下,可持续的增长。

  以下为彭文生发言实录:

  这个专题其中提到一个宏观经济,看投资环境确实是一个平稳的宏观环境非常重要。我上个星期在美国纽约芝加哥见了投资基金的客户,我整体的感觉是这次和我几个月前做路演的时候,大家对中国的经济形势看法明显悲观了很多。这一方面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说,最近全球的形势看到美国的经济比预想的弱,欧洲的债务危机看不到明显的解决办法。所以全球经济好像回到了金融危机之初的时候,大家其希望与中国的拉动作用。同时投资者对中国目前通胀的形势,政策的紧缩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担心很多。

  怎么来看这个问题,我想三个观点。第一,短期形势压力确实比较大,体现在通胀。第二,中期我们并不悲观,我们不认为中国通胀失控风险大,我们也不认为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大。第三个观点,前面讲的各位嘉宾讲的比较多的,我们需要长期来讲还是需要体制经济方面的改革来增强对经济的效率。这样才能够达到可持续在温和的通胀情况下,可持续的增长。

  首先讲短期形势,为什么说不确定。我们看达到5.5%,最近几个星期的食品价格走势看,6月份通胀超过6的可能性很大。6月份的通胀创通胀的新高,同时我们看到经济增长有放缓的情况。我们看到工业生产增长力最近几个月有所放缓,工业增长的放缓可能和供给方面的因素有些关系,不一定是需求,包括日本地震的影响等等。

  需求还是比较强劲,投资的增长非常强劲。刚才张所长提到,投资方面的情况。消费增长稍微放缓一点,出口增长放缓情况比较大一点。这就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好像是增长比较平稳,这有稍微放缓,但是通胀还是在往上做,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短期内宏观政策还会需要维持一个偏紧的态势,未来两三个月,尤其货币政策会是偏紧的一个态势。

  这就延伸到我们从现在这个时间点看,第二个问题,一会我们讲中期的不要太悲观。中国通胀失控导致政策大幅紧缩,这种风险到底多大。第一点,为什么讲风险不大,政策调控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我们刚才讲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主要是体现政策的调控需求,抑制作用开始显现。随时时间的推移对控制通胀有帮助。

  一种解读就是政策的调整,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它是有不同的时间差。一般来讲,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到两个季度之后,经济增长放缓,总需求放缓,所以在某一段时间,我们观察到增长放缓,这个是我们当前形式的一个总的看法。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调整对通胀的影响在下半年会逐渐显现出来。

  第二个方面,大宗商品价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这个是对缓解我们成本压力有帮助。第三个主要原因,前面嘉宾也在提到,我们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问题。总体经济来讲,尤其是制造业供给还是比较充分。在体现人口结构上来讲,中国处在生产年龄阶段人口大幅度超过消费年龄阶段的人口。那些国家他们因为小孩多,年轻的人口多,他们的消费的人口多于生产的人口。所以我们中国经济应该说还是一个供给比较充分的,在货币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一个之下,应该是通胀失控的风险比较小。

  过渡的政策检索导致的经济增长大幅度放缓也比较小,我们看历史,中国的经济所谓硬着陆主要因素是来自外部需求大幅度下降。全球经济危机都是这样,全球来讲,目前看到增长比预期的弱,现在这个阶段,应该说出现早前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大幅下跌的风险还是比较小。第三个方面,中国经济供给比较充分,所以政策在总需求的余地还是很大。如果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情况下,政策进行调整对经济的帮助这个空间还是挺。所以这是我讲的中期不要悲观。

  最后讲长期方面,我们确实需要关注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其实讲刚才的通胀比较高,增长开始放缓,这个解读我讲了一个比较乐观的,还有一个悲观的解读。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已经大幅度下降。尽管经济增长现在有所放缓,但是现在还是在9%左右的增长。如果潜在增长率大幅度下降,有些投资者比较悲观,认为中国潜在增长降到8%以下,就意味这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还是太快。政策紧缩的力度还很不够,这是我们需要长期的关注的风险。

  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多方面。北京银行(601169,股吧)杨总提到很多,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等等这些因素,我都非常同意。这里面有一个,就是我们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它对实体经济挤压的作用已经显现出来。过去十年讲到投资环境,土地就看房地产这一块,在我们国家把储蓄引导到投资平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个平台它的负面效果已经显现出来,这样的融资平台不可能持续下去,我们需要寻找可持续的融资平台。谢谢大家!

0
标签:中国 研究部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