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者巴西购地受挫调查

马宁 |2011-06-13 09:03840

离巴西圣保罗400公里的一片即将收割的甘蔗地在巴西种植大豆的中国农业专家和当地人交流经验  巴西从去年到今年陆续出台政策限制外国人购买土

离巴西圣保罗400公里的一片即将收割的甘蔗地

在巴西种植大豆的中国农业专家和当地人交流经验

  巴西从去年到今年陆续出台政策限制外国人购买土地

  幅员广阔、土地肥沃的巴西,从来都是世界各国土地投资者的乐土,近两年也吸引了中国企业的目光。不过,巴西从去年到今年陆续出台政策限制外国人购买土地,使中国企业不得不对战略方针进行重新考量。5月27日,《纽约时报》发表题为《中国购地兴趣引发巴西不安》的文章,称中国人在巴西大举购地囤田,实行“新殖民主义”。那么,到底哪些国家是巴西土地的最大买主?巴西的土地政策又给中国投资者带来了哪些影响?

  中国公司面临战略调整

  巴西南大河洲有一座阳光农场,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水,再加上成熟的技术,使这里由中国人种植的10万亩大豆长势喜人。去年11月11日,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到这里考察。

  根据媒体的报道,浙江福地农业有限公司两年前在巴西投资2亿元购买了1.68万公顷土地,后来与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共同开辟了阳光农场合作种植大豆。记者了解到,中方公司派出了20多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在这里工作。为了实现机械化,两家公司还共同投资1480万元在巴西购买20台(套)约翰迪尔农用机械。

  6月8日,黑龙江农垦总局外经贸局一位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说,计划中的阳光农场将扩张到50万亩,“我们已经去巴西考察过三四次,看中了周围的一片土地。”但是,由于巴西出台的外国人限购土地的政策,这一计划面临“战略性的调整”。

  这位人士表示,由于规模较小,目前阳光农场进行的只是试验性的种植,出产的大豆主要在巴西国内消化。巴西的土地新政给阳光农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如果要继续购地扩大种植面积,就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并且满足一系列的复杂条件。否则只能考虑放弃,转向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谋求发展。

  面临“战略性调整”的不仅仅是阳光农场一家。2010年4月,重庆粮食集团董事长胡君烈在巴西出席“金砖四国”会议期间宣布,重庆市粮食集团将投资57.5亿元人民币,与巴西合作共建300万亩优质大豆基地。据曾经参与双方合作过程的巴西知名华裔律师汤巍向本报介绍,巴西突然出台的土地新政令雄心勃勃的重庆粮食集团也面临战略方针上的调整。

  系列政策限制外国人购地

  去年起,巴西政府开始大规模全面统计外国人在巴西买地情况,此举被解读为限制外国人买地的行动。去年8月份,巴西国会通过新法令,规定外国人、外资企业或外国人控股的巴西企业,不得购买50个联邦单位以上的土地。近日巴西政府又出台新的法令,禁止外国人、外国企业及外国控股的巴西企业购买或并购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巴西企业。

  对巴西土地法很熟悉的华裔律师,也是巴西华人协会秘书长的汤巍向记者介绍说,联邦单位面积的土地在巴西各地根据当地生产力、土地肥沃程度有所不同,大城市面积小,偏远地区面积大,50个联邦单位在巴西代表的土地面积在250公顷到5000公顷之内浮动。

  汤巍说,新政实际上是对旧法的一个新解读。按照巴西执行多年的法律,只要在巴西成立的企业就被当成巴西企业对待,没有购地面积的制约。因此外国投资者只要在巴西注册了公司,就可以大面积购地。新政的最大变化在于将海外资本控股的企业从巴西企业中剥离出来,对他们的购地面积加以严格限制。

  中国企业受影响最大

  在汤巍看来,新政对于计划在巴西购买土地进行农业开发的外国投资者影响相当之大。“5000公顷建一个私人农场绰绰有余,但对于农业种植来说难以形成规模。”当然,外国投资者仍然可以利用法律漏洞在灰色地带运作,但投资风险大大增加。

