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德投资占对欧投资的半壁江山

魏爱苗 | 2011-05-31 14:45 486

(记者 魏爱苗)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是专门负责外国在德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官方机构。无论是市场调研还是现场考察,包括办理各种投资手续,中国企业都可以得到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无偿咨询与服务。

  中国经济网柏林5月30日讯 (记者 魏爱苗)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是专门负责外国在德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官方机构。5月下旬的一天,就中国企业来德投资的若干问题,记者采访了位于首都柏林的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该署负责中国事务的高级经理曹奕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并向记者介绍了中国企业在德投资的进展情况。

  中国企业在德投资占对欧投资的半壁江山

  曹奕告诉记者,根据数据库fDi Markets2010年10月的统计结果,中国是2009年外国在德国绿地投资(不包括并购和收购)的第二大国。所谓绿地投资系指在空旷的土地上投资建厂或设立研发中心与分部。这一年中国在德国的绿地投资项目有65个,比2008年的21个项目增长了两倍以上。第一大国是美国。2009年美国在德国的绿地投资有111个。排在第三位的是英国。英国这一年在德国的绿地投资项目是46个。

  对比前几年中国在德国的投资,不难发现,最近两年中国在德国的投资呈直线上升趋势。用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首席行政官普法费尔的话说,“德国已成为最受中国投资者欢迎的目的地之一”。2003年、2004年和2006年中国在德绿地投资项目每年皆为4个。2005年和2007年分别为6到7个。首席行政官普法费尔称,“2010年中国在德国的绿地投资项目比上一年增加了50%”。按此推算,去年中国在德国的绿地投资项目应当接近100个。

  中国企业对德投资意向明显上升。前几年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英国和法国。换言之,对英、法的投资额高于对德的投资额。但从2008年起,中国企业在德国的绿地投资项目大幅度增加。由一年前的7个增加到21个。2009年中国对德绿地投资项目就已占中国对欧洲绿地投资项目总数的50%。换言之,最近两年中国企业在德投资占中国对欧投资的半壁江山。

  德国投资环境相对宽松

  对中国企业来说,德国的投资环境相对宽松。曹奕告诉记者,无论投资者来自哪个国家,只要在德国投资建厂,“德国政府一律将其视为本国企业”,“在政策上一视同仁”。换言之,外国在德投资企业享受同德国本国企业一样的政策待遇。无论是投资还是销售,德国企业可以享受的政策优惠,外国在德投资企业同样可以享受。对德国企业没有或享受不到的优惠待遇,外商投资企业也休想拿到。这是一种“平等”或曰“无歧视”的政策。

  中国企业在国外的投资环境,总的来说并不理想。特别是在某些发达国家,甚至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当然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文化方面的因素和语言交流上的困扰。也有企业自身素质的问题,比如技术和产品形相不佳,科研投入不足,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等。但也不能否认,个别发达国家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和兼并存在着怀疑或疑虑。只要来自中国的投资,或在他们看来,投资方有中国政府的背景,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国有控股公司,出于习惯思维和某种惯性,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有某种政治企图”,以至以“恶意收购”为由加以阻止。这样的例子决不是一起两起。

  与此相对照,德国的环境就比较理想。至少对中国投资者来说,不存在歧视。无论投资方是私人企业还是有国字头背景的公司,德国都予以欢迎。这是中国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包括海尔、三一重工、中钢、中远、华为、宝钢、中兴通讯和中国海洋运输集团等愿意在德国安营扎寨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近两年中国在德投资迅速增加的缘由之一。

  缘由之二是两国贸易的增长。自2009年起,中国就已成为德国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国。2010年德国从中国的进口达到765亿欧元,占德国同年进口总额的9.5%,继续排名第一。德国对华出口2010年为536亿欧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43.9%,占德国当年出口总额的5.6%。中国成为德国第七大出口市场。贸易是投资的先导。有了贸易和客户,有了市场,才会有对外投资。无论这个市场是在中国还是在德国或欧盟。中国有的企业在德国进行收购或兼并,并不是为了开拓欧洲市场,而是被收购或兼并的企业是中国公司零部件的供应商。为了避免供应链的断裂,保持乃至发展总部的生产和贸易能力,才对产生危机的供应商予以收购。

  员工素质高基础设施好

  说到德国的投资环境,不能不提德国员工的素质。德国产品质量之所以享誉全球,是和员工队伍的素质普遍较高分不开的。进入企业的员工,事先都要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他们不仅有理论知识,而且有实践经验。加上办事认真,从而保证了德国产品的质量。据调查,几乎所有在德投资的中方企业,都对本企业德国员工的素质称赞不已。有一位老总还谈到这样一件事。他的德国雇员要跳槽,可这位员工负责的项目才进行到一半。他很担心这位员工一走了之,扔下一个半截子工程。没想到这位员工很负责任。直到项目搞定,他才到新单位报到。这让老总心存感激,并留下很深的印象。

