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金融,该大跨步了

2011-05-10 15:17249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相关定义,贸易金融业务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属、谷物等)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对于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政府干预需要从直接转向间接,通过法制、税收、财政、知识产权等多种途径进行必要的协调,使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顺畅。

  名词解释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相关定义,贸易金融业务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属、谷物等)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传统的贸易金融产品主要包括进口开证、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进口代付以及福费廷(音译,即包买票据业务)等。

  供应链融资为新方向

  随着贸易和物流业的不断发展,贸易金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新,供应链融资(简称SCF)就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且有着良好前景的贸易金融业务。《欧洲货币》杂志曾将其形容为近年来“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而一项调查也显示,供应链融资是国际性银行2007年度流动资金贷款领域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一个特定商品的供应链,一般包括五个环节:原材料采购、中间品、制成品、销售网络和最终用户;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主体——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一旦供应链的某个环节出现资金紧张,就会导致整个供应链失衡。供应链融资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供应链中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由它来保证整个供应链资金供应的安全稳定。

  从2007年开始,中国各家金融机构逐步推出了各种供应链融资服务。保兑仓融资服务就是其中一种比较有特色的业务。它的做法是,将仓储企业(保兑仓)作为供应链的中心环节,金融机构直接授予仓储企业一定信贷额度,然后由仓储企业以供应商的原料或成品作为抵押,银行凭仓储企业指令放款,具体融资事宜完全由仓储企业自行决定。仓储企业直接同需要融资的客户企业接触、沟通和谈判,代表金融机构同需要融资企业签订融资合同和监管服务协议,向企业提供抵押融资的同时,对企业抵押的货物提供仓储监管服务,从而将申请融资和货物监管两项任务整合操作,再造一种仓储货物融资模式,提高了抵押融资业务的运作效率。

  这种模式对于仓储企业的好处是,能够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供应商,并且可以协助其稳定业务。作为抵押品的货物的进出仓,本来由金融机构审核,现在改为仓储企业确认,省去了金融机构逐笔确认和处理环节,缩短补库和出库操作的周期,在保证金融机构融资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融资企业产销供应链运作效率。

  以下四个因素决定了供应链融资将在中国长期存在,并且不断发展:中国企业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供应链,国内物流经济发展迅猛;在诚信机制不完善的大背景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相对比较了解,供应链融资有助于降低银行信用的风险;随着金融系统的不断改革,银行的操作越来越市场化,银行乐于开发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新业务;在融入全球供应链的过程中,中国会不断在供应链上进行兼并和重组,而有效的金融支持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中小企融资难牵绊发展

  贸易发展的原动力除了市场之外,更倚重与中小企业的贸易能力、金融市场效率,也就需促进贸易金融的健康发展和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随着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贸易金融的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实用化、无纸化的发展方向,当今的贸易金融范围更多的指银行针对企业商品和服务交易提供的、贯穿贸易链全过程的综合金融服务。

  中国贸易金融业务发展与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矛盾突出。中小企业存续变数大、风险大,缺少足够的资产作抵押、实物资产少且一般流动性差、负债能力有限,信息透明度低、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严重。国内银行体系基本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全国性商业银行所垄断,而这些大银行从控制风险和不断降低运营成本等因素考虑,缺乏从事中小企业贸易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中小企业贸易很难获得大银行的信贷支持。从外部环境看,贸易金融业务发展尚需进一步统筹考虑,解决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贸易融资需求的问题;从行业内部看,国内金融机构还未真正意义上将全方位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作为贸易金融业务的基本定位,这种认识上的局限严重制约着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

  对于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政府干预需要从直接转向间接,通过法制、税收、财政、知识产权等多种途径进行必要的协调,使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顺畅。

  第一,完善贸易金融业务法律法规寻求贸易金融与中小企业贸易的结合点。

  第二,建立贸易金融联席会议与对接机制辅助中小企业贸易融资。

  第三,构建良好的征信体系形成良性贸易金融生态环境。

  第四,尝试风险分担机制防范贸易金融风险。中小企业贸易大多数处于产业化初期的阶段,借款的市场风险非常大,由于没有固定资产等可靠的担保物,传统的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和风险投资机构都不愿意介入,甚至政府型的担保公司也不愿给予支持。

