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新政的新问题:“玻璃小鞋”

2008-04-07 08:27 345

“喜忧参半。”这是“新两规”实施一年后的今天,信托业界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回访时,对“新两规”实施效果的体会。

  “2007年3月实施的‘新两规’,尤其是同年10月开始的一系列信托课题研究,以及随后出台的业务指引,让我们感受到了监管层积极推动信托发展的决心。可对所有业务一刀切的‘高端理财’规定,却像给我们穿了双‘玻璃小鞋’——看着光鲜,穿上憋闷!”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监管层思路的转变让业界看到了希望,但一些规定也给行业发展出了新的难题。

  监管思路由“消极避险”向“积极指引”转变

  “新两规”大刀阔斧改革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国内外金融集团蜂拥而上哄抢信托牌照。按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的分析,是新两规让金融巨头们看到了信托公司潜在的巨大价值。

  “新两规指引信托公司由融资平台向投资平台转变,只要渡过转型期,经营、盈利、团队、客户结构成功转型之后,信托业将会有超常发展。”邢成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国内外巨型金融机构对信托公司兴趣骤增,就是因为看好信托制度优势和公司的未来发展。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信托公司高管认为,新两规是信托业发展中的一大进步:清理自有资金投资实业,是监管层在敦促信托公司专心致志做好“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主业,让大家不能再只顾着“耕自己的田”,而“荒了客户的地”;在设立分支机构的政策中“开口子”,是鼓励信托公司做强做大,鼓励强势的信托公司并购弱势公司,实现优胜劣汰;对PE、QDII、资产证券化和财富管理等业务方向的引导更是让大家对业务方向心中有数……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杨林枫告诉本报,新两规是信托业遭受历次清理整顿以来,监管层在行业指引方面做得最好的一次,更让业内欣慰的是监管层的监管思路已在由过去的“消极避险”向“积极指引”转变。

  “新两规让我们看到了监管层的良苦用心。”一位信托公司高管告诉本报记者,现在业内的抱怨明显少了,大家埋头研发明显多了。而此前很长时期,信托公司和监管层之间的对抗一直比较明显:监管层埋怨公司不争气,总出纰漏;公司则抱怨监管层不负责任,只打压不扶持。

  尤其是2007年10月,监管部门启动的一系列研究课题和信托立法,则让业界看到了监管层对行业的更大支持和扶助。

  “现在增资扩股、引进人才和埋头研发成了信托公司的三大主题。”一位业内观察人士告诉本报,如果监管层能进一步了解业界现有的困难和发展需求,对政策中束缚行业发展的不合理条款做出相应调整,信托行业将迎来爆发性发展。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