  德国物流业高度发达。而物流业的基础是交通和通讯设施。打开德国的地图就可以看到,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遍布城乡各地。此外还有水路和铁路。供飞机起降的大小机场有100多个。而且这些设施的保养和维护处于最佳水平。德国纳税人的钱很大一部分用在这些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上,因为它们属于公共设施。据“世界经济论坛”提供的数据,2009年世界各国基础设施总体质量的评比和排名中,德国名列第一,香港名列第二。法国排名第三,新加坡排名第四。瑞士名列第五,美国名列第八,英国排名第二十位。

  对于德国的基础设施,记者也有深刻的印象。在某些乡间公路上行驶,如果没有限速,每小时跑100公里没有任何问题。公路的平整程度和质量,很多与高速公路没有什么差别。

  德国在政治上属于西欧。但以地理位置而言,德国实际上属于中欧。从投资的角度看,易于向周边辐射。在这里设立生产中心,首先面对的就是欧洲最大的市场-德国本身。其次无论是往北、往南、往西还是往东,从物流的角度看,也可以节省很多成本。从首都柏林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也就是过去的列宁格勒,路上距离也就7、800公里。换言之,辐射的范围甚至可以包括俄罗斯。

  奖励投资的优惠政策

  德国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投资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发点并不是单纯为了“招商引资”,也不是为了吸引或吸收外国资金。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改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增加就业。只要有益于实现这一目的,无论它是外资还是内资,都可得到一视同仁的优惠待遇。换言之,是利用政策的杠杆,将国内外的技术和资金引导到国家宏观调控的轨道。

  在奖励投资方面,德国的政策和欧盟的政策是衔接和相通的。欧盟有27个成员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因此设立了两大基金:欧洲社会基金和欧洲地区发展基金。两大基金的目的都是为了支持落后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地区发展基金主要是为了消除成员国之间以及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也有人将这一基金称之为欧盟的结构基金。社会基金主要是用在促进落后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就业方面。在招募员工或对员工进行培训时,企业就可得到社会基金的资助。德国对投资进行奖励的资金,绝大部分也来自欧盟的这两大基金。

  在德国的投资领域相当宽阔。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中国事务高级经理曹奕告诉记者,除涉及军工生产和国防领域外,其它所有领域对外来投资者都是敞开的。但据该署提供的资料,并不是在德国所有地方的投资都可得到投资补贴或津贴的。

  那么在哪些地区或领域的投资可以得到补贴呢?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材料称,在德国东部6个州的任何投资项目都可得到投资补贴。这6个州是柏林市、勃兰登堡州、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萨克森州、萨克森-安哈尔特州以及图林根州。补贴方式是免除税收义务或把应当得到的税收优惠提前打入投资公司在银行的账户。

  还有一类投资,无论在西部还是东部,都可得到投资补贴。这取决于你投资的行业和投资的方式。行业必须符合赞助的范围,也就是必须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结合,符合国家或地区产业调整的政策。这些行业系指应当得到赞助的“生产型行业”,例如“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电信和接近生产的服务型企业”。投资方式是“建立生产基地或扩大现有的生产车间”。补贴额取决于你投资的领域、投资的地点、投资的额度和企业的规模与大小。

  最高补贴额可达投资成本的50%

  按照欧盟的标准,企业员工人数不到50人、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欧元的,为小企业。员工人数少于250人,营业收入低于5000万欧元的,为中型企业。员工人数多于250人,营业收入高于5000万欧元的,为大型企业。

  投资补贴按地区划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地区;另一类是不发达地区。在发达地区,对大型企业的投资补贴或补助占其投资成本的15%。对中型企业的投资补贴占其投资成本的25%。小型企业可得到投资成本35%的补贴。在不发达地区,大型企业可得到的投资补贴,最高可达其投资成本的30%。中型企业最多可得到投资成本40%的投资补贴。小型企业最高可得到投资成本50%的补贴或补偿。

  地区投资补贴的高低取决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实际上德国是分为5个区域。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还有3个区域。在这3个区域获得的投资补贴比例皆在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之间。换言之,欠发达地区获得的投资补偿肯定高于发达地区而低于不发达地区,以此类推。

  这类投资补贴基本是以现汇的方式发放到投资企业的账户上,资金来自欧盟的结构基金。但要获得这类资金补贴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为德国社会提供长达满五年的劳动岗位。二是银行必须证明融资已经确定,且个人资本至少占投资额的25%。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投资奖励是为了促进就业。

  现在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即什么样的投资最受德国官方青睐。一是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投资。创造的就业岗位越多越受欢迎。二是在德国东部的投资。以此平衡或缩小东西部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三是有利于德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或让经济上档次、上水平的投资。只有代表未来的产业投资才能确保德国的福祉和生活水平。