  以贸易金融促产业转移

  美国次级债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形成严重冲击,长三角、珠三角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也是受到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程度最深的地区,从整体上看,两大区域在2008年下半年都出现较为明显的经济下滑,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的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尤其是长三角中长期规划的出台以及泛长三角和泛珠三角的逐渐成形,两大经济区域开始出现企稳回升势头,尤其是在进入2010年后,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两个地区又恢复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2010年,长三角16市实现GDP 69871.97亿元,平均增长12.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7392.41亿元,同比增长26.0%,增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长10.6%,比2009年回落2.3个百分点。珠三角9市在2010年GDP总量也达到了37388.21亿元,GDP增幅为12%,一扭2009年的颓势,第三产业增长10.3%,同样回落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其出口导向战略所形成的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并未发生根本转变。这种发展模式并不能持续下去,近些年不断高企的房地产价格以及能源、矿产品等基本工业品价格的高速增长已经波及这两个地区企业承受的底线,长此下去企业将无利可图。另外,今年出现的用工荒也凸显出两个地区生活成本的高企给吸收劳动力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让微薄的企业利润雪上加霜。归根结底,在于这两个地区的企业的经营利润来源主要都来自于产业链的微利环节——制造。

  无论是长三角地区还是珠三角地区,都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这个转型牵涉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业内部的转型,由产业链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向高端环节延伸,也就是向前段的研发设计环节和后段的营销服务环节拓展,实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则是由国民经济以工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形态。

  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已逐步建立了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其标志在于第三产业的国民生产值占总量的70%以上。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地区,应该早就开始这样的经济转型,转变速度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发展观念的滞后,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把战略目标定位为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经济结构上,将工业逐步转移到周边地区,从而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进而进一步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和整体的协调。

  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一方面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今年第一季度虽然实现了进出口总额8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但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增长,6年来首先贸易季度逆差,逆差10亿美元;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正处于过热的临界点,高通胀、社会通胀预期强烈、煤电油运等基础产品荒已现端倪。

  经济过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资金投向的结构不合理和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力较差,在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构建完善的贸易金融服务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

  所谓贸易金融,并不仅仅是为贸易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务,而是服务于整个与投资、生产、销售等各个活动密切相关联的一项综合金融服务。成功地进行贸易金融服务,一方面可以为企业锁定利率风险,通过议定特定交易所产生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来控制企业债务,从而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和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贸易金融可以把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串联,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既有负债服务,也有收费服务和资产服务,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和过度投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促进贸易金融服务的发展,也可以扩大金融业的营业范围,从而提高金融业的盈利水平,而金融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部门,金融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和优化升级,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发展贸易金融四对策

  随着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理念逐步与世界接轨,根据巴塞尔协议对核心资本运作的要求,中国商业银行对风险资本占用低、风险小、收益率高的贸易金融业务越来越重视,并正从以一般流动资金贷款为核心业务向贸易金融业务转型。

  【问题】产品难跟需求步伐

  在贸易融资巨大的利益和优势下,近年来众多商业银行纷纷将目光转向贸易金融业务,银行间的贸易金融业务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与此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在发展贸易金融业务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第一,对发展贸易金融业务的定位不清晰,缺乏制度保障。有些银行仍然将主要精力停留在传统信贷业务上,导致贸易金融业务被边缘化。客户有资金需求时也习惯于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对于贸易金融的功能和特点不了解,加大了银行营销贸易金融业务的难度。一些国际领先银行均以事业部形式设立贸易金融部门,专门负责该项业务的营销推动、业务管理等工作。而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仍然把贸易金融业务定位在依附于公司业务的产品线条,营销、产品、风险审查、政策管理等分散在多个部门,业务主线不明确,职能边界不清晰,流程环节多,难以形成合力和整体竞争力,也不能满足贸易金融专业化服务和时效性要求。

  第二,授信管理与贸易金融业务特点不吻合。尽管国际贸易金融业务具有鲜明的自偿性特点,并在额度确定、融资期限等方面与一般贷款具有显著区别,国内绝大部分商业银行仍然主要应用流动资金贷款的授信理念和运作模式,即主要按照授信主体是否符合贷款准入标准来评估业务风险。融资对象的财务及资信状况仍然是决定国际贸易融资能否发放的主要因素。