  虽然巴西各级官员都曾强调外国人限购的土地新政不针对任何国家,但汤巍认为,以其出台的时机而论,受到影响最大的是中国企业。在去年一年中,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重庆粮食集团、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等中国企业都透露在巴西发展的意向或有所动作,“拉美媒体、西方媒体的集中报道不免引发巴西对于土地流失问题的关注,给国会形成压力,导致土地新政的通过。”汤巍分析说。

  近两年,汤巍目睹了不少中国投资者争先恐后到巴西来考察,准备利用巴西丰富的土地资源大干一场,“但这些企业逐渐意识到,他们的诉求与巴西当地的法律政策有矛盾之处,必须对海外发展战略进行调整。”

  与巴西相邻的另一个南美重要国家阿根廷也在酝酿限制外国人购地的政策。据阿根廷媒体4月23日报道,阿根廷议会目前正在审核限制外国人购买土地的议案,该议案还要求对外国人已经购置土地的交易进行重新审核,对于非法购置的土地予以没收。

  (责任编辑:HN031)

  将本文分享至: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搜狐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开心网

  |

  分享到人人网

  |

  分享到豆瓣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美日韩和阿拉伯国家才是最大买主

  虽然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中国人正在巴西大举购地屯田,并将这称为“新殖民主义”,但对巴西的土地现状稍有了解的人都很清楚,巴西土地的最大买主是美国、日本、韩国和阿拉伯国家,中国远远排不到前列。

  巴西政府土改局农村土地申报登记的统计资料表明,迄今为止,巴西大约有430万公顷土地落在外资跨国企业手中。有媒体报道称,过去3年中,巴西30%可用土地被外国人买走。

  巴西媒体报道说,在巴西拥有土地的跨国企业主要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阿拉伯国家以及欧盟国家,其投资领域主要是生产粮食和棉花,以及种植甘蔗以生产乙醇燃料,种植桉树以提供造纸工业所用原料等。近年来,欧美企业积极与巴西农企进行合资经营或进行农产品加工等。外资企业对巴西农业生产的投资,加剧了巴西的土地竞争,使这些地区的土地价格在几年里上涨了大约3倍。

  中国人在巴西是“后来者”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助理吴国平对记者指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在巴西绝对是个“后来者”。中国投资者早就错过了巴西大举买地的历史时机,却被扣上了“新殖民主义”的帽子,有失公平。

  吴国平介绍说,上个世纪90年代巴西曾经大举卖地,当时美国、欧洲、日本人纷纷通过设立公司或者取得永久居留权在巴西购买囤积了大量土地,而中国公司尚未有到巴西购地的意识。至今,虽然媒体报道不少,但真正在巴西买下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中国企业只是凤毛麟角,所占土地甚至连外国人在巴西购地总量的1%也不到。

  曾先后任中国驻哥伦比亚、阿根廷、巴西三国大使的李国新先生对记者说,日本在100年前就在巴西搞农业种植,巴西北部主要是荷兰人开发,南部是德国、波兰、美国开发,而其余的地区,葡萄牙企业随处可见。他介绍说,巴西有大批日本移民,日本政府给这批移民提供了大量农业开发贷款。

  担忧“主权风险”出台土地新政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和华人认为,巴西、阿根廷两国之所以酝酿或出台限制外国人购地的新政,是出于对“主权风险”的担忧和警惕,同时防止外资在土地方面的投机倾向。

  巴西农业部长瓦格纳·罗西最近曾表示,巴西政府对境外主权投资者在巴西收购农业用地表示关注。“很多外资都觊觎巴西的土地,一些买家背后实为中东或远东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土地是巴西宝贵的国有资产,我们需要确保它们被用于与农业等相关的生产活动。巴西不想成为土地投机者的乐园,我们也不会把自己的国土变成金融化的商品。”他对媒体表示。

  阿根廷众议员贝罗尼卡·贝纳斯在接受阿根廷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外国人已经拥有阿根廷7%至8%的土地,而且还在继续大量购买,对阿根廷的国土主权和资源安全形成潜在威胁。她举例说,许多外国人购买的土地位于阿根廷的边境地区或者和其他国家有领土争端的地区,这就对阿根廷的主权完整形成威胁。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所长助理吴国平对记者说,巴西传统上对来自美国和欧洲的私人投资者收购土地持开放态度,但对于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是否具有政府背景比较警惕。目前我国与巴西进行农业合作的大部分是国资企业,是引发对方担忧的主要原因。