  如果在东部投资,投资的产业又符合德国产业政策的调整,是否可以得到双重优惠?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提供的材料,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两项合计的补贴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当地最高补贴额。换言之,在不发达地区得到的投资补贴不得高于投资额的50%。

  其它方面的优惠政策还有提供低息贷款。有三个层面的银行有这方面的业务。一是欧洲投资银行,贷款对象主要是大型投资项目。贷款额最高不超过项目投资成本的50%。在这家银行贷款的好处是利率低,还贷时间长。二是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它是德国联邦的开发银行。它的贷款除利率低外,最大的特点在于利率10年不变,且有最多3年的免偿还款期限。三是各州的发展银行。它的贷款主要面向在本州投资的中小企业。

  除低息贷款外,对于一些兴建不久的小型公司和企业,在融资遇到困难时,德国还提供“公共信贷担保”。招募员工或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还可从就业机构得到50%甚至100%的招工补贴或培训补偿。

  投资的门槛与程序

  投资的门槛取决于投资的形式。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提供的材料称,德国对人合公司的投资没有最低资本的限制,但要求合伙人对公司的人员承担“无限责任”。资合公司有四种形式。对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来说,最低注册资本为25000欧元。对“微型有限责任公司”来说,最低注册资本只需要1欧元。对股份公司来说,最低注册资本为50000欧元。对股份两合公司来说,最低注册资本同样为5万欧元。

  曹奕告诉记者,中国企业目前在德国的投资,注册形式大都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换言之,有2.5万欧元的注册资本就可以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在德国投资并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必须以公司或法人的名义进行。成立公司大体需要经历三种步骤。首先是确定公司的法律形式。法律形式分为四类:资合公司、人合公司、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或注册商人。其次是在当地法院的商业登记簿上注册。注册费按公司的性质分为250欧元、400欧元和500欧元不等。注册的信息事先必须经过公证处的公证,以确保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第三是在企业所在地的工商局进行营业登记。除流动商贩外,营业登记一般不需要取得营业许可。工商局将登记的信息提供给财政局和工商会。企业一经登记便自动成为当地工商会的会员,并按营业额的比例缴纳会费。

  投资前景与企业的定位

  德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德国投资几乎没有可能赢得暴利,一般只能取得平均利润。中国在德国的投资企业虽然已经超过1000家,但雇佣员工的总数仅在1万人以上。平均每家创造的工作岗位10个多一点。可以说,几乎全部属于小型公司。从投资类型看,绝大多数属于在德国设立的分公司或办事处。当然也有一些生产型企业。这些企业从行业上看,基本属于三大产业,即机械制造、信息通信技术和可再生能源。

  根据德国联邦银行(央行)2011年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9年底,外国在德国直接投资余额总计为4697亿欧元,其中荷兰的投资就占了23.55%,为1106.21亿欧元,排在第一位。卢森堡排在第二位,直接投资额累计为703.46亿欧元。英国、法国和美国排在第三、第四和第六位,直接投资余额分别为400.04亿欧元、 399.65亿欧元和 361.33亿欧元。中国排在第28位,直接投资累计只有6.29亿欧元,占外国在德直接投资余额的0.13%。外国在德直接投资总共为德国创造350万个工作岗位。与其他国家在德投资相比较,中国对德直接投资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虽然起步晚,但中国企业只要把握好投资方向,前景和潜力巨大。德国和中国的工业结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比如机械制造和可再生能源等。不同之处在于相同的产业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总的来看,德国生产的产品档次较高,中国生产的产品档次较低。如果投资的定位放在科研上,在德国设立研发或设计中心,通过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很可能开发和设计出更适合欧洲人口味的适销对路产品。德国举办的世界级博览会每年就有150多场。在这里什么产业的风向标都可以看到。在这里设立研发中心,既可以推进产品研发的速度和周期,同时又有可能在产业上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德国是非常挑剔的市场。只要在这个市场站住脚,无论是进入欧洲还是进入北美的其它市场,也就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

  对中国企业来说,在德国投资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投资之前作好市场调研非常重要。而且要对投资地点进行现场考察。无论是市场调研还是现场考察,包括办理各种投资手续,中国企业都可以得到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无偿咨询与服务。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之投资自由化与企业走向世界全文

2014-03-22 22:31
817

上海自贸区共新设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38家

2014-02-08 11:22
2629

“善意”投资“富”增长助企业走出去

2013-01-21 11:04
725

中投设立产业基金投资欧洲在华企业

2012-05-04 16:28
7322

张红力:以"贷款+股权投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2011-04-06 14:09
518

机械行业:政府投资见效 优势企业胜出

2009-12-15 17:25
41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