  第三,产品创新难以跟上需求的步伐。在认识不足、人员不足的条件下,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更多的是局限在进口开证、进出口押汇和打包贷款等传统品种上。而目前国际贸易结算的非单证化趋势显著,而国内银行的贸易金融业务大都集中于信用证项下融资产品,对于汇款结算的配套融资风险难以把控,品种也相对较少,大量贸易融资需求未能满足;供应链融资也主要集中于单一环节,整合化服务方案的可操作性较差;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并不是以客户为中心,而是以产品为中心,在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时不是调整和改良自己的产品,反而采取淘汰客户的方式。长此以往,贸易金融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势必会被边缘化。

  【对策】建立适时管理体制

  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发展贸易金融业务起步较晚,体制尚不完善,发展中存在各种问题。但是正因如此,中国的贸易金融业务存在着相当巨大的市场。各家商业银行想在这块蛋糕中获取更大的份额,就应当先发制人,进行贸易金融创新,包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产品创新等。而贸易金融创新的核心在于提高全面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第一,建立适应贸易金融业务需求的管理体制。各家银行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如果立足于发展贸易金融业务,就应该将贸易金融提升至战略高度,将其作为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区分责权利,并在人财物上给予倾斜,建立起一套适合的专项授信审批制度,简化业务流程,从体制上为业务发展提供原动力。

  第二,转变业务发展观念。国际上先进银行在开展贸易金融业务时有一个重要理念,即:贸易金融业务是一种交易性银行业务,银行应该从整个贸易周期——即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到买方最后销售货物为止——来关注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从分立的角度仅为一两个贸易环节提供资金支持或者贸易单证服务。

  第三,产品组合营销代表了未来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为满足进出口企业降低汇率风险、有效控制财务成本等方面的新需求,银行开始推出结构性的贸易综合服务方案。

  第四,建立安全和快捷的电子交易技术平台。国际贸易和贸易金融领域一个令人关注的发展趋势是电子网络技术的应用。要为供应商、贸易商、物流公司等供应链参与者搭建共享信息的安全技术平台,为单证无纸化传输及贸易信息传递提供便利,为客户提供网上贸易金融服务。

  在传统的信贷和结算业务上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贸易金融业务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商业银行及其客户的青睐,也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随着贸易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已不仅仅停留于资金层面,由融资带动的服务逐渐扩大到资信调查、催收账款、信用担保等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时,贸易金融也带动了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从核心企业延伸到了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成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长宁区:以金融促贸易【实例解析】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长宁区围绕“精品虹桥、国际商都、智慧高地、活力城区”的发展方针,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抓住作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的机遇,依托区位和交通的空间优势、发达的国际商务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借鉴新加坡、香港等世界国际贸易中心贸易金融平台建设的经验做法,结合长宁实际,从“以金融促贸易”这一战略出发,以服务跨国商贸企业金融需求为核心,以服务中小型企业贸易金融需求为延伸,吸引商贸企业和金融机构聚集,完善贸易金融服务功能,围绕国际贸易产业链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积极探索搭建包括跨境电子支付平台和供应链融资平台为核心的贸易金融平台,并积极打造虹桥“资募港”,作为贸易金融平台的补充,努力将虹桥国际贸易中心发展为贸易营运和控制中心、现代国际化采购交易中心、国际服务贸易集聚区等提供金融服务为重点的贸易金融区,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搭建贸易金融平台

  围绕国际贸易中跨境支付结算需求探索建立跨境电子支付平台,是一个贯穿在线跨境交易、海外品牌推广、到货款支付、物流配送等环节的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在线跨境交易代运营服务平台。这一平台主要解决在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外汇管制和基于真实贸易背景下支付结算的监管要求下,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服务贸易、虚拟物交易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型国际贸易形式中跨境支付手续繁琐、结算困难问题。

  围绕国际贸易过程中的融资需求建立供应链融资平台,是以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流程为基础,金融机构通过核心企业将金融服务渗透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灵活便利的贸易金融产品和贸易融资服务,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原消费金融: 推进普惠金融 金融产品+知识“双下乡”

2021-11-01 10:29
22921

互联网金融,“自融”的边界到底在哪?

2015-07-23 10:47
740

发展互联网金融不能没有“边界”思维

2014-01-29 09:12
911

中铝保理以“金融+科技”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2024-11-22 10:43
11659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发布三大举措,支撑消费产业强韧增长

2024-11-22 10:42
11255

重庆: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开发针对性融资产品,创新动产融资业务

2024-11-22 10:42
1227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