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信力悖论
消费者短期的通胀预期通常很不准确。如果我们将消费者短期通胀预期作为央行公信力的“晴雨表”,那么央行该担心了。英国消费者近期通胀预期是4%,而英国央行设定的目标是2%;美联储则必须面对消费者通胀预期向5%靠近的现实。
消费者短期的通胀预期通常很不准确。央行为了控制通胀预期而争取公信力实际上更多是民主政治的体现。“靠不住”的央行可能对经济稳定更有利。
【《证券市场周刊》特约作者 Paul Donovan】最近,公信力已经成为各国央行困惑的问题。欧洲央行已经以公信力的名义加息,而英国央行却一直按兵不动,虽然2010年1月以来英国的通胀率已经高于其政策目标。美国也实施了特殊的货币政策措施,这令许多投资者感到担忧。
如何衡量央行的公信力?在一个更加政治化的决策环境中,消费者通胀预期在决定央行公信力中所起的作用明显。媒体喜欢通过消费者对未来通胀的预期来评判央行政策的效力。如果消费者通胀预期攀升,那么就认为央行在丧失公信力。
但在我们看来,消费者通胀预期和公信力并非是衡量央行的统一标尺。这甚至在央行圈内也是不一致的。一些决策者抓住对消费者的公信力来鼓吹他们的观点,而其他人则不注重公信力。
央行公信力的理论比较简单。如果一个央行具有公信力,那么消费者通胀预期可能受控。但如果央行没有公信力,通胀预期很可能显著攀升。如果消费者预期未来通胀将升高,那么今天他们就会要求涨工资来弥补未来实际收入的损失。
央行通常会倾向于重点关注中期通胀预期,但在现实中,这个数据或不存在,或太静态,无法为近期政策制定提供太多的指引。消费者的中期预测则与过去几年平均情况的关联度要较高。
如果我们将消费者短期通胀预期作为央行公信力的“晴雨表”,那么央行该担心了。近期,消费者对通胀的预期(12个月)远远高于各国央行提出的通胀目标。英国消费者近期通胀预期是4%,而英国央行设定的目标是2%;美联储则必须面对消费者通胀预期向5%靠近的现实。
消费者显然确信通胀是越来越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央行仍能坚持宽松货币政策这很不寻常。消费者通胀预期高,无疑在破坏央行对抗通胀的能力。
但从消费者的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的对比中,我们发现,消费者的通胀预期并不是在做预测,而是对现有形势做出的反应。消费者基本上是以今天的通胀率为依据,预估未来12个月的通胀。当被问及未来通胀会如何时,他们的回答从根本上是以其对今天通胀的判断为依据的。
消费者只会从当前的高频采购中做出推断,并且假设今天的食品和能源通胀将决定未来的整体通胀率。因此,如果一个央行希望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关注核心通胀和未来趋势是没用的。建立对消费者的公信力最成功的办法是抑制近期食品和能源价格通胀。
这个局面令央行进退两难。如果消费者如此不善于预测未来通胀,那央行为什么还要关心其对消费者的短期公信力呢?衡量未来控制通胀成功与否的一个指标可能是消费者的短期通胀预期过高,消费者是通胀表现的一个不错的反向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通胀预期的重要性与薪资议价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消费者有薪资议价能力,那么短期通胀预期(无论有多不准确)都将带动未来通胀高涨。一个对消费者有公信力的央行能够消除这种风险。在上世纪70年代的大通胀(当时薪资议价能力相对较强)中,消费者短期通胀预期确实引领了通胀的实际表现。
不过,如果薪资议价能力较弱,央行关注的重点就不应该是其对消费者的公信力(不是第一位的),而是薪资议价能力的强弱及劳动力市场中的闲置产能。只有在薪资议价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央行才应该考虑对消费者公信力的问题。
当然,在一个民主社会里,选民的观点需要被考虑(无论它有多大的误导性),因此央行可能勉力建立公信力。换言之,央行争取公信力实际上是民主的体现,而非处于经济的考量。这意味央行可能寻求不必要的消费者物价公信力。
看来,“靠不住”的央行可能对世界经济才是最有利的。
作者为瑞银投资银行环球经济部副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