  汤巍认为,巴西、阿根廷严格土地监管的举措可以理解,但应该避免误伤正常的投资者。

  巴西将允许外国人租赁土地

  正是为了避免误伤正常投资者,巴西农业部长瓦格纳·罗西本月2日在一次记者会上表示,为了鼓励外国企业积极投资巴西农业,政府即将出台一项允许外国人租赁土地政策,作为限制外国人购地的补充。

  罗西说,虽然巴西已经是世界重要的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但仍然欢迎外国投资进入巴西,以提高巴西的农业技术、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进而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与出口能力。罗西承认,巴西的限地政策,把许多打算投资农业的外资拒之门外。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至少有150亿美元打算投向巴西农业领域的外资因上述外国人限购土地法令而搁浅。

  本版文/本报记者 马宁

  现状

  巴西大城市郊区土地几百元一平米

  巴西的土地到底有多便宜?据在巴西生活多年的巴西华人协会会长吴耀宙向记者介绍,偏远地区的土地价格能低到折合几十元人民币一平米,在距离圣保罗一百来公里的郊区,价格大约几百元一平米。

  吴耀宙说,前些年巴西华人购买私人农场比较流行,花二三十万美金能买到一个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农场。这些华人购买农场主要是为了私人度假、休闲之用。但近两年买农场的少了,原因主要是度假农场平时必须雇人看管,员工工资福利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稍有疏忽还会被工人告上法庭。而且,到农场度假的新鲜感过去后长时间不去,私人农场不免成为佣人的乐园。

  据吴耀宙介绍,由于巴西的土地政策主要限制的是外国投资者大规模购买农业用地,而且取得巴西的居住权也不困难,近些年也有不少中国江浙投资客到巴西购买土地。两年前,巴西获得世界杯和奥运会的承办权,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大城市周边地价水涨船高,有些地段几乎翻番,这些投资客也赚得盆满钵满。即使是现在,巴西土地依然具备升值潜力,报纸上的卖地广告随处可见。

  但相关人士也提醒,在巴西买地后,每年至少还要交纳1%的土地税。如果土地价格涨势不好,加上税费和管理成本、空置成本,有可能亏本。因此,到巴西进行投资需要谨慎。

  分析

  “巴西成本”与“巴西利润”并存

  很多中国投资者去巴西考察时,都会惊讶于这个国家广袤肥沃的土地资源以及地价的低廉。巴西土地资源的特色是耕地。据统计,巴西8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耕地占62%,面积5.27亿公顷,相当于全世界现有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的总和。换句话说,仅仅一个巴西,就能再养活一个地球。

  但中国前驻哥伦比亚、阿根廷、巴西大使李国新先生提醒,虽然巴西土地便宜,但投资者必须考虑到,这些土地大都是位于偏僻地区的荒地,不但要自己开垦,而且不通水电,公路、港口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加大了生产、运输成本。

  另外一方面,李国新大使介绍说,巴西工会势力强大,劳工权利得到最大程度的伸张、劳工福利保障完备,各项法律也向劳工倾斜,因此高昂的用工成本成为中国企业投资巴西的最大难题之一。

  李国新大使举例说,“工人拿到手的工资是100元,加上各项福利,雇主要掏出200元。每天的工作时间、加班工资都有严格规定,工人稍有不满就可以免费打官司,十有八九会获胜。”

  正因为如此,很多到巴西去开发土地的中国企业都倾向于在投资的同时把中国工人也一并带去。但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助理吴国平表示,上述愿望与巴西希望以外国投资带动当地就业的想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并不契合。

  李国新和吴国平都提醒,中国企业到遥远的巴西投资,必须了解当地法律,在企业自身战略与当地的发展需求之间找到契合点。汤巍说,尽管很多外国企业都对基础设施落后、用工成本高昂的“巴西成本”很不习惯,但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才能获得的“巴西利润”还是吸引各国投资者趋之若鹜。

  “毕竟在当今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西一样土地广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前途,并且政局稳定的国家。”吴国平说。

0
标签:巴西 圣保